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我們經常說,結婚一定要找婚姻家庭觀念比較正的人,但是,什麼才叫觀念正呢?

有的人之所以結婚,是把婚姻當作了一種享受,坐享婚姻能夠帶着自己的一切利益。這樣的人在婚姻中,基本屬於只會索取,不會付出的。

他們就像依附於婚姻中的“寄生蟲”,貪婪地吮吸着婚姻的營養成分,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而婚姻的營養是總量守恆的,ta的配偶當然就屬於既要提供營養,自己又不能汲取營養,最終營養不良,面黃肌瘦——換而言之,就是被婚姻榨取的一方,很難在婚姻中有幸福快樂。

你也會看到,在婚姻中很多人是完全沒有責任和擔當的,說得好聽一點,就是長不大的孩子;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永遠不去負擔婚姻中,屬於自己這個角色所必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跟這樣的人生活,也是很累的,身心都累。

奇葩的是,你這個真正累的人,可能都還沒有抱怨什麼,ta這個基本沒有什麼負擔的人,反而先覺得自己累了!

你的累屬於爲這個婚姻和家庭所承受的累,而ta的累則是婚姻的平淡無奇,那麼多煩心瑣事要琢磨的累。

婚姻真的是一個每個人都要好好解讀的東西:

婚姻的成立,通常基於感情,而感情又源自於好感,最低層級好感就是看對方順眼而已。而人們無非就是在“順眼——好感——感情”中的某個階段,完成了結婚這麼重要的事情。

所以,說到這你大概明白一個道理了:很多人在結婚之前,其實並沒有足夠了解對方,也沒有真正瞭解對方,尤其是對方的婚姻家庭觀念。而這樣的一種瞭解,往往也是要等到兩個人進入實質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以後,纔會有機會看到的。

婚前如果想要了解對方,一個可供參考的,就是去接觸對方的原生家庭,包括七大姑八大姨,如果在於對方的家人親戚接觸的過程中,你覺得比較愉快,那麼基本可以肯定,你們的婚姻幸福到老的可能性很高;但如果你發現與對方的家人親戚相處很彆扭,甚至有些言行舉止是令你瞠目結舌的,這時候就要重視了,往往這樣的婚姻,結局都很難幸福——這是大概率。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塑造是深刻的,尤其是在婚姻家庭觀念這方面,ta的父母是如何“經營”婚姻的,那麼,ta將來基本就是用同樣的模式來“經營”與你的婚姻,這是基本規律。

有些婚姻家庭模式,其實是非常有問題的,比如習慣用冷戰的方式應對家庭矛盾,習慣用強勢的方式來壓制對方,對家人冷漠無情,缺少基本的愛心,相互打擊,情緒化等等,這些都是不良的婚姻家庭模式——而一個孩子如果身處於這樣的家庭中,ta就會潛移默化而模仿到自己未來的婚姻家庭中。

對此,你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認爲ta會是這個家庭中的“優質變異”,更不要盲目自信認爲自己或是你們的婚姻,能夠改變對方

婚姻家庭觀念,總體還是屬於三觀的範疇,而三觀這樣的東西,基本在遇到你之前就已經形成,就已經定型了。

所以,如果自己不幸遭遇了三觀不正的人,無非幾種原因:一是自己沒有重視,認爲三觀不同也可以通過婚姻的磨合完成;二是對方隱藏得比較深,所以你沒有覺察到,也沒有暴露ta三觀不正的機會;三是你低估了婚姻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和控制力,你認爲自己隨時可以自由,但最後你會發現,就算自己遭遇了三觀不正的人,想要脫離這段關係的時候,已經是身不由己,力不從心。

有時候覺得,婚姻原本就不是爲了什麼幸福而來,婚姻的真正意義,只是讓我們懂得,什麼纔是真正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