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左永剛

“從國慶長假期間的市場繁榮表現、景氣上升趨勢和總體防疫能力,可預測今年第四季度的大概率情景,是季度經濟增幅繼續上升,有望把全年經濟增幅拉到2%以上。”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10月25日預測說。

當日,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光華城市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20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上海舉行,此次會議主題聚焦“十四五”期間經濟轉型升級及教育體制改革。

賈康發表演講

從國內看,賈康認爲,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復甦,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外資各方面數據總體向好,1-9月經濟增速已回到正增長區間。通脹仍處於下行區間,PPI回正幅度短期減弱,流動性環境仍保持寬鬆格局。從國慶長假期間的市場繁榮表現、景氣上升趨勢和總體防疫能力,可預測今年第四季度的大概率情景,是季度經濟增幅繼續上升,有望把全年經濟增幅拉到2%以上。年度的就業、物價等必成指標,都有望實現預期目標。

從國際來看,目前仍呈錯綜複雜的嚴峻形勢,挑戰因素不斷交織,新冠肺炎疫情讓本來“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高債務、高風險”的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已由疫情危機演變出經濟危機和大量經濟體的治理危機,國際貿易和投資受到嚴重衝擊。

賈康認爲,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以“三去一降一補”爲切入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中國即將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貿易結構進一步多元化,對單一經濟體的依賴度逐漸下降;“新經濟”亮點頻出,市場供需聯通機制更加完善、衝擊阻斷風險有效降低;消費對經濟的貢獻連續6年超過投資。在這一基礎上,展望“十四五”,中國既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需要迎接挑戰與考驗,也將站在第一個“一百年”的新起點上,以“內循環”爲主體、“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指導方針,打造新發展格局。

賈康表示,預計“十四五”期間,將更聚焦於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主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升“產業生態”水平,促使我國繼續大踏步跟上時代,在追趕發達經濟體過程中力求發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開創中國改革開放大道上的新局面。

(編輯 張明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