“四個100”先進典型:天津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王毅

8月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全國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公佈了2019年度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暨疫情防控最美志願者名單,天津15個先進典型榜上有名。文明天津微信將陸續對15個先進典型的事蹟風采進行展播。

今天推出的是最美志願者天津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王毅

王毅,男,1980.11生,黨員,醫學博士,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黨支部宣傳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天津市醫師協會理事、副祕書長(分管青年志願者工作)。他從1999年8月加入青年志願者行列,在全國第一個社區志願者組織發祥地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開始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他從醫學生志願者逐步成長爲青年醫學專家志願者,堅持從事志願服務近20年,在社區和福利院義診、培訓基層醫生和醫學生志願者、大型運動會醫療保障等活動中都能見到他志願服務的身影,他還組建了青年醫務工作者志願服務講師團,深入社區、中小學開展親子急救培訓等活動,受到廣泛好評,曾獲“天津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個人”、“天津醫科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1999年8月,王毅進入天津醫科大學臨牀醫學專業學習,成爲了一名醫學生,他帶着幾分夢想和些許好奇主動加入到了天津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這個光榮的集體。而這一參與就是20個年頭,如今王毅已經成爲一名優秀的神經外科青年專家,依然“樂在其中”。20年來,他從一名普通的志願服務參與者,也逐步成長爲青年志願者活動的組織者,並深刻的體會到志願服務貴在堅持。青年志願者的稱號已成爲他和他的很多同學以及青年同事視如珍寶一般的“雅號”。志願服務,有他們一直在路上。

都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那麼社區就是社會最小的組織單元。以王毅醫生爲代表的青年志願者們就是在深入成千上萬個像朝陽裏這樣的社區組織的志願服務活動中成長起來的,可以講社區志願服務就是青年志願者活動最重要的承載模式。每一次義診都不是簡單的重複,每一次活動都會迎來社區居民的笑臉,看得出這是出從心眼兒裏的歡迎。“大娘,您今天血壓有點高,這個藥要在早晨整片喫,不能掰開……”,“大爺,您兩側胳膊的血壓相差太大,可能有血管狹窄,要儘快去醫院做一個頸部血管超聲……”,“大姐,從您母親的CT片子看腦出血已經吸收了,接下來重點就是康復訓練了……”,“您走路不穩是和頸椎有關的,要小心,避免外傷,再嚴重點就要手術了……”這樣的話語,王毅醫生不知道重複說過多少次,但是每當他看到社區居民們信任的微笑,都會覺得自己的辛苦、受凍或者揮汗如雨是多麼的值得。誠然,無論是作爲醫學生志願者,還是作爲醫生志願者,能應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這些年,他和他的同學、同事們足跡不僅遍及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街、河西區馬場街等多個社區,深入到靜海區西雙塘村、薊州區下營鎮、濱海新區漢沽等遠郊區縣,還遠赴河北省定州市、平山縣西柏坡鄉、阜平縣城南莊鎮等革命老區,爲當地羣衆義診,送去熱情、貼心的志願服務。在這些義診過程中,他感受到基層羣衆對醫療知識的渴望,以及在疾病診斷、治療中的誤區,同時也體會到作爲青年志願者,特別是青年黨員、團員志願者把醫學常識帶給社區羣衆、帶給基層百姓,幫助他們解決看病就醫中遇到的問題,爲他們答疑解惑,梳理看病就診的思路,就是把黨對羣衆的關懷帶到基層,帶到羣衆中去。

學生時代的王毅曾作爲主要組織者參與了天津醫科大學與天津市兒童福利院志願服務共建活動。起初,他和同學們只是參與福利院兒童的課業輔導,但是隨着在福利院開展志願服務的深入,發現關注孤殘兒童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能會更好的體現醫學生志願者的專業優勢。於是,他積極參與策劃爲福利院兒童的義務體檢,並進行心理測查,爲當時的一部分已經上小學的孩子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爲了拉近和孤殘兒童的距離,他還在高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老師的支持下在福利院組織了心理健康講座,和孤殘兒童交朋友,幫助他們建立信心,讓他們懂得相互幫助,理解“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的道理。這些志願者活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也探索了開展爲特殊人羣志願服務的新思路。

天津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曾嘗試建立了一種志願服務的新模式,即建立大學生志願者健康教育講師團,把工作重點放在長期堅持上,王毅作爲骨幹成員參與其中。他和他的同學們主動聯繫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校、中小學、幼兒園、養老院和企事業單位,與他們結對子、設基地,選取日常生活中的醫學常識和當時羣衆關注的醫學熱點話題,採用統一編制講義、集中備課、高年級志願者帶低年級志願者的方式開展義務健康宣教,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在講師團的活動中,他也從一名普通的講者逐步成爲活動的組織者。並在日後,他走上醫療工作崗位,並擔任基層黨、團組織負責人,依託所在醫院和重點學科的專業力量,發動廣大青年黨員、團員志願者組成了醫務工作者的“健康教育講師團”,開展講座、諮詢和親子急救培訓,把這種創新型的志願服務模式延續下來,堅持下去,爲更多的羣衆奉獻愛心和提供幫助。

志願服務倡導奉獻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志願者活動爲青年人蔘與社會工作、擔負社會責任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實踐平臺,找到了一個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契合點,助力青年人的健康成長。2000年10月,王毅作爲天津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代表接受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街頒發的社區服務百顆星優秀集體獎;2001年12月,他榮獲天津醫科大學優秀青年志願者稱號;2002年,他被推薦擔任天津市學生聯合會骨幹成員,參與了部分全市青年志願者活動的組織工作;2000年-2002年,他連續三年榮獲市級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號;2003年3月在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發表40週年之際,他榮獲“天津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4年6月,他榮獲天津醫科大學“德高醫粹”青年先鋒獎;2006年6月,他志願登記、採樣,加入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行列;2009年-2010年,他曾兼任團委工作,帶領志願者團隊走進社區和幼教系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011年10月,他參與和平區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爲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區添磚加瓦;2013年9月,他受聘爲天津醫科大學在校生做志願服務和職業規劃方面的講座與培訓;2014年5月,他帶領同事一起參加新興街學雷鋒志願服務義診活動,義診照片被推薦入選了和平區社區志願服務展館;2016年12月,他組織籌建了青年醫務工作者志願服務講師團,深入中小學開展健康宣教活動,並受聘擔任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2017年8月,他參與第十三屆全運會醫療保障志願服務工作,並榮獲優秀志願者稱號;2017年10月,他擔任天津市醫師協會副祕書長,並分管協會青年志願者工作;2018年7月,他榮獲天津醫科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和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稱號;2019年3月,他來到自己志願服務的起航地——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參加學雷鋒青年志願者服務義診活動;2019年5月,他再次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天津醫科大學青年醫師義診活動。

都說是“鐵打的志願服務基地,流水的青年志願者”,雖然已經畢業多年,但是王毅醫生依然在堅守,青年志願者的稱號依然是他最珍惜的榮譽之一。在學生時代,像王毅這樣的青年志願者們在參與朝陽里社區志願服務共建之時,那顆志願奉獻的種子就已經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並影響他們的職業追求和人生規劃。2019年是王毅參與青年志願者活動的第20個年頭,他必將繼續努力,在志願服務的舞臺上踐行“奉獻”的誓言。相信在他和他的同學、同事們的影響下,將會爲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讓青年志願者的“頭銜”成爲青年人最靚麗的名片。(信息來自天津市文明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