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以網格化爲觸手、以數字化爲基礎,把政策和服務“串起來”,把企業信息和培育路徑“配起來”,讓網格員多跑動,讓企業少煩神……

從創新企業服務視角透視南京新港國家高新園,這個國家級南京經開區的創新增長極、國家級南京高新區的先行示範區,活力無限。20多年產業積澱正與數字時代深度融合,新的企業服務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園區的企業服務模式,推動園區營商環境從1.0版本的靜態政策優勢、2.0版本的動態服務優勢提升到3.0的生態系統優勢。

集成產業生態,提升服務轉型,小網格做出大文章。請看新港高新園的網格新實踐。

網格員:“霸屏”朋友圈運動步數榜首

“是的,這張表完成後交給我錄入系統就好,後續動態更新,您也隨時可以查看評分……”南京高新區(新港國家高新園)企業服務部門的小張最近正在做的是個時髦工作——“深描企業畫像”。

在這個南京紫東地區建設科創大走廊和數字之城的主陣地、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地標的核心區,園區企業服務正在重塑數字網格體系,服務全條線下沉,線下網格化與在線數字化服務並行,將園區4個科技園、25個樓宇,合理優化爲18個網格,設立1名網格長、18名網格員,實現“有格有網、有網有人、有人有事、有事有爲”。

自從當上了網格員,小張每天日行2萬步,輕鬆霸屏朋友圈步數榜首。而實地收集到了企業畫像信息後,她還需要將信息錄入“新港小文”企業服務雲平臺系統內,企業基於自身畫像和動態更新的發展數據即時得到一個評估分值,小張則根據分值爲企業匹配精準服務:“這家超過80分了,我們就要推進龍頭企業服務;這家70分左右的,我會用高企申報的標準去衡量、輔導它;這種分值雖然低但是成長性好的初創企業,我可以對接人才條口從創業新港項目開始關注……”

談起自己的網格化、電子化服務工作,小張打了個比喻“我覺得自己像個精耕細作的農民,照顧種子、幼苗長大,直到收穫曬秋的喜悅”。

企業:增加了聯結感,多了獲得感

企業端感受如何呢?網格員走訪時候也會邀請企業反饋一下體驗。

“這個挺好的,最主要是透明度高,讓我們覺得安心,能看到自己跟政策的匹配度、服務事項辦理進度等程序,很有獲得感”,南京寧和光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受疫情衝擊,業務量下滑嚴重,我們有家孵化裂變的新項目處於起步期,想申請房租減免,就跟送政策上門的網格員交流,她針對我們的情況,幫我們銜接了園區科技創新部,推薦我們申報創業新港項目,精準匹配人才項目政策。說實話我也是這次才細緻瞭解了園區的企業培育成長梯度(科小-高企-規上-瞪羚-獨角獸)。”

網格劃定以來,網格員們首輪已經細緻走訪了180餘家園區企業,通過“主動對接、政策引導、分類指導、難點疏導”等方式,先後幫助南京揚子檢測、芯啓源半導體、米聚互聯網等企業解決辦公、裝修、設施維護、員工招聘、政策兌現等各類訴求60餘項。有事找“小文”、辦事找“網格”的觀念在企業羣體中已經深入人心。

銀行:企業畫像和數據共享,讓高效金融服務大有可爲

日前,同樣基於企業畫像、數據互聯共享,園區與江蘇銀行展開了“園區智慧服務銀行”合作,真正將數據要素轉變成生產力,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態。

這種在銀行業屬於國內首創的“政企金”合作模式將原來由銀行主導的企業評級環節前移至園區,相當於把銀行櫃檯搬到企業“家門口”,打通了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海維醫藥100萬元,泰普森自動化500萬元,實樸檢測1000萬元……”在“園區智慧服務銀行”揭牌儀式上,首批6家中小微企業拿到銀行在線“秒批”的2400萬元貸款。“貸款流程簡單得讓人不敢相信!打開微信小程序點擊申請,全程不見面,當天就拿到100萬元放款了。”企業對智能秒貸的服務讚不絕口。

交匯點記者 李凱

通訊員 沈貝貝

來源 | 南京觀察、交匯點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