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天府之国”,人们立马就会联想到成都平原,联想到四川。

其实,最早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并不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献计“连横”,称颂某个地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激情奋发地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个地方就是“关中”。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渭河从中穿过,自从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

加之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于是,就有了西安的八朝古都,于是,中国历史的很长一个时期,关中可谓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于是,1902年4月12日,陕西巡抚升允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关于开办陕西大学堂的奏本后,光绪皇帝亲笔朱批“著即督饬,认真办理,务收兴学实效,单并发”。

学校选址于咸阳、长安两县考院旧址,定名为“关中大学”!

1905年改为陕西高等学堂,后又改为陕西高等学校。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改名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为高教部直属的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校。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西北大学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摇篮”“作家摇篮”。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诗人吴芳吉、著名文学家胡小石等均曾到校执教。1924年暑假鲁迅等名流曾到西北大学讲学。著名诗人牛汉、雷抒雁,著名作家贾平凹、迟子建、鬼子、何西来、吴克敬,著名评论家王富仁,著名文学翻译家刘辽逸等均毕业于西北大学。

我国世界经济学科开拓者洪文远、我国世界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樊亢、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刘世锦毕业于西北大学。

新中国第一位钻井泥浆专家张克勤、著名钨矿地质学专家康永孚、新中国第一代爆破力学专家王茹芝、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隆飞、高山、刘昌明等均出于该校。

学校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8个本科专业,其中24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教师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地质学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54位。

客观地说,西北大学后续的发展不算太好。虽然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但是作为百年高校,西北大学交出的成绩不算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