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拉回到去年休假期,你會如何展望凱爾特人的19-20賽季?

我當時的想法是——他們的形勢還是很好,但沒有那麼誇張的好了。

這個判斷得從兩方面去看。

從即戰力角度看,歐文變沃克算扯平,霍福德和貝恩斯倆大個離隊有點傷,坎特顯然填不上兩人在防守端的貢獻,泰斯作爲風格不同的小體型中鋒有其優勢,但想要完全彌補霍和貝離開的缺失依然困難,畢竟,他無法包攬48分鐘的出場時間,體型也不適合對位大體型中鋒;

從長遠前景看,相比當初手握狀元籤打東決的愜意,2019年夏天的凱爾特人資產沒有那麼豪橫了,但他們的情況依然樂觀,整體團隊年輕,手裏仍然握有若干選秀資產,相比聯盟裏絕大部分球隊,凱爾特人都有更好的未來前景。

結果19-20賽季的發展,比起2019年夏天的預判還要更喜人一些。史蒂文斯沒多糾結就扶正了泰斯,這成爲了凱爾特人19-20賽季整體防守沒有下滑的關鍵因素之一。儘管他們的替補席深度成爲了軟肋,但年輕球員水準的提升,還是讓凱爾特人更上了一層樓,他們在常規賽的表現比18-19賽季更爲出色,季後賽又一次打入了東決。

但到了2020年的休假期,再一次觀察這支凱爾特人,得出的結論似乎跟2019年夏天差不多少:

他們令人擔心的位置依然是中鋒;

他們的長遠預期還是不錯,但也從富得流油模式裏走了出來,從一支“物超所值”的球隊,變成了一支“物有所值”的球隊。

什麼是“物有所值”?

凱爾特人下個賽季必然要交奢侈稅了。

塔圖姆在今年休假期將完成提前續約,不過凱爾特人還能最後享受一年他的白菜價合同,但杰倫布朗2300萬起薪的大合同要生效,再加上完全溢價的海沃德,和價格稱不上良心的沃克,凱爾特人的薪資空間已經被堵的死死的。我們假設坎特不跳出合同,放棄奧傑萊和格林,那麼綠軍現有球員的總薪資就已經達到了1.392億,比預期的奢侈稅線1.326億要高出660萬,而這還沒算上凱爾特人手裏的選秀權變現。

是的,塔圖姆再便宜,也救不回海沃德的溢價,在沒有大交易的前提下,凱爾特人對迷你中產合同的使用都會極爲謹慎,因爲這可能額外再帶來2400萬的奢侈稅,等於引入一個迷你中產級別的球員,需要投入近3000萬。

如果綠軍捨得花這個錢,他們最需要的大體型中鋒,自由市場上不錯的有:

小加:歸心似箭,可能不留NBA打球了;

費沃斯:錢不夠;

貝恩斯:呵呵,你們還好意思來找爺?

伊巴卡:錢不夠;

大白邊:錢不夠;

普拉姆利:也許是個目標,雖然他未見得比泰斯好用,但功能性不同;

考利斯坦:會比泰斯好用嗎?

霍華德:這個可以有,但打熱火用不上。

如果凱爾特人今年沒有從自由市場引入任何球員,不要奇怪,因爲他們光是選秀權變現,就夠填滿名單了,再花額外的錢成本太高。

那麼,凱爾特人要如何補強呢?

首先要指望的,是內部挖潛和選秀大會。

凱爾特人目前陣容的年齡結構如下:

30歲檔:肯巴沃克、海沃德、沃納梅克(受限制自由球員)

25歲及以上檔:泰斯(非保障)、坎特(球員選項)、斯馬特、普瓦里耶、奧傑萊(球隊選項)、格林(非保障)

2歲以下擋:法爾(尚無合同)、杰倫布朗、愛德華茲、塔圖姆、羅伯特-威廉姆斯、格蘭特-威廉姆斯、羅密歐-蘭福德

五大球星的水平在那,即使漲球也稱不上挖潛,只能說是提高上限,這個指望主要在雙探花身上,海沃德進一步回暖則是另一個增長點,沃克和斯馬特更大可能是維持現有水平;

沃納梅克是凱爾特人較爲重要的板凳球員,他的合同到期後要不要續約得看凱爾特人其他操作後的情況,不是優先考慮對象;

泰斯必然留隊,坎特大概率不會跳出合同。普瓦里耶有當沒有了。奧傑萊新秀合同到期,成長有限,正常來說不該留隊,但史蒂文斯有時候會把他當做一個稀缺的強壯型鋒線對位者,這大概是他留隊的唯一希望。格林則很難留隊;

法爾尚沒有合同,會不會留不好說,因爲是大中鋒,有希望留。愛德華茲順位擺在那,不要有太多期待。

所以凱爾特人主要挖潛對象就是羅威、格威和蘭福德三人,他們的漲球方向和定位也非常的明確:

羅威是凱爾特人從內部解決中鋒問題的希望之一,他在過去兩個賽季裏已經展示出了極爲強悍的身體能力,順下喫餅和正面的封蓋高度都不成問題,欠缺的是防守位置感和手上的技術,作爲一個小體型中鋒,這兩點又尤爲重要。但至少從目前羅威的表現看,指望他成爲可以匹敵阿德巴約的小球中鋒很有難度,凱爾特人給他的練兵時間有限,小球中鋒的防守又尤其喫意識和經驗,不是每個黑粗硬都能練出來;

格威則是凱爾特人換防板塊的重要拼圖,其不錯的對抗和橫移,在防守端已經能夠做出突出的貢獻。他的瓶頸是,體型和技術能力決定了,他只有把三分球練得足夠可靠,在進攻端纔能有存在感,不然凱爾特人使用他的進攻副作用,很可能會抹平防守帶來的收益。另外,凱爾特人對他的期待除了換防型5號位,還是大前鋒輪換。凱爾特人目前在4號位上缺少一個正牌人選,儘管格威放在這也偏矮,但他足夠強壯,如果能成長爲克勞德式的3D大前鋒,那麼凱爾特人對抗字母哥時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了。但客觀的說,格威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

蘭福德作爲2019年第14順位的球員,凱爾特人對他的期待還會更高。但他的位置恰好是凱爾特人比較富裕的位置,如果沃納梅克沒有留隊,也許蘭福德會得到更多的培養機會。問題是,他目前的水平距離一個合格的持球型側翼還很遠,無球就更不用談,下賽季基本不要指望他能做出正面的貢獻。

從年輕人未來的定位看,羅威對應的是凱爾特人最需要提高上限的中鋒,格威對應的是凱爾特人缺失的對位型大前鋒(這個角色目前由杰倫客串),蘭福德對應的是凱爾特人板凳席側翼和後場輪換,都是凱爾特人需要的補強的方向,只不過從短期看,這三個球員達到各自定位需要的水準,都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過凱爾特人在今年選秀大會上,還有3個首輪籤補充新鮮血液,包括灰熊的14號籤,凱爾特人自己的26號籤,以及雄鹿的30號籤——OK,蘭福德是14號秀,格威是22號秀,羅威是27號秀,你可以掂量一下,凱爾特人有多大概率從這些順位裏,挑出一個馬上就能幫他們解決大問題的年輕人。

客觀的說,雙探花和斯馬特證明了,凱爾特人這幾年挑選和培養高順位新秀的確取得了成功,但這不代表他們在低順位淘寶上面就一定能有所收穫,順位一般的選秀權能否成材很看運氣。

當然,凱爾特人可以在年輕人這上面再想一些辦法。在年輕人已經不少的情況下,繼續引入順位差不多的新秀,意義有多大令人懷疑,何況他們的坑位所剩不多,也許把幾個首輪籤綁定,向上交易更高順位的選秀權會更合適一些。

內部挖潛和非超高順位的選秀,都不屬於很高概率成功的補強,凱爾特人如果想立刻有所提升,似乎只能把目光投向交易市場。

但是,交易好做嗎?

凱爾特人最近幾年最有侵略性的一次交易,是送走小托馬斯,從騎士挖來了歐文,結果我們都知道,歐文跟綠軍之間的合作是一地雞毛。這幾年,幾個大牌球星鬧出走,凱爾特人都是市場上非常重要的假象賣家之一,但他們都剋制住了慾望,堅持不願把年輕人和選秀權變成巔峯巨星。

現在來看,凱爾特人的選擇還是明智的,塔圖姆和杰倫布朗的成功發育,讓凱爾特人未來多年都預定了頂層的競爭力。但由於選秀權不斷的變現和消耗,到了今年的休假期,凱爾特人的籌碼在交易市場上的吸引力,以及交易市場上的可追求目標,看來都不支持凱爾特人立刻做成一筆拔升球隊短板的交易。

情況是這樣的:

凱爾特人雖然手裏的選秀權很多,但由於核心團隊年輕,導致他們自己的選秀權未來多年都不值錢,最值錢的選秀權是今年灰熊的14號籤;

他們要升級中鋒,那麼交易目標的水平就不能低於泰斯。儘管泰斯在今年東西部分區決賽裏,是唯一的首發屌絲中鋒,但那幾位(濃眉、約基奇、熱巴)本來也是聯盟最頂級的五號位。泰斯在第二輪對付猛龍的時候就非常好用了。

綠軍能追逐的升級目標其實非常有限,並且交易市場上,同樣需求中鋒的球隊不只綠軍一家——勇士也需要,中鋒在自由市場上雖然很屌絲,但交易市場上卻不一樣,這是頂級球隊的特殊需求決定的。勇士有榜眼籤和明年森林狼的首輪。除非凱爾特人拿出杰倫-布朗這樣的大招——安吉會放棄一個有希望成爲全明星的鋒線嗎——不然優質中鋒一旦進入交易市場,他們可能爭不過勇士。

如果凱爾特人拼了,發誓要拿到一個夠逼格的中鋒爭冠,有哪些目標是可能的?

目標一:76人拆家

如果76人決定拆雙帝,追求恩比德可能嗎?

必然要拿杰倫-布朗出來,按說以杰倫爲核心籌碼,76人會動搖,但馬上會有一個疑問:

76人讓凱爾特人組成沃克+斯馬特+塔圖姆+海沃德+恩比德的陣容——兩個東部全明星首發+東部第二小前鋒+兩個優質首發——基本等於窮東部之力,助綠軍去阻擊湖人和字母哥。

這麼幹的結果就是,除黃蜂點贊之外,其他東部球隊罵死76人,76人自己也永無出頭之日。

76人就是要交易恩比德,也不會把恩比德送給他們最恨的東部競爭者。

目標二:爵士送走戈貝爾

有可能嗎?爵士送走他們的核心之一?

如果以下條件湊齊,這件事不是不可能發生:

第一,戈貝爾與米切爾之間又不OK了;

第二,爵士下個賽季由於各種偶然,導致戰績不理想,軍心渙散,讓球隊開始思變;

第三,爵士一想到戈貝爾滿足指定老將頂薪條款就噁心,而戈貝爾與爵士之間對於這件事各有堅持,於是雙方很不愉快,導致戈貝爾消極怠工,想要離隊。

在下個賽季的中期,爵士趁着戈貝爾還在手,就想換一點什麼東西回來。

這次綠軍不會拿杰倫出來了,戈貝爾作爲到期合同會導致爵士議價權下滑,但以斯馬特+泰斯爲核心籌碼,不知道要配多少首輪,還得保證戈貝爾過來之後續約。

目標三:魔術突然不玩了

魔術維持不上不下的狀態,意義到底有多大呢?

這取決於,他們如何看待手裏現有天賦的成長價值。在富爾茨培養計劃失敗,艾薩克回不到過去,班巴被證明打不出來前,魔術都不至於不想玩了。武切維奇的水平、年齡、合同性價比,會讓魔術覺得,他和富尼耶帶着年輕人們在東部競爭並不激烈的環境情況下,繼續混幾年季後賽是可行的。

但是,萬一呢?

萬一下賽季東部其他勢力崛起——比如活塞回來了,老鷹起飛——魔術又出現重要輪換出問題,那就什麼都可能發生了。

客觀的說,以上三個目標真的進入交易市場的概率都不大,就算進入市場,凱爾特人也不一定能順利得手,但終歸是個念想。

凱爾特人的五號位補強,不能太心急,他們先得清醒的意識到一個情況——他們已經很好了,19-20賽季距離進入總決賽不過差了一點策略,或者是海沃德更健康一些,沒必要太過否定目前的陣容。

核心團隊如此年輕,保持陣容的穩定,利用挖潛、選秀來補充中鋒和大前鋒兩塊短板,不忙做大手筆,先打打看,依然是凱爾特人的最優策略。未來還很長,雙探花的天賦與未來,就是凱爾特人穩健前行的資本。

在沒有機會的時候,等待就是最好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