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皇帝,我不行了,我要回家養老”。

乾隆:“不行,朝廷不能離開你,我不能離開你”。

張廷玉:“不行啊,我陪了你這麼久,我都七十了,該回家養老了啊。”

乾隆:“諸葛亮當年鞠躬盡瘁,爲啥你不能鞠躬盡瘁?你必須繼續留在這陪我。”

張廷玉:“我和他不能同日而語,他要鞠躬盡瘁,我要回家過年。”

乾隆:“你忘了我爹是咋對你的了?你不能走啊,你要是走了,誰爲國家效力?”

張廷玉:“行吧,你不讓我回去我就不回去了,但是你要記住我自己是想回去的。”

之後張廷玉實在是不行了,然後乾隆不得不批准張廷玉退休的請求。結果這老頭沒有跑回家,反而又賴在這了。

張廷玉:“你爹當年讓我配享太廟,但是我怕我一走,你就不讓我配享太廟了。”

乾隆:“幾個意思?”

張廷玉:“你能不能給我寫個保證書,保證你不會移情別戀,保證我能配享太廟。”

乾隆:“????”(乾隆的內心戲:“你一直說要走,我現在讓你走了,你反而又不想走了,幾個意思?”)

張廷玉:“我不當官,我不回家,我就要保證書。”

乾隆迫不得已,給張廷玉寫了保證書。

張廷玉:“老子我也退休了,也拿到保證書了,皇帝還算個屁,兒子你去敷衍一下他,領旨謝恩去。”

乾隆:“我去tmd,有這樣敷衍我的?軍機處給趕緊準備治他罪。”

結果軍機處還沒寫摺子,張廷玉就知道了,然後第二天屁顛屁顛的跑來了。

乾隆:“我還沒說,你就知道了。行啊,你張廷玉行啊。來人啊,剝奪張廷玉配享太廟的政治權利。”

張廷玉:“拜拜了您類,我下地獄去了。”

乾隆:“橋的麼得(等一等),我突然又覺得你不錯,讓你配享太廟吧。”

可能看起來搞笑,但這是事實,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清史稿·張廷玉傳》。張廷玉一向是聰明絕頂的人,各方對他的定義都是“傑出的政治家”。爲什麼這一位政治家在晚年的時候就成了老糊塗?有清一朝,只有張廷玉這一個漢人擁有配享太廟的政治權利,他是怎麼獲得這一權利的?我們娓娓道來。

1:張廷玉

我們檢索一下有關張廷玉的關鍵詞,進入權力中樞、禮部史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生(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三朝元老。

禮部尚書是主管禮儀、祭祀、學校、科舉、外交的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中宣部部長+外交部長+教育部部長+文化部部長。

戶部尚書是主管國家財政工作的大臣,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

吏部史書是負責低級官吏的選拔、人事任命,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部長。

保和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是負責審辦重大工作的,和以前的丞相有一拼,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

國務院總理、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長、組織部長,這些官職張廷玉都擔任過,在朝廷中擁有很大的勢力、影響。而且,張廷玉能擔任這些職務,並且歷經三朝而不倒,就能證明張廷玉擁有極高的政治智慧+能力。

所以千萬不要說什麼張廷玉沒有政治智慧,他的政治智慧要遠超我們。至於那些網絡鍵盤政治家,我只想說國務院不請你真是國務院的損失。

2:張廷玉爲什麼這樣做?

我想大家可能太過於集中張廷玉的本職工作了,忽略了張廷玉的兼職,要知道張廷玉兼任翰林院、國史館、修書館,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就是《明史》。《明史》的編撰有關清朝的意識形態工作,張廷玉他是需要迎合聖意的,所以對於明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人物他不可能不關注。

那麼問題來了,你覺得他會不會關注一下張居正?作爲明朝的重臣,張居正是《明史》不可饒過的人物,張廷玉也肯定會了解張居正的經歷。當他看到張居正死後,皇帝爲了剷除張居正的勢力,把張居正舉薦的潘晟給搞下去,然後剝去張居正的所有賞賜,把張居正抄家,所有的家屬全部流放,而且還險些把開館鞭屍,他會不會冷汗直流?

縱觀歷史,權臣的結局基本上都是慘淡收場,要麼生前被皇帝搞死,要麼人死族滅,能夠善終的權臣少之又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他死了,皇帝或者說他的政敵會不會對他下手?作爲一位擁有敏銳政治眼光的人,作爲一個政壇中的不老翁,張廷玉一定會“思退”。當然,肯定會有人說我過度解讀歷史,真的是我過度解讀歷史嗎?未必吧。

《清史稿·張廷玉傳》:顧以在政地久,兩家子弟賓客,漸且競權勢、角門戶,高宗燭幾摧萌,不使成朋黨之禍,非二臣之幸歟?

兩家子弟是指張廷玉、鄂爾泰兩大集團勢力。張廷玉、鄂爾泰兩個人可是雍正的寵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他們也逐漸形成了利益集團,或爲姻親、或爲師徒,或爲門徒,一羣官員緊密的團結在他們身邊,然後形成兩大集團或者說是滿漢分庭抗禮的局面。

滿人的官員要想更大的生存空間那必須要打擊漢人,漢人的官員也是同理。這就是所謂的黨爭,這是統治者不希望看到的。清朝初期默許這種黨爭是因爲需要維穩,但是到乾隆時期政權基本穩固,如果黨爭再持續下去,那麼很有可能會加劇民族矛盾,最終可能會演變成分裂的局面。

如果說這是危言聳聽,那麼我們暫且拋開滿漢對立的因素。“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道理總不會錯吧,乾隆上位後必然會扶持自己的心腹來取代雍正的心腹,張廷玉必然是要下臺的。所以張廷玉很識趣,他在乾隆坐穩位子後一直請退,這就是主動讓路啊。而且我們可以發現張廷玉請退的時間暗合鄂爾泰的死亡時間,乾隆十年鄂爾泰死了,乾隆十一年張廷玉就開始頻繁請退。

“識時務者爲俊傑”,鄂爾泰沒了,還留着張廷玉幹什麼?如果真要等皇帝動手,那張廷玉可啥都撈不着,與其被整下臺,還不如體面點。但是乾隆不準,因爲如果張廷玉在乾隆十一年就退休,那是個人都明白張廷玉是工具人,就是用來遏制鄂爾泰的。所以乾隆一直在挽留張廷玉,就是塑造一個重視老臣的形象。

在挽留過程中,雙方的碰撞一次比一次激烈。張廷玉退休的理由是“年過七十”,按照規矩該退休了。但是乾隆挽留的理由是“武侯鞠躬盡瘁”,武侯是死在任上的,你也必須死在任上。張廷玉還能怎麼辦?只能一步步求皇帝讓他退休。結果乾隆一直不同意,而且不斷捧高張廷玉。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如何戳破泡沫?加速吹。如何解決張廷玉勢力?把它抬高,抬到所有人的對立面。

張廷玉爲什麼只想退休?因爲他知道他沒幾年了,就算皇帝給他再大的權力,用不了多久就要還回去。而且如果他有權力了,他的集團想要利益,會不會假公濟私?如果他再得罪人,他死之後皇帝、政敵會不會報復他的家族?《人民的名義》裏面的趙立春怎麼說的?過去總想讓全世界知道我 現在就希望這個世界忘記我。官員退休前都想讓全世界人都忘了他,避免打擊報復。

同樣的道理,怎麼避免被整死?故意作死。張廷玉開始花式作死,強迫皇帝寫保證書,爲的就是給皇帝一個整他的理由。這個理由可以讓皇帝整他,但是又不能整死,畢竟有點借題發揮的意思。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張廷玉作死。爲什麼說張廷玉作死?很簡單,他繞過了軍機處的系統。正常情況下都是皇帝授意,軍機處下命令,然後執行。乾隆想要治罪,軍機處還沒下命令,張廷玉怎麼知道的?肯定是軍機處有人通風報信,那皇帝就有理由收拾軍機處了啊。

張廷玉是軍機處的首席一把手,軍機處的制度就是出自他手(軍機處初設,職制皆廷玉所定)。他的行爲就是故意賣破綻,讓乾隆名正言順收拾軍機處,建立以乾隆爲首的政治結構,取代以張廷玉爲首的政治結構。在張廷玉一番作死後,朝廷開始大換血,張廷玉勢力成爲了過去式。

當然,這也是有史可靠的。有明確記載的是張廷玉的親家朱荃被治罪,張廷玉連坐。這個朱荃是什麼官?四川學政編修,這個官就是管教育、科舉。《人民的名義》看過吧,爲什麼高玉良能搞一個“漢大幫”?就是因爲都是政法系出身,人家都要稱他一個“高老師”。從四川走出去的官員都要稱朱荃一個“朱老師”,而朱和張又是密不可分的,這兩人緊緊捆在了一起。

而且張廷玉在老家也頗有影響力,“天下縉紳,張姚二家佔盡其二”,張家就是張廷玉的家族,姚家就是和張家世代聯姻的大家族。張、姚、朱三大家族綁在一起,天下縉紳佔三分之一,那是一個多麼龐大的集團,皇帝怎麼可能不擔心。而且張廷玉長期負責科舉,科舉出身的官員大半經過張廷玉,他們會不會也親切的稱呼一句“張老師”?

張廷玉被乾隆整後,所有人都知道張廷玉失勢了,那就該做選擇了。有的人留在了這條船,就像祁同偉一樣,與船一起覆滅;有的人選擇換船,就像李達康一樣,繼續官運亨通。但是在張廷玉晚年的時候沒有人再去找張廷玉,張家門可羅雀。如果非要做一個比喻的話,張廷玉就是趙立春,朱荃就是高玉良,張廷玉集團就是漢大幫。

瓦解了張廷玉集團,拿掉了朱荃,接下來就該體面一點了,畢竟張廷玉的地位特殊。晚年的時候,乾隆並沒有趕盡殺絕,張廷玉於乾隆二十年去世。到乾隆五十年,乾隆又看見張廷玉以前寫過的文章,連連讚歎說:“廷玉有此卓識,乃未見及。朕必遵皇考遺旨,令其配享。古所謂老而戒得,朕以廷玉之戒爲戒,且爲廷玉惜之。”整了半天,張廷玉配享太廟的政治權利又還給人家了,而且還肯定了張廷玉的貢獻,自己還假惺惺的表態,一句惜之概括了張廷玉晚年引發的政治鬥爭。

但是從張廷玉的角度上看,這個結果還是不錯的,他的決策還是比較高明的。其他權臣人死族滅,自己啥事沒有,就過了五年苦日子,配享太廟的政治權利還是他的,而且家族子弟啥事沒有。張廷玉送了乾隆一程,乾隆也沒白讓張廷玉坐五年的冷板凳,在張廷玉死後繼續庇護張廷玉的家族。沒有任何政敵打擊張廷玉的後人,而且張廷玉的後人張若溎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乾隆還請他過來喫了一頓“千叟宴”,御賜書榜一副。雖然一頓飯沒什麼,但是政治意義很大,最起碼還是認可張家的。就好比高小琴拿着自己和高玉良的合照作威作福,這種就是典型的狗仗人勢。

最後我想向大家推薦一下《明朝那些事兒》。說實話,最開始我想推薦《明史》,對研究歷史很有幫助。但是考慮到《明史》的枯燥性,我還是建議大家先閱讀《明朝那些事兒》,培養自己對歷史的愛好,然後再去讀《明史》。

張廷玉爲什麼能躲過一劫?就是因爲讀史,以史爲鑑,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如果按照老人說的“喫一塹長一智”,那麼皇帝殺了你,你只能下輩子再長智慧了。我們必須“聽一塹長一智”,多去聽、多去看那些失敗者的經歷,從他們的失敗中總結教訓。“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就是這麼來的,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學習、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