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7年到公元581年,这五年时间,是一段急促的历史,一段诡异的历史。

急促主要是五年时间,4个皇帝出现,几乎是一年换一个;诡异是第一个壮年暴毙而亡,第二个皇帝当了一年就神秘退位,最后一个皇帝完成了中华的一统。

公元577年,这一年的皇帝是北周武帝宇文邕(yong)。也就是在这一年,他领导的北周灭了北齐,完成了中国北方的一统。

在此之前,统一北方的是鲜卑人,他们建立的国家叫北魏。不过北魏后来被一分为二,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高欢把持着,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

西魏则被宇文泰把持着,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取西魏恭帝而代之,建立北周。

至此,北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舞台让给了北齐和北周,高氏家族和宇文家族。北周传到宇文邕手里,国力大增。

宇文邕颇具雄才伟略,他隐忍十几年,铲除了一直把持朝政的权臣宇文护。宇文护之前已经杀了宇文觉、宇文毓,是名副其实的北周实际主宰者,后被宇文邕铲除。

宇文邕铲除了宇文护,开始了自己的治国大计,南征北战,完成了灭齐的功业,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当然,这不是宇文邕的目的,宇文邕有着更远大的抱负,他要完成中华的一统,所以,灭齐之后,宇文邕有两个目标:一是打击正在北边强势崛起的突厥;二是南下灭陈,统一中国。

可惜的是,天不作美,正当他准备实施第一个目标,来到长安北边三百里的云阳,北击突厥的时,重病不起。只能折返,而他就在折返长安的路上病逝了。

宇文邕去世的时候,36岁,正值壮年,可谓壮年暴毙而亡,死的实在是蹊跷,匪夷所思。

其实,宇文邕之前就已经患病,这次不过是旧病复发。但不管怎么说,宇文邕英才的壮年而亡,令后世产生无数遐想。

有人说,如果宇文邕不死,就没有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什么事情,以他的英明伟大,应该能够击破突厥、攻灭南陈。

当然,历史无法假设,我们只能说可惜了。

公元578年,宇文邕去世后,他的儿子宇文赟(yun)继位。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宇文赟当皇帝不到一年,在公元579年就传位给了儿子宇文衍。一年多后,即公元580年就去世了。可以说相当的奇怪。

他的父亲宇文邕留给他的完全是一个国富兵强的国家,但他不知道怎么搞得,却连守家业都守不住。

宇文赟完全是自己“作死”。宇文赟不是什么好皇帝,他从小就十分叛逆,任性而为。要不然宇文邕也不回头疼,经常打他了。

而他当上皇帝后自然更加肆无忌惮,现在连唯一能管住他的人也去世了,今后还有谁敢管我?

于是宇文赟开始了我行我素,第一个表现就是在老爸宇文邕丧事还没完结期间,他就不耐烦了,寻欢作乐,一点没有孝子的本分。

其次,他还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同时册封了五个皇后,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封了五个皇后的皇帝,一举突破当年后赵皇帝刘聪三个皇后并立的纪录。

最后,干脆来了一个更“任性”的,直接皇帝不当了,传给了自己7岁的儿子。

宇文赟曾经还一度扬言要杀了杨皇后全家。他一边把杨坚召进皇宫,一边悄悄地安排人马,交代说我和杨坚对话时,你们在旁边观察,一旦发现杨坚有什么不对劲,你们就直接冲出来杀了他。

当然,这个危机被杨坚化解了。他找不到理由,最后等不到宇文赟下手了,因为他把自己玩挂了,一病不起,22岁就英年早逝了。

公元580年,宇文赟去世,杨坚被任命为大丞相,成了北周的实际掌权人。

又不到一年,公元581年,北周的“隋国公”杨坚禅代为帝,改国号为“隋”。杨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隋文帝”,庙号“高祖”。

事情到此为止,从公元577年到公元581年,五年时间,四个皇帝,每年一变。转眼之间,就由北齐、北周的分立过渡到了隋,真是急促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而皇位传到杨坚手中的时候,中华开始了新的方向。杨坚继承了宇文邕的庞大基业,决定完成宇文邕当年没有完成的梦想。

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随后铲除一些不听话的人。巩固了皇位后,他开始了更庞大的计划,完成中华一统。

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灭后梁,又过了两年,顺势又灭了陈国,终于统一了全国。隋文帝成功地统一了自东西晋之后百余年严重分裂与混乱的中国。

光凭这一点足以让隋文帝名垂青史。不过他的功绩远不止于此,他的功绩还包括修订开皇律。确立三省六部制,这对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简化地方官制。创立科举制度等等,每一件都是影响后世的大事情。

总之,隋文帝杨坚隐忍待发、稳步前进,把隋朝建设成一个强盛的伟大国家,可惜他的儿子隋炀帝把这一切败得一干二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