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藍牙耳機逐漸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不單單是智能手機取消3.5mm耳機接口的推動,藍牙技術自身的進步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之下,近幾年來有很多品牌開始涉足藍牙耳機領域,這其中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nura就是一個具有特色的例子。

第一次接觸這個品牌是在去年的上半年,有幸提議案了NuraPhone藍牙耳機,入耳式和全包耳融合的設計着實讓人眼前一樣,私人定製的音頻體驗讓我記憶猶新。最近再次有幸通過科技美學大家測收到了Nura剛剛推出不久的新品Nuraloop無線藍牙耳機,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這裏和各位聊聊使用感受。包裝開箱

Nuraloop的包裝設計比較特別,如果不刻意區分的話很難分清楚正反面。正面印有耳機的渲染圖,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圓形的黃色底圖,搭配起來很像是一個笑臉的圖案。

盒子左側羅列有這款耳機的八項功能特性,右側爲包裝盒打開的區域。

背部與正面的設計基本一致,只是改成了紫色的底圖,並放大了其中一側的耳機,展示更多的細節內容。右下角標記有包裝盒中的內容。

盒子底部印有Nuraloop耳機的技術參數、技術認證標識以及相關的編碼信息。

從右向左側邊翻開即可打開包裝,內部陳列規整。包裝內容比較豐富,包含Nuraloop耳機、三副替換耳帽、五個音腔貼紙、轉有線耳機線材、充電線、皮質手拿包等。

產品設計

Nura品牌的設計一直都比較潮流,幾代產品下來似乎已經形成了獨有的設計語言。這款Nuraloop的形態是一款掛脖式的運動藍牙耳機,左右兩個耳機之間通過一條線材連接。

耳機腔體部分比較大,視覺上顯的十分厚實,同時也要比一般的運動耳機稍重一些。仔細觀察腔體部分並非一體成型,而是由多個部分拼接而成的,但工藝處理還算出色。

耳機最外側鑲嵌着一塊圓形的高光亞克力面板,中間印有Nura的圖形Logo,同時這個部分還承載着觸摸交互按鍵的作用。

入耳部分分佈在耳機內側一角,並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下方比較平坦的部分標記有L和R左右標識,易於識別區分。

取下耳帽可以看到,在音腔的位置同時集成了音腔和麥克風單元,外側整體由一塊元寶形的網罩包裹。這個位置的麥克風主要用於定製音效的時候採集耳朵反饋的聲音,並不用於通話。

兩側耳機末端的部分都通過塑形的皮套進行包裹,整體形成彎曲的造型,在佩戴時能夠牢牢地掛在耳朵上。線材部分質地柔軟,與脖子貼合也自然舒適。

值得一提是的,在線材中間的部分增加了一個圓形的部件,內側有七枚金屬觸點,這部分主要用於搭配附贈的轉有線耳機線材和充電線使用。

Nuraloop也是典型的運動式脖頸耳機的佩戴方式,正常佩戴姿勢下將線材部分懸掛到脖頸後方,兩隻耳機按照正常佩戴方式深入耳朵,並向前旋轉直至佩戴牢固。在體驗中我也發現,越向前旋轉耳機,脖頸後方的線材也會被拉的越緊,不會出現在脖子後方纏繞或打結的現象。

由於Nuraloop的入耳部分採用了傾斜的設計,在佩戴時也能深入耳道,同時耳機內側又能與耳屏相抵,加之彎曲部分懸掛在耳朵上,三位一體形成穩固的支撐結構。針對不同耳朵大小的用戶,Nuraloop也提供了多副替換耳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替換。

最近我也一直佩戴這款耳機去晨練,幾天體驗下來,在走、跑步等非劇烈運動場景下佩戴還是比較牢固的,極少出現鬆動或者滑落的現象。此外,Nuraloop還支持IP3的防汗的等級,日常運動佩戴沒有太大問題,但無法在下雨天等惡劣條件下使用。使用體驗

耳機與手機的配對比較簡單,這裏就不多贅述了。將Nuraloop正確佩戴後會自動開機並進入配對狀態,耳機中會發出英文提示音,在手機上搜索Nuraloop開頭的藍牙熱點建立連接即可。Nuraloop搭載的是藍牙5.0芯片,在連接距離和穩定性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實測有效範圍在10~15米左右。

硬件方面,Nuraloop搭載了8.6mm的石墨烯動圈單元,支持高通的aptX-HD音頻解碼技術,可以傳輸收聽高質量的無損音頻信號。

初次使用Nuraloop耳機,需要下載Nura App對耳機進行簡單的配置,也就是Nura系列耳機主打的功能,個性化調音。Nura App在蘋果App Store和各大安卓應用市場都可以下載到。

進入App登錄自己的賬號,與Nuraloop耳機連接之後就會彈出“製作聽力檔案”頁面,按照嚮導提示一步步操作就可以。期間會先檢查耳機是否貼合,之後發出波形聲音,經過耳朵內部結構的反射,再被耳機音腔部分的麥克風採集,依靠算法形成一套完整的音效設定,存儲爲個人的聽力檔案。

在不開啓個性音效的中性狀態下,聲音整體的表現中規中矩,但個人感覺還是稍微傾向於低頻的調校,中高頻部分的表現比較一般。在演繹《渡口》這首曲子的時候,音樂開頭的鼓點以及後面的人聲部分表現不太突出,反倒是低頻下潛比較有力,聲場表現不是特別開闊。

Nura的優勢就在於個性化的音效,相當於系統根據每個用戶的聽力創建適合的EQ。切換到個性化模式後,App中會顯示用戶個人的聽力圖示,上圖中左側是我的聽力檔案,與此前通過NuraPhone測試的結果差別不大,對低頻和高頻比較敏感,中頻則一般。

Nura官方也對這個聲音圖像作出瞭解釋,將圖像完全展開後會得到一個聲音波形圖,外側的不規則圖形表示用戶對各個頻段的敏感程度,越偏離中心則表示越敏感。

在個性化模式下試聽《渡口》,很很明顯的就是高頻的表現被拉起來很多,音樂開頭的鼓點和人聲表現清晰了很多,低頻下潛也有了進一步的優化。不同的人喜歡的音色不太相同,所以對於耳機音質的評價也都不相同,這也是Nura始終專注於個性化聽力定製的主要原因。

Nuraloop還提供了社交模式和主動噪聲消除功能,在社交模式下可以通過耳機上的麥克風採集周圍環境聲音並通過耳機傳遞給耳朵,這樣一來在佩戴耳機聽音樂的時候也能聽到周圍的人和你說話,娛樂之餘不耽誤社交。作爲一名上班族來說,我個人這項功能還是比較貼心的。

主動噪聲消除功能也就是ANC算法降噪,通過麥克風採集環境噪音,再通過算法計算釋放出對於對應的聲波抵消噪音。實際體驗下來,從社交模式切換到降噪模式以後,對於外界環境的感知十分明顯。

此外,通過與隨機附贈的轉有線耳機線材搭配,還可以將Nuraloop變身成有線耳機,支持任何帶有3.5mm耳機接口的設備。多種使用方式,根據實際需求隨心切換。

交互方面,Nuraloop採用了時下主流的觸控交互方式,左右兩隻耳機外側的Logo區域都內置有隱藏觸摸按鍵。具體的交互方式這裏就不多贅述了,直接整合在上面一張圖片中,也便於各位直觀的瞭解和蒐藏。

根據官方提供的參數,Nuraloop在滿電狀態下支持16個小時的續航,按照每天4小時左右的使用時長,一週充電兩次即可。同時也提供了快充,與附贈的磁吸充電器搭配你,充電10分鐘即可使用2小時。

體驗小結

完整體驗幾天下來,Nuraloop還是帶給我不少驚喜的。獨特的外觀造型頗具辨識度,在科技感之餘融入了些許時尚元素;紮實的配置打底,Nura獨創的個性化聽力功能,針對每個用戶打造獨特的音質表現;支持社交模式和ANC降噪功能,使用場景更爲豐富;長達16小時的續航忘記充電煩惱,支持快充也能及時回血。

當然作爲一款具有新鮮感的產品,Nuraloop也有些不完善或是用起來不太習慣的地方,比如腔體部分比較大,佩戴時略顯累贅;有線耳機接口設計在背部,使用時線材從背部拉出不太舒服等等,希望Nura在後續的產品中逐步改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