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十分激烈,往往其中一个国家刚刚宣布一项研发计划,另外一国就会迅速跟进。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再也无力同美国在军事领域进行全方位竞赛。不过,在核领域,俄罗斯的实力与底蕴还在。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宣布将在伊尔-96-400M大型宽体客机基础上研发新一代“末日飞机”。几乎在同一时间,《防务新闻》等美媒也报道称,美国政府同样计划升级研发新一代“末日飞机”。两个军事大国不约而同的举动,实则是在做最坏的准备。

首先来说,所谓的“末日飞机”,实则就是冷战“核竞赛”背景下的产物。其中,美国在波音-747客机基础上改进研发出了E-6B“水星”末日飞机,而苏联以及后来俄罗斯拥有的“末日飞机”则是伊尔-80指挥机。尽管其名称非常恐怖,但“末日飞机”本身并不携带强大的攻击力,更多的是承担终极“空中指挥所”的使命。按照两国的定位,一旦发生核战争或重大紧急变故之后,在地面指挥系统和相关设施被摧毁的前提下,两国总统和政府、军方要员都将登上“末日飞机”,继续对武装力量和政权系统遥控指挥。简而言之,“末日飞机”只要起飞升空,也就意味着大战已经爆发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大战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军事冲突,更多情况是特指大规模核战争。一般来说,“末日飞机”机长处于全年24小时待命状态。以美国的“末日飞机”来说,一旦意外发生,机长在接到命令后会迅速做好起飞准备,保证美国总统抵达后在五分钟内完成起飞。为了保证美国总统在空中长时间进行遥控指挥,“末日飞机”加满燃料可以在空中滞留24小时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拥有强大的续航能力与指挥通信能力之外,美制“末日飞机”的数据链系统与核武库相连。在紧急状态下,美国总统完全可以在飞机上发布指令,由机载发射控制系统控制“民兵”洲际导弹对敌方发动反击。

在保证续航能力、通信能力的基础上,“末日飞机”在内外设计方面并没有追求豪华性。以美制“末日飞机”来说,它和大名鼎鼎的“总统一号”完全不在一个奢华档次。按照美国历任国防部长的透露,“末日飞机”内部设施极为精简,除了必要的通信设备之外,只有简单的座位与洗手水池。为了避免受到电磁脉冲打击,其内部除了驾驶舱挡风玻璃之外,也没有额外的窗户。可以说,“末日飞机”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不仅是高层的战时“避难所”,也是终极“紧急指挥所”。

在冷战时期曝光率很高的“末日飞机”,已经有多年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美俄军事对峙的态势逐步升级,在常规军事力量无法抗衡美国的前提下,俄罗斯不得不另辟蹊径,集中有限力量发展战略打击力量,升级“末日飞机”就是最好的体现。据悉,此次升级的“末日飞机”版本伊尔96-400型客机尽管属于苏联时期的远程双通道宽体客机,但经过一系列优化升级之后,它的滞空时间与作战半径都将全面提升。目前来说,美俄两国的“末日飞机”都诞生与冷战时期,其中很多技术性能环节已经全面落后。在得知俄罗斯启动升级计划之后,美国政府明显感受到了压力。 看来,只要不消散,美俄两国都在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升级“末日飞机”也就水到渠成了。(舍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