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初期,装备不足的网格员只能以雨衣做防护服,冲在一线。

10月21日下午,广东召开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会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公布并表彰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以省委名义表彰一批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光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被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成为全市唯一被表彰的区级网格管理部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社区网格管理系统坚决履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严格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坚持“提前谋划、上下联动、精准施策、群防群控”,保证疫情防控措施终端落实,在全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善于提前谋划|第一时间投入抗疫战线

得益于对疫情防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辖区群众安全的切实关怀,光明区委政法委早在湖北疫情发生之初就指导全区网格系统提早谋划。1月15日,要求区网格中心通知各街道及时购买、储备防护用品,做好防疫准备;1月23日,召集除在湖北以外的所有网格员及时返回工作岗位;1月24日,所有在岗网格员开始进入社区排查掌握疫情发生地人员在光明情况、留深人员情况及疫情发生地返乡人员情况,为区指挥部科学制定全区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2月10日,制定印发了《光明区社区网格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规范涉疫人员排查措施及流程,引导网格员对辖区居住人员进行全面排查。

期间,全区网格中心积极做好涉疫重点人员核查,以及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对涉疫情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及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造假售假等违法犯罪和扰乱治安行为,及时排查上报,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长于工作方法|扎实做好人口信息采集

疫情防控期间,为全面准确获取人口信息,光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持续完善排查方法,通过“日间普遍排查+夜间亮灯核查+薄弱区域重点排查”的方法,确保“格不漏栋、栋不漏层、层不漏户、户不漏人”,人口信息底数清、情况明。

日间普遍核查是指持续开展地毯式“扫楼”排查专项工作,对辖区所有楼栋所有房间人口信息开展大排查。夜间“亮灯核查”是指结合白天排查情况,通过夜间巡访时在楼下查看出租屋亮灯情况,逐一上门核采“亮灯”房屋人员信息。薄弱区域重点排查是指将每周五定为人口信息大排查日,开展“大走访”排查行动,重点对人口信息管理薄弱区域开展排查。期间,全区网格系统累计出动网格员35.09万人次,走访群众623.9万人次,排查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182人次,有效阻止疫情在社区蔓延。注重工作实效|强化涉疫重点人员排查

疫情防控,关键在人。

一是全区网格系统坚持重点人员核查排查到位。创设责任网格员机制,保证24小时在线、“2+5”值守,及时排查跟进高、中风险地区来深返深重点人员,对公安大数据推送人员和社区卡口重点人员100%核查到位;积极配合卡口封闭围合管理,严格落实人员排查“六步法”(一停、二测、三问、四查、五登记、六处理),严防重点人员漏排漏管。二是隔离人员管理服务到位。配合“三位一体”工作小组,每日定期巡查,全面掌握居家隔离人员身体状况,为其提供物资配送、消毒、体温测量等贴心便民服务,关爱保障到位。

同时,动态跟踪隔离人员行动轨迹,一旦发现居家隔离人员擅自外出,立即通知社区、警区联合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风险告知及训诫,杜绝隔离人员脱管。

截至目前,全区共核查重点疫区来深15.3万人;核查“8·14”罗湖盒马鲜生涉疫人员955人;核查跨境学生674人;累计管理服务居家隔离人员28251人。坚持齐抓共管|强化矛盾纠纷隐患排查

为避免社会稳定工作受疫情影响,在毫不松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区网格系统继续坚持抓好社会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将因疫情引发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融入日常巡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排查重点,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隐患事件,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处置,确保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同时,全程跟踪,及时回访,直到事件解决。

今年以来,全区网格员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39.5万宗,其中重大安全隐患35宗;报送群众诉求类事件2383宗,现场调解1674宗;报送涉疫情纠纷135宗,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有力维护辖区稳定。突出群防群控|筑牢疫情防控群众防线

疫情期间,光明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责任书》,充分发挥楼栋长群众基础广、人熟地熟的优势,全面压实楼栋长防疫主体责任。一是坚持与楼长每日一联,指导协调楼长了解、掌握楼栋内重点疫区来深人员信息,鼓励楼长协同网格员在辖区内粘贴楼栋温馨提示,对楼栋进出人员测量体温。二是积极引导群众自我管理。组织网格员发动辖区住户、业主、二手房东签订责任书,主动掌握楼栋人员情况,主动申报住户返深情况,切实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谎报;定时做好楼栋消毒、卫生工作,营造健康居住环境。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切实提高人员排查和防疫宣传质效。

全区共签订楼长疫情防控责任书6.18万份,签订工作完成率100%。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激发网格系统战斗力

全区网格管理系统承担全区16个部门累计102项排查管控工作任务,网格员需要深入企业、社区、工业园区走访排查,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光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营造网格系统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考评,努力提升网格执行力、战斗力;同时,密织“关爱防护网”,建立谈心关爱机制,及时掌握一线人员思想动态,给予精神关怀,减轻消除网格员心理压力。组织开展困难网格员慰问活动,强化关心关爱,形成光明网格凝聚力、向心力。

1月23日光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一声号召,1月26日除因疫情防控需要滞留湖北人员外,其他网格员全部回到工作岗位。1864名一线网格员在长时间、高强度、大压力的工作下,没有一个网格员临阵脱逃。全区网格系统用实际行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用工作成效诠释了敢于担当的抗疫精神。

光明新闻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刘荣 文/图

战疫典型

网格员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平时遇到和处理的问题,也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就会发酵成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疫情期间,全区近2000名网格员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用心用情把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地做好。及时发现、处置、化解每一个隐患,默默地为全区防疫工作打好基础。

我是党员,我先上!

——记公明社区网格站站长陈军

受疫情影响,身处湖北老家的两名网格员短期内无法返深,公明社区网格站站长陈军二话不说,直接兼管这两名网格员所管辖的第34、第35网格,独自承担起993户出租屋的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在他的科学统筹下,社区网格站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井然有序。

1月30日,上域花园小区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打破了辖区的平静。病毒隐蔽性强、传染性高,按照要求,患者所住楼栋需要全封闭硬隔离并进行全面消杀,确诊病例给群众及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身为网格党支部书记的陈军挺身而出:“我是党员,我先上!”在他的号召和带领下,上域小区网格党支部全体党员紧跟步伐,主动对接小区物业、社区工作人员,每天组队为隔离楼栋内的群众送餐、测量体温,开展楼栋消杀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小区热心群众被他们感动,主动协助网格员做好人员信息排查、邻居返深情况监督及防疫宣传等工作。

疫情期间,公明街道335个网格党支部共发动1025名党员、3000余热心群众共同参与,网、民之间拧成一股绳,形成一道坚实的抗疫防线。

多出来的两套碗筷

——记上村社区网格员刘清枚

1月27日中午,上村社区网格员刘清枚回访出租屋时,发现一家四口的肖某家中饭桌上摆放六套碗筷。出于职业敏感,网格员觉得有些可疑,于是询问肖某目前人员居住情况。肖某支吾着回答还是一家四口没变。网格员留了个心眼,离开后将可疑情况上报站组长及社区工作人员。

次日,刘清枚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回访询问情况,但肖某还是一口否认,称家里没有来访人员。细心的刘清枚四下观看,地上摆放的一双成人女性休闲鞋和一双女童鞋引起了他的注意,加上之前吃饭的六套碗筷,网格员断定肯定有人来访。于是网格员苦口婆心劝导肖某,并详细解释当前政府防疫关爱政策和讲述近期一些因隐瞒行程轨迹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慢慢打消肖某的顾虑。肖某这才和盘托出,承认是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刚从湖北来深没几天,因为对疫情的恐惧和对政策的不了解而隐瞒情况。每次遇到走访询问,都会让两名亲戚藏在房间里不出来。没想到网格员这么细心,从吃饭碗筷和地上的鞋子就能看出端倪。对于肖某的不明智做法,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教育。肖某一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向网格员申报两名亲戚的个人信息,并表示愿意配合社区居家隔离。

对得起你的信任

——记白花社区网格员黄才有

6月上旬,北京发生聚集性疫情。根据上级要求,光明街道网格员立即以北京中高风险地区来深返深人员为重点进行精准摸排,累计排查楼栋5676栋次、居民80751人次,核实北京来深人员47人,其中网格员排查发现26人。

6月15日一早,一阵急促的铃声把网格员黄才有从睡梦中唤醒,“喂,网格员吗?怎么办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北京,这里疫情那么紧张,我还回得去吗?”原来,正在北京出差的陈先生,害怕受疫情影响,无法按计划在6月16日回深。黄才有问清楚情况后,连忙对他说:“不用担心,你只要下载‘i深圳’APP,在里面按要求填好相关信息,回到家后第一时间告诉我就行了,到时社区‘三位一体’人员会过去帮你做核酸检测。”6月16日下午,“三位一体”人员上门核查并给陈先生进行咽拭子采样。当晚,陈先生发微信给黄才有说:“我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谢谢你的耐心帮助!”

“你信任我才会咨询我,我一定要对得起你的信任!”黄才有回复。

第一次做“职业中介”

——记塘尾社区网格员李立超

“谢谢您帮我找到这份工作。我的生活才有了着落。”近日,凤凰街道塘尾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刘女士向网格员李立超一再表示感谢。

刘女士是湖北籍来深务工人员,今年44岁。疫情期间,她因困在家乡未能及时到岗,被原来工作的家政公司解雇。3月底返深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丈夫和孩子打临时工,也深受疫情影响,工作受阻、入不敷出,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连房租都难以支付。

李立超走访出租屋过程中,通过房东了解到刘女士一家情况,就主动上门进行问候,提出帮助她找新的工作。

李立超根据刘女士的个人情况和求职愿望,先到附近工厂企业拜访推介,但连续跑了十多家公司,都被告知目前不招人。李立超发动同事一起帮忙。在一家家政公司,人事主管听说刘女士来自湖北,没加思考就直接拒绝。李立超赶忙解释,耐心解读深圳市对湖北返深人员的相关政策,并出示刘女士的健康绿码和医学观察证明,消除了用人单位的顾虑。该公司最终决定录用刘女士。“这是我第一次做‘职业中介’,居然就成了。”李立超高兴地说。

我们也是网格人!

——记马山头社区楼栋长赖长芳

2月5日,马田街道马山头社区楼栋长赖长芳接到公安部门通知,经公安系统检测,他所管理的富利居一巷7号503住户许某乘坐过的公交车上疑似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为防止疫情蔓延,需要对许某实行居家隔离。

赖长芳迅速与租户许某取得联系,并提醒他实行居家隔离,14天内不要离开房门,更不要与他人接触。许某隔离以来,赖长芳每天都会帮许某买菜放到家门口,同时密切观察许某的身体状况。

作为2019年先进楼长,赖长芳工作细致全面。年前收到网格管理系统的通知之后,他便开始登记住户回家过年及留深居住的情况;武汉“封城”第一天,他便开始按照要求对照网格员印发的光明区湖北籍人口信息,对楼栋的湖北籍特别是武汉籍住户进行回访登记。

“我们也是网格人,防疫责无旁贷!”2月5日,赖长芳与街道网格管理中心签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责任书》,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协助网格员开展人口居住信息申报、线上防疫宣传等工作,每日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提醒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和信息申报。

光明新闻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李丽君 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