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銀聯董事長邵伏軍

銀行卡作爲現代化的電子支付工具,在金融體系中佔據重要位置。中國銀聯作爲我國銀行卡轉接清算機構,一直致力於建設獨立自主的國際支付網絡和國際卡品牌。自2004年起,爲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境外商務、旅遊、學習的用卡需要,中國銀聯逐步加快國際化進程,積極推進國際受理網絡建設,穩步實施境外核心市場本地化轉型,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有利時機,強化與境外主流機構的合作,着力提升中國銀行卡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短短十多年間,在全球經濟不斷融合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通過自身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國銀聯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銀行卡產業國際化發展之路,躋身全球三大主要銀行卡品牌行列。

銀聯國際業務發展的三個主要階段

中國銀聯的國際業務發展可以劃分爲三個主要階段,其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爲走出去、走進去和走上去。

階段一:走出去

一是以中國銀聯核心清算系統爲依託,業務版圖不斷擴大,基本建成全球受理網絡,受理質量和受理體驗不斷提升。自2004年以來,中國銀聯從中國香港、澳門開始,不斷拓展境外受理網絡的廣度和深度,業務版圖逐步從亞洲拓展到歐洲、美洲、中東和非洲。截至2020年上半年,銀聯受理網絡已延伸到179個國家和地區,境外累計開通商戶3100萬戶、ATM終端173萬臺。在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中國遊客主要出境目的地,韓國、蒙古、中國港澳等市場的銀聯卡商戶受理覆蓋率接近100%,優於其他國際卡品牌。在美洲、東南亞、大洋洲的主要旅遊景點、購物中心、機場等持卡人常到的場所,建成上百個重點商圈。

二是挖掘商旅資源,形成對場景的深度拓展,爲跨境旅遊和商務人士提供廣泛服務。順應國內從團游到自由行的轉變趨勢,銀聯加快自由行支付場景建設,持續推進與國際知名航空、旅遊、租車、酒店、郵輪品牌等大商戶合作,並進一步加快向代購、醫療、教育、休閒娛樂等行業滲透。

三是加快拓展跨境網上業務。強化與全球大型線上網關合作,持續拓展重點網上商戶,線上受理網絡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萬家商戶,並推出有針對性的網上重點商戶營銷。

階段二:走進去

一是圍繞外卡加快本地化業務拓展,加速境外發卡。大力推動境外發行銀聯卡,服務本地居民日常消費和跨境出行。截至2020年上半年,銀聯網絡實現亞太區域90%、歐洲66%、美國80%受理覆蓋;境外6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發行銀聯卡1.39億張,在銀聯國際業務總量中的佔比已超過70%。在滿足境內持卡人跨境用卡的基礎上,銀聯進一步爲境外市場持卡人本地生活用卡和跨境商旅用卡提供了有力支持。銀聯卡已成爲多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主要的支付工具,在香港,新增銀聯信用卡數量佔各類品牌信用卡總數的比例超過一半;在老撾、蒙古和緬甸等地,銀聯卡發行規模居當地各類卡品牌第一位;在中國港澳、東南亞、韓國、巴基斯坦、中亞等地,當地發行的銀聯卡本地交易佔比超過90%。同時,銀聯正加快建設以錢包APP爲載體的電子化髮卡體系,創新產品成爲銀聯境外本地化業務開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是構建以銀聯卡爲核心的權益體系,品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目前,銀聯的新聞宣傳已經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開展本地化傳播的境外市場增至26個,全球超過5000家商戶接入“優計劃”。

三是堅持卡組織“四方模式”(指由卡組織、髮卡行、持卡人、收單機構和商戶構成的銀行卡組織模式。在該模式下,卡組織通過搭建平臺,一邊連接髮卡銀行和持卡人,另一邊連接收單機構和各類商戶,爲各方提供技術標準和轉接清算服務,從而完成支付服務),開展支付標準合作,發揮開放式平臺作用。銀聯已與全球2300多家機構開展受理與髮卡合作,並依託技術特長和業務拓展經驗,通過支付標準合作、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更廣泛區域的銀行卡產業與國際標準接軌,其中包括與亞洲支付聯盟APN的11個國家13家機構開展芯片標準授權合作,在泰國、老撾、塔吉克斯坦等市場參與本地轉接網絡建設。

階段三:走上去

一是佈局創新支付業務,滿足多元化跨境支付需求。爲進一步改善移動互聯支付環境,銀聯加快芯片卡遷移和非接改造步伐,全球遷移完成率均超過90%。通過與各市場主流機構廣泛合作,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銀聯二維碼、銀聯NFC手機閃付等移動支付服務,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落地超過50個支持銀聯移動支付服務的錢包類產品。在跨境匯款、跨境貿易領域推出新的支付解決方案,45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銀聯跨境匯款服務,4000多所境外學校支持銀聯卡跨境繳納學費。

二是跟進國際產業發展趨勢,加強技術儲備和系統架構優化,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銀聯國際已啓動下一代支付系統能力建設,建成開發者平臺等創新服務平臺,支持合作機構快速、安全地開展銀聯移動支付業務。通過建設數字賬戶平臺、安全遠程商務(SRC)等標準化平臺,打通支付應用提供方和支付渠道方,加速實現銀聯移動支付服務跨境、跨APP聯網通用。

銀聯國際業務拓展的主要經驗

把握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順應持續提升的跨境支付需求和境外區域聯動趨勢,加速全球支付網絡佈局和建設,助力跨境支付

一是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把握中國品牌走出去的時代契機,奠定業務發展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力穩步增強,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特別是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繫更加緊密,與各國的商貿往來持續深化,爲銀聯走出國門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土壤,也爲銀聯加速國際業務拓展發揮了催化劑的作用。

二是順應國家政策導向,把握“自貿區”開放等政策利好契機,加快業務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陸續出臺各種支持政策,進一步鼓勵中國的資本、技術、設備和人才走出去,爲我國企業全球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銀聯藉助自貿區不斷開放和優化的投融資匯兌環境,開展境外人民幣髮卡業務。

三是充分利用日益增強的跨境商旅需求,通過受理和髮卡雙向推動跨境支付暢通和資金融通。隨着跨境留學生規模的不斷增大,學費繳納和生活費支出成爲重要的跨境支付場景。銀聯兼顧中國公民境外用卡和境外持卡人的需求,不斷拓展境外受理網絡的廣度和深度。據銀行數據,中國公民在境外近75%的銀行卡支付發生在銀聯網絡,銀聯卡已成爲中國人出境首選支付工具。

四是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經濟聯盟”等國際區域一體化機制,助力區域聯動,爲區域內跨境人員流動和商貿提供支持。銀聯將東南亞、中亞、歐洲等區域作爲業務拓展的重點戰略市場,進一步藉助“一帶一路”歐亞區域聯動的契機,爲區域內跨境人員流動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務。

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和互利共贏爲核心,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始終堅持以開放的業務模式與產業各方加強合作,構築利益共同體

一是堅持在傳統“四方模式”的基礎上建立更靈活開放的合作模式,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銀聯網絡,得到了境外機構的高度肯定。“四方模式”充分尊重合作機構在當地市場的利益,境外機構對此表示非常認可。在本地化業務上,境外機構歡迎銀聯提供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幫助合作機構建設數字化能力,解決合作機構在跨境支付方面的需求。 

二是引入會員制度,不與會員機構爭利,堅持共享利益、合作共贏,從而吸引更多國際主流機構參與並積極開展銀聯卡業務。銀行卡產業是典型的“四方模式”平臺型產業,產業鏈上包括髮卡銀行、收單銀行、商戶、持卡人、終端製造商等多個參與方。銀聯國際通過會員制的運作模式,將產業鏈各方聯繫在一起,形成有機合力,踐行“開放合作、共享成長”的合作理念。通過會員制創新,銀聯國際爭取更多機構參與業務發展,實現了受理網絡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境外發卡量的突破。截至目前,銀聯境內外會員已超過2300家。

遵循境外市場本土文化,深刻理解境外機構需求,不斷擴大合作範圍,穩固和深化合作關係

一是深刻理解不同機構的差異化需求,提供定製化服務方案。銀聯始終堅持以開放的態度主動對接機構的業務需求,共同制定銀行卡產業合作方案,協商解決存在的問題,獲得了合作機構與當地居民的信任。

二是提供支付以外的配套增值服務,更好滿足境外機構多元化的需求。在受理端,通過增值服務、培訓、營銷等方式深化與大型主流商戶的合作,建立商戶忠誠度計劃,強化商戶關係維護;在髮卡端,通過數字化手段提供交易安全和認證、交易數據分析,進一步爲持卡人構建權益平臺和專屬用戶服務體系。

三是根據不同機構需求,推進建立更加廣泛、包容的合作模式。在與銀行合作的基礎上,將合作延伸至支付產業鏈上下游的更多參與方,如移動端支付參與方、O2O參與方、新型消費信貸參與方等,將更多機構納入合作範圍,實現銀聯支付平臺對各類場景、各參與方的更廣泛、更靈活接入。

持續推進從跨境業務到本地化的轉型,深化本地化業務發展,有效形成“銀聯”國際品牌形象

一是不斷強化與境外主流機構髮卡合作,推動境外市場大規模髮卡。在受理網絡達到一定規模的境外市場,銀聯積極推動境外主流機構發行銀聯卡。根據本地持卡人需求,爲髮卡機構量身定製產品。

二是持續提升外卡本地交易潛力和跨境聯動,強化銀聯國際品牌形象。結合本地居民的消費喜好,在不斷完善受理場景建設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境外發行銀聯卡的使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持卡人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銀聯卡進行交易。在亞太主要市場,“銀聯”品牌知名度基本進入前三位,在老撾和蒙古分別居於第一、第二位。

緊抓“互聯網+”發展契機,加快以移動支付爲核心的數字化支付創新和支付生態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

一是加速創新產品和服務在境外落地,構建多場景、多渠道、多應用的創新支付體系。目前,境外超過1000萬家網上商戶受理銀聯卡,在教育繳費、航空預訂領域形成特色。銀聯儲備了In-APP移動遠程支付產品、P2P轉賬產品、交通行業非接支付等一系列產品,基本完成面向境外持卡人的移動支付產品體系建設。搭建了TSP、TSM、HCE雲平臺等創新業務支持平臺,爲銀聯移動支付產品和服務的跨境使用提供技術和安全保障。

二是建設創新營銷平臺和權益平臺。2016年,銀聯建成首個由卡組織實現立減模式的跨境營銷平臺——“優計劃”。“優計劃”基於移動互聯技術,首次實現對跨境消費的定位服務、精準營銷和立減優惠。在精準營銷基礎上,推出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交叉營銷,提升優惠券下載規模和轉化率。

策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重點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境外中央銀行和本地網絡合作,實現中國金融基礎設施和技術標準走出去

一是把東南亞、中亞、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區域作爲業務拓展的重點戰略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已有122個國家和地區開通銀聯卡業務;在部分主要經濟體國家和地區,ATM和POS終端的銀聯卡受理覆蓋率接近100%。髮卡種類從單一借記卡轉向金卡、白金卡、鑽石卡等銀聯高端卡;本地客戶從個人卡轉向服務於商務客戶、網上採購客戶和持有旅遊卡客戶。

二是聯合境外央行和本地網絡,通過在標準規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發揮技術和產品優勢,在中外交流的重點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近年來,銀聯不斷推進與沿線市場的境外央行和本地網絡在基礎設施建設、支付標準和創新業務等方面的合作,以銀聯爲代表的中國金融技術標準和金融基礎設施逐步走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市場,助力織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普惠金融網。

銀聯國際化前景廣闊

結合監管和產業發展趨勢,準確認識當下世界經濟大變革大調整的轉型形勢

在監管環境層面,一是嚴監管成爲常態,境外監管部門持續規範創新支付產品和業務,監管機構對跨境交易的反洗錢、反恐融資等管理進一步加強。二是監管機構主動探索區塊鏈及數字貨幣等新興技術在產業中的應用,推動全國性支付基礎設施建設升級。賬基支付、P2P轉賬等不斷擴大應用場景。面對上述轉變,銀聯將積極順應國際金融監管的新趨勢,持續推進業務合規發展。

在產業發展層面,一是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帶動全球支付產業發生巨大變化,卡組織“四方模式”的各參與方呈現新動態。全球支付網絡更注重向區域性支付網絡賦能,提供全球網絡資源、創新技術儲備、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和標準、跨境跨界應用場景等;區域性支付網絡依託移動互聯技術快速興起,同時通過與全球支付網絡合作,實現跨境交易。二是支付機構持續拓展、升級賬戶服務,下沉市場。主流銀行重點佈局自有手機APP,強化APP內容和功能;本地化小微電子錢包逐漸興起。大型商戶、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以賬基業務爲抓手,成爲新增髮卡機構。三是收單市場持續統一、整合,小額高頻移動場景快速發展。對於國際業務發展,未來挑戰與機遇並存。

堅持創新引領,佈局數字化生態建設,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開放合作網絡

立足當今,開放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現實要求;放眼未來,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銀聯將進一步強化“互聯互通的全球網絡,靈活多樣的轉接清算角色”這一戰略定位,逐步實現“全球網絡、國際品牌”的戰略願景。

一是要加速本地化進程,完善數字支付場景建設和應用落地,加強已有平臺的產品應用和市場推廣。二是推進多維度、多層次的開放平臺建設,進一步豐富轉接清算業務類型。三是伴隨合作方、產品和收入模式的改變,推動商業模式從傳統卡基“四方模式”向多元化的創新商業模式轉變,在不同轉接清算角色中積極發揮作用,促進產業共生共榮和協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