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不可謂不火爆,投放的400萬噸小麥成交292.45萬噸,成交率73.41%,大有複製前期玉米臨儲拍賣的開搶模式。

10月21日最低收購價小麥交易結果

來源:國家糧食交易中心

緊接着幾家麪粉企業陸續上調收購價格,山東最高已到1.27元/斤。那麼如此火爆的成交能夠點燃市場對小麥後市的熱情嗎?小麥能複製玉米那種蕩氣迴腸的上攻走勢嗎?

奇怪的是,微信圈子裏居然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聲音認爲小麥的上升空間被打開,從此開啓了強勢上漲的模式。另一種聲音則是憂心忡忡,認爲如此高的小麥成交會大幅增加市場供給量,壓制小麥的上行趨勢。

對於這兩種聲音,筆者以爲都有一定的道理,又都有偏激之處。我們不妨來先仔細分析一下10月21日的小麥成交情況,從分區域、分等級成交和溢價的角度並結合當前市場其他品種的價格來看,筆者彙總了一些朋友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10月21日小麥高成交,其參與主體大體可分爲以下幾類:

一是四大央企最近定向稻穀銷售最近接單火爆,根據政策要求必須摻兌15%的衛生指標合格的小麥,那麼無論是從資金能力還是銷售的要求,至少是要拿足訂單所需要的小麥數量的,從臨儲交易市場拍買是最便捷的途徑。

其二是部分飼料集團企業新季玉米收購進度慢,收購難度大,而新季玉米水分普遍偏高,不適合庫存,因此轉而拿一部分小麥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其三是麪粉企業最近市場很不錯,前期庫存也有一定程度的消耗,而當前市場收購價和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買後到廠價也相差不大,所以也有必要補充一些小麥。

其四是目前是政策發佈敏感期,可以確定的是明年小麥最低收購會小幅上調,至少不會下調,那麼根據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定價規則,拍賣底價也會作相應調整,在小麥底部趨勢明顯確立的現狀下,對於貿易商而言,最正確的策略是拍一部分質量好的小麥拿在手上,如果底價上調,就是淨賺,如果底價不變,也可以走市場,進可攻,退可守,何樂而不爲呢!更重要的是根據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的相關交易規則,有一個30天的交款期限和最長75天的出庫期限,這等於給了一個月的無息貸款和最長兩個半月的免費儲存的福利。

筆者在《小麥接下來還有兩個上漲節點》一文中說到“其一是9月底10月初的202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的發佈,參考稻穀的最低收購價調整以及今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量的大幅減少,從鼓勵種植的角度出發,2021年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應該不會繼續下調,而大概率是要小幅上調的,至少也是持平。那麼按政策性小麥拍賣的底價來說,當前的小麥市場價格還是有上漲空間的”。那麼目前第一個上漲節點目標已經基本實現,鑑於當前整個糧食市場的向上走勢,結合政策預期,小麥的底部很明確,所以沒有任何必要擔心市場因供應量過大而承壓,畢竟小麥目前的需求途徑已經多元化了,而不是像之前只是單純的麪粉加工使用。

至於小麥能否開啓強勢上漲模式,筆者以爲還需要假以時日,畢竟臨儲小麥加上民間庫存至少還有一億噸以上的結存數量,需要以時間換空間來消化庫存,目前玉米的市場價格和小麥基本接近,不具備大幅替代的衝動。至於四大央企需要的摻兌小麥,按傳聞中的2000萬噸定向稻穀的15%比例,最多也就是300萬噸,並不足以分一杯羹!

綜合以上分析,當前小麥市場價格大概率還是會維持相對平穩的走勢,接下來幾期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拍賣成交率和溢價率很重要,因爲只有持續性的高成交和高溢價才能真正拉動小麥走上上攻之路。

(責任編輯:黃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