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大家好像都不想讓自己的身材“好過”,從風靡網絡的馬甲線,到健身小白們聽到就想要去打卡的直角肩,我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但同時我們又經歷着難以節制的放縱:喝一杯奶茶胖三斤但還是要喝,今天立的flag明天再開始減,減着減着……咦我怎麼好像比原來還重了0.5斤?

不僅體重難攻克,對女生來說,更加頑固的,就要數凸起的小腹了。每次照鏡子的時候,用力吸氣抬臀,勉強能和“平坦”兩個字挨着遍兒,但只要一放鬆,小腹就原形畢露,十分搶鏡。

哭了……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小腹沒錯,是久坐的鍋

身體活動水平過低,就會提高肥胖率。在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做的一項研究中,記錄了2900多名育齡女性的活動水平和腰圍的數據,結果顯示:

與花費低水平電視時間的女性相比,中、高水平的女性分別增加了0. 49cm以及0. 58 cm的腰圍。

也就是說:

不怕你不去健身房打卡,就怕在打卡以外99%的時間,你都在坐着。

而且愛刷劇玩手機的同時,我們肯定不願意虧待了嘴巴:一邊喫外賣一邊看綜藝,點杯奶茶下飯的“常規操作”,都會讓人把正常的熱量攝入量拋之腦後。

而且,久坐看劇,身體接收不到耗能的信號,還容易導致低代謝率:久坐刷劇所需的代謝能量需求MET值爲1.0,僅略高於睡眠(0.9MET)和其他靜坐行爲的代謝能量需求MET值,如彈鋼琴(2.5MET)、打字(1.8MET)、打牌或棋類遊戲(1. 5MET)和坐着閱讀(1.3MET)。

結論就是:坐着乾點啥都好,就是別葛優癱刷劇看綜藝。

同樣的熱量,不同的體型

一個168cm高、體重54kg的女生,你覺得是什麼樣子的?

答案是:什麼樣子的體型,都有。

可能是腰圍65cm的緊實型,也有可能是超過70cm的“肉肉”型。除了剛剛提到的日常活動的不一樣,飲食習慣的不同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舉個栗子,同樣是每天會攝入2000Kcal,緊實型的女生可能會這麼安排三餐:

早餐:香煎三文魚配蘆筍西蘭花西紅柿 600Kcal

午餐:牛油果蘋果香蕉燕麥奶昔 700Kcal

晚餐:低脂少油關東煮(魚丸+茼蒿+腐竹+麪條) 600Kcal

而後者也許會這麼安排:

早餐:一盒牛奶/酸奶+一個麪包 350Kcal

午餐:香乾肉絲炒飯 1100Kcal

晚餐:麻辣燙 391Kcal

看似熱量差不多,但是後者妥妥地更容易會有小腹突出的問題,原因來了:

1、深色蔬菜攝入不足

2、加工型產品(麪包)攝入更多

3、高鹽分的飲食(炒飯、麻辣燙)

爲什麼這麼多人覺得瘦小腹難?因爲越靠近身體中心的位置是越難瘦下去的,而且高鹽分的飲食也有可能導致腹脹,從而在視覺上讓你覺得肚子總是鼓鼓的。

這也就是爲什麼,不少女生看着瘦,實則體重並不算低;而相同體重的其他女生,視覺上卻“重十斤”,不知道的以爲謊報數字了呢~

不過,瘦小腹真的有必要?

防止肥胖是有必要的,但是一昧追求瘦,那就大可不必了。小腹不平坦,除了因爲脂肪堆積,還有可能和基因以及遺傳有關,看看你的女性長輩,是不是蘋果型身材,如果是的話,有很大可能你也遺傳了這樣的身材。

如果想改變的話,需要在後天進行鍼對性的力量訓練,並嚴格限制卡路里的攝入量,或許有可能收穫平坦的小腹。

但是腰腹脂肪的存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別是對女性來說,受到荷爾蒙的影響,小腹周圍的脂肪會有囤積,保護子宮以及其他器官,所以如果只是喫多了長的肉肉,並沒有感到硬塊或者其他不適的話,就放平心態,不要去糾結身上這一點點的不完美吧。

不管怎麼說,過分追求平坦小腹,都是沒必要的。如果真想和身材較較勁,不如戒掉奶茶,來得比較實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