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今晚宣佈,其A股IPO定價68.8元/股(數字與其代碼688688一致),H股則定價80港元(約合69.18元)。按68.80元計算,螞蟻A股預計募資1149.45億元(超額配售前),打破A股IPO紀錄。加上港股,螞蟻此次IPO合計融資約2300億元,成爲全球史上最大IPO。

發行市值超茅臺

按68.8元和80港元的發行價計算,螞蟻集團市值約合2.1萬億元,已超過目前A股市值最高的貴州茅臺(2.06萬億)。有媒體報道稱,此價格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螞蟻集團招股意向書顯示,螞蟻集團此次A+H兩地上市,最多發行不超過11%新股,其中A股H股均爲不超過16.7億股。

按68.8元和80港元的發行價計算,此次螞蟻集團A股H股分別融資1149.45億元、1336億港元,合計約2300億元,合344億美元,超越沙特阿美的294億美元,成爲全球史上最大IPO。

此外,螞蟻集團還可以超額配售15%,如全額行使超額配售,則其A股發行總股數將由16.7億股擴至19.2億股,預計募資1321.86億元,兩地合計融資395.6億美元。

不管是否超額配售,螞蟻集團此次A股融資額已打破多項IPO紀錄。此前科創板發行公司中,中芯國際的募資規模最大,達532億元,而此次螞蟻的募資規模是其的兩倍多。

而A股歷史上IPO募資金額最大的是10年前的農業銀行,首發募集資金685億元,也被螞蟻集團輕鬆碾壓。

分流市場資金?

帶着破紀錄的募資金額,螞蟻集團登陸A股,是否會對A股市場的資金面產生影響?

對此興業證券則判斷表示,螞蟻集團上市首日對於交易資金的分流效應可能高於中芯國際。該機構認爲,IPO融資效應帶來市場下跌可能並不明顯,而且標誌性企業上市後帶來的獲利了結和風險偏好衝擊可能影響更大。

該機構表示,資金和籌碼大幅擴容後的A股,對於IPO融資效應的短期衝擊可能愈發免疫。IPO對於投資者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風險偏好方面,巨型IPO公司上市日的影響可能比繳款日更大。

不過華西證券計算機團隊則認爲,巨無霸IPO融資帶來的吸血效應可能並不顯著,即“螞蟻踩不死大象”。回顧巨無霸IPO項目:中芯國際、京滬高鐵、郵儲銀行、工業富聯,該團隊統計了萬得全A指數在公司上市前後的漲跌幅,結果顯示巨無霸上市帶來的資金分流(抽血)效應並不顯著。隨着A股市場的日趨成熟,基本面和景氣度將是決定個股長期價值的核心要素,無論對於螞蟻集團本身還是其他A股標的均是如此。

廣發證券認爲,螞蟻上市對市場資金的影響主要在預期,但悲觀預期可能提前迅速消化掉,市場核心交易邏輯不在於此。其次根據上市當日成交額下調測算,實際流動性影響很小。與此同時,在有限流動性下,近期其他新股估值溢價可能下調,科創板存量股票估值分化加劇。長期看,螞蟻“示範效應”主要體現在估值體系重塑,A股趨於美股、港股化,即優質成長股可能長期被市場賦予高估值。

概念股能否迎第二波行情?

早在螞蟻集團首次宣佈啓動上市計劃期初,A股市場上就掀起過關於螞蟻集團概念的追捧,君正集團更是漲勢洶洶。據媒體報道,君正集團爲天弘基金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5.6%,螞蟻金服持股51%。

此外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則直接持股螞蟻金服的股份;新希望、健康元、張江高科等公司則間接持有螞蟻金服的股份。

不過包括上述螞蟻概念股在近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君正集團在8月創下歷史高點後已回落超30%。不過也有觀點認爲,隨着螞蟻掛牌上市的日子臨近,相關概念股的熱度或將再次提升。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D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