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當前我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一般的便利,小汽車幾乎家家都有,工作之餘還能經常出去旅遊,總的來說,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但不少人發現,生活必需品蔬菜水果之類的,價格有所上漲,隨之而來的並不是上漲的薪資,而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部分人的生活質量。尤其對於一些中低收入的打工者來說,可能房租就已經佔了工資的一大部分花費,不少人因此開始思考,這樣的物價是否還會繼續上漲?

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4.3%,食品中,鮮活食品價格持續處於高位。薯類價格環比上漲16.0%,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上漲9.5%、4.8%和3.0%,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這幾年來我國的物價不斷地在上漲。

在過去的兩年中,人們一直在關注食品的價格,尤其是豬肉。7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2.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最多,豬肉價格環比上漲9.3%。CPI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

幾年前,中國的豬肉價格基本上徘徊在每斤10元左右。當時人們隨意買豬肉。但是現在,許多家庭在購買豬肉時會猶豫很長時間。畢竟每公斤幾十元的豬肉實在很難接受。實際上,許多家庭甚至在春節期間都不買豬肉來省錢。

當然,除了豬肉的價格外,雞蛋的價格也是關注的一大焦點,有數據顯示,7月份雞蛋的價格就上漲了67.5%.雞蛋價格的上漲,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如果連雞蛋的價格都一直漲下去,那不僅喫不起肉,雞蛋也困難了。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營養來源也要減少了,這該如何保證日常營養的攝入健康生活呢?同期除了豬肉和雞蛋價格上漲外,大米,小麥和玉米價格也有所上漲,同比上漲1.7%。

該消息發佈後,也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討論,不少人擔心,這樣繼續下去,會漲成第二個“豬肉價”嗎?這樣的擔心其實並不是空穴來風,民以食爲天,肉可以不喫,雞蛋也能減少,但是米麪是一日三餐不可缺的糧食,生活中更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缺的東西。

但是,這種擔心在我國目前是不會成立的。中國的穀物儲備豐富,目前全國的稻米和小麥庫存量與人們的年消費量大致相同。秋季收穫季節,秋季穀物將逐漸進入市場,所以不用擔心秋季穀物將成爲第二個“豬肉”。

近年來,食品問題已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節約糧食是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儘管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應該節約糧食,但許多人只是談論它而沒有這樣做。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國家每年浪費的食物數量還不足以支撐數以千萬計的人。

我們在擔心糧食問題的同時,更應該思考一下如何珍惜當下,節約資源,節約糧食,推行光盤行動。同時,大力支持農業的發展,撿起鋤頭一樣可以提高收入,更是保證我們生活質量的根本途徑。

本文系新悅財經社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新悅財經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