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以"5G賦能新發展,新基建創造新未來"爲主題的首屆新基建暨5G+智慧教育高峯論壇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本次論壇由陝西省教育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IKCEST)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設開幕式、智慧校園建設分論壇、新基建分論壇與數據治理分論壇四個環節,近1000名信息化領域學者及高校、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凝聚智慧探索"新基建"與智慧教育發展的未來航向,促進5G、人工智能、物聯網在大學校園的創新應用落地,協力推動構建中國高等教育新範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教育部科技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舒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處長邵雲龍,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信息化建設處副處長劉暢,陝西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黃永宏、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省教育廳教育信息化處處長李享陽,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副校長鄭慶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中國電信陝西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葉利生,中國移動陝西公司副總經理周豔麗,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胡雷鈞,賽爾網絡副總裁王祖偉,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峯,華爲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何達炳等ICT領域龍頭企業代表出席。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高校、企業應當主動作爲,將更多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新基建領域研究和應用中去,大力推進5G+、新基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多學科領域交叉互融,培育創新型技術人才,爲"十四五"時期學校和國家事業發展夯實體制機制保障。參會的各界代表充分匯聚智慧、激發思考,運用創新性、開放性、前瞻性思維,深度挖掘新基建與智慧教育建設的創新舉措,推動我國科教事業開出絢麗之花。

新基建"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環節。在全球疫情常態化背景下,高校應當成爲5G、AI等新技術率先應用的重點示範區。要深化5G等"新基建"在高等教育領域的融合應用,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加速教育現代化發展。本次論壇有助於深化"新基建"與高等教育融合發展,對於提升陝西省乃至全國網信事業水平、拓展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論壇主題緊扣經濟社會轉型和創新發展需求,爲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探討新基建下的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智慧應用、技術標準和數據治理等內容的重要平臺,各界代表充分研討探索新時代智慧教育的發展之路,省內各高校認真聽取專家學者建議,結合工作實際發揮教育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加快推進陝西省智慧教育創新發展。

作爲論壇的重磅活動,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聯合中心(簡稱AI聯合中心)正式揭牌,爲西安交大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新基建戰略部署,統籌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助力提升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競爭力提供重要平臺。西安交大AI聯合中心是由學校領導的跨學科、跨領域的人工智能諮詢及戰略規劃制定與建議機構,肩負着戰略諮詢、平臺佈局、科教中心建設、學科+AI融合發展、AI+X人才培養、現代大學治理、國際交流協作、建立開放科學機制及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八大戰略使命。西安交大AI聯合中心將充分發揮智庫作用,支撐推進新興學科建設和交叉學科發展,培育一批符合國家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創新型、複合型高層次人才,推動產出引領性、原創性科研成果,努力構建"人工智能+X"的學科發展形態,爲西鹹國家級科研文教中心建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依託本次論壇,西安交大與一批信息化龍頭企業深化緊密合作,共同揭牌西安交通大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5G+大數據技術聯合創新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金智智慧教育研究中心、西安交大咪咕 5G 未來媒體與人工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將充分應用"新基建"賦能智慧教育,發揮校企優勢聯合培養核心技術創新人才,搭建探索智慧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基地。爲推動"新基建"在高校加快實施,論壇發佈《"新基建"賦能智慧教育·西安倡議書》,號召高校共同參與制定5G智慧校園標準,加快5G智慧校園建設,打造超高清直播、AR/VR等智慧教育典型示範場景,加快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培養,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

隨後,西安交大與浪潮集團、賽爾網絡公司共同簽訂"中國西部智能計算共享平臺"共建框架協議,將以創新港高性能計算中心爲基礎,在推動智能計算資源共建共享,支撐區域科教創新發展以及虛擬仿真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入戰略合作。

作爲開幕式亮點環節,大會專門設置Panel Discussion(專題討論),由鄭慶華副校長主持,邀請吳建平院士、鄭南寧院士,楊宗凱校長,以及中國電信、浪潮、百度、華爲等企業代表作主題分享。吳建平院士指出,建設"網絡強國"的關鍵在於掌握網絡核心技術。隨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互聯網將承載更多的應用創新,從IPv4向IPv6迭代已經是大勢所趨。IPv6下一代互聯網將是未來社會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支撐智慧教育服務體系建設。

此外,論壇還舉行了IKCEST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大數據競賽暨第六屆百度&西安交大大數據競賽頒獎儀式。本次競賽覆蓋五大洲22個國家,累計580餘所高校3023支賽隊參與。西安交大-百度大數據人工智能菁英班學生冉憲東獲特等獎。據悉,菁英班已累計培育140餘名人工智能領域拔尖人才。

近年來,AI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國家對AI領域的人才培養有着迫切需求。2019年3月,國家教育部首批35所高校建設人工智能專業,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衆多高校紛紛在人工智能這一專業領域發力。西安交大-百度大數據人工智能菁英班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自2016年起,百度與西安交通大學已連續招生多屆菁英班,班級面向各個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學院,從各專業TOP30學生中篩選優秀學員,開設AI實踐課程,是校企聯合培養AI人才的高含金量培養機制。

數字經濟的發展鞭策着大學改革創新。西安交大以創新港爲重要平臺,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充分開展"新基建"校園應用的創新探索,着力打造5G智慧校園十大應用場景,構建"四網融合"高速網絡和智能化基礎設施,輔助智慧教學、智慧辦公、智慧決策,逐步解決業務數據整合、共享、一體化的問題,積極探索一流大學建設特色,努力創造交大模板。

在全球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教育創新的步伐會大大加快,新時代教育生態正在加速形成。西安交通大學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發展,注重通過人技協同建設未來教室、培養未來教師、打造未來教育,構建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本次論壇爲各高校、企業乘勢而爲在新基建領域率先起跑開拓了契機、搭建了起點,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智慧教育創新發展的新航道,對於精準把握"新基建"的核心實質和未來航向,助力我國數字經濟騰飛昇級,5G賦能中國未來教育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延伸閱讀:

西安交大-百度菁英班由百度高級工程師和西安交大教師組成校內外導師團隊,通過前沿理論學習與實踐實習雙向結合的方式,校企合作培養優秀人才。同時啓動校內的Hackathon計劃,全面挖掘AI人才,激發學生的AI興趣。菁英班學制爲一年半,在學期內,學員可參加理論課程、大數據競賽、實踐實習及團隊建設等階段的學習。在理論課程方面,百度爲學員定製了人工智能菁英班在線課程,學員可以自由安排時間進行學習;在實踐實習方面,將邀請菁英班學員作爲百度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類大賽的特邀團隊參與"國際大數據競賽",並由百度科學家作爲指導老師參與整個賽事,賽事中的獲獎團隊將獲得百度提供的獎金及榮譽證書。除此之外,菁英班還會定期開展團隊建設活動,在完成全部學習內容後,技術專家將對每一位學員進行考覈,並向優秀學員發放"大數據人工智能"個人獎學金及榮譽證書。

本文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官網、西安交通大學官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