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高路

据上游新闻报道,26日,记者从央视获悉,时隔20余年,陈佩斯再度回归央视舞台,担任综艺《金牌喜剧班》的首发导师。对此,不少网友感叹“爷青回”。

其实说陈佩斯20年没出现在央视并不准确,2015年1月27日,陈佩斯自导自演的电视喜剧《好大一个家》曾登陆央视一套。这次,陈佩斯回归《金牌喜剧班》任首发导师,只是又干回了自己的本行。

陈佩斯自然是有资格做这个导师的,从艺多年,陈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羊肉串》等,他与朱时茂曾是春晚舞台的黄金搭档,给大家留下了太多的欢声笑语。这些小品当年都达到了茶余饭后大家共品的热度。

难能可贵的是,陈的小品大多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但是影响力漫延至今,他的很多小品至今看来依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即使以现在的标准看,仍然是精品之作。

不管小品如何更新换代,陈的小品都是绕不开的存在,小品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得归功于一代代像陈佩斯这样的小品人的贡献,他们开创性的工作给后人带来启迪,也是小品继续发展进化的基础。

《金牌喜剧班》喊出了以“真正的喜剧精神需要传承”为口号,邀请顶尖喜剧大师齐聚舞台,口传心授培养优秀的喜剧传承人。陈艺术经历曲折,人生经历丰富,相信也能带给选手们更多的启示,更好的指导。

陈时隔多年再次出现在央视节目中,不管如何都是好事,艺术是共同语言,没有什么不能沟通的。文艺界有很多老的工作者、老的艺术家、老戏骨老匠人,在他们身上凝结着一种堪比制造业的工匠精神,细心打磨一部作品,推敲每一处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包袱和每一个创意,从实践中来从生活中来,实实在在。有些作品揭露了社会弊端,有些作品直抵人性的深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他们的作品得以长久流传的原因。

现在有综艺节目将一些老的艺术家,老的文艺工作者请来,好处很多。一个是增加此类节目的专业含量,老的艺术家们大多都有深厚的专业积淀,这是从业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笔丰厚的财富,确实有“宝”可传。二来增加了趣味性,年轻的有活力,老的呢则睿智深刻,他们配合得好一定能碰撞出火花。

喜剧需要传承,艺术需要传承,他们是言传身教最合适的人。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对作品的严格要求也会促使现在的选手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打磨作品身上。

现在的观众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不仅想听点评席上的插科打诨,也想听真知灼见;不仅想听到唱得好的评价,也想听到好在哪里,哪段旋律写得好,哪个音调处理得好这样的专业评价。

而现在有些节目,在台上唱歌的是歌手,在台下评点的却可能是演员,在台上演戏的是演员,在台下点评的却可能是歌手,跨行的点评太多,不专业的点评太多,相反,真知灼见,能一针见血,让公众信服,让专业无话可说的偏少,这样的选秀其实越来越不被观众接受。

而且谁说只有小鲜肉才能撑起流量的?《三国》捧红易中天,《论语》捧红于丹,他们可不是靠刷脸打天下的。

【来源:钱江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