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个分站冠军!

10月25日,葡萄牙波尔蒂芒,阿尔加夫赛道,英国人汉密尔顿一举夺魁,刷新了个人分站冠军的记录。

他也一举超越舒马赫,成为F1历史上分站获胜次数第一人!

但就像生于6、70年代的人,始终认为邓丽君要比周杰伦,更能代表华语乐坛。虽然近些年汉密尔顿的统治级表现有目共睹,但当把他与舒马赫相提并论时,人们依旧偏爱后者。

夺冠靠车不靠人

“舒马赫身上有一些我至今没有在其他车手身上看到的东西,我认为他就是比我目前所见过的任何人都要好,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这是非常难以解释的……至于汉密尔顿的成绩单,我无法对他的成绩单表示足够的尊重。”

汉密尔顿的车迷朋友们先别急着开撕,这并非是“键盘车神”针对汉密尔顿的评价。

而是来自他的对手——法拉利车队的维泰尔。

而这,也似乎代表了很多老车迷对于二位传奇的态度。

或者用更市井的话说: 汉密尔顿的确很牛,但感觉上就是不如舒马赫。

这样的话,是不是在体育圈关公战秦琼的比较中十分耳熟?

譬如梅西就算拿再多的金球,但就是不如马拉多纳;詹姆斯总冠军戒指再多,也是不如乔丹。

但不同于球类运动,只是看个人竞技水平,F1有其独特性,车手是一方面,但一部好车永远是不可被忽视的因素。

尤其是这几年,随着维特尔、博塔斯等人的“异军突起”,车比人强已经被当作赛道上的真理。

如果对比汉密尔顿和舒马赫两个人的座驾,就会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数据。

车手获得的杆位次数能提供一个参考——在空油状态下跑排位赛能够直观体现一辆赛车的能力。截止目前,汉密尔顿共拿到97个杆位,揽获92个冠军。

因此也就有人说,汉密尔顿是凭借一台神车拿到杆位,正赛只是例行公事地跑一跑然后夺冠。

相反舒马赫拿到91冠时,手握几个杆位呢?答案是68个!

因此在很多车迷的记忆中,有着诸多舒马赫展现高超车技,在弯道碾压对手的镜头。

这也就难怪车迷们更青睐舒马赫,除却一部分专业的“看车党”,大部分人看F1,都是想看到更多的超车,而不是起步便夺冠的一骑绝尘。

现在F1,没内味儿了

除了赛车看上去更好之外,汉密尔顿时代和舒马赫时代还存在着规则上的差异。

从2010年起,F1发布了颠覆性的新规,禁止进站加油,轮胎也被统一,这意味着比赛越来越“靠车,不靠人”。

当然,也有汉密尔顿的车迷认为,即便是把舒马赫放在今天,也未必比汉密尔顿优秀。如果汉密尔顿早生10年,说不定也会给舒马赫造成足够的威胁。

而这些,也成了关公战秦琼式辩论最有趣的地方,每一次也都会陷入类似的螺旋,当每个人站在自己偶像的立场上,都能罗列出诸多理由。

但无论是哪方的支持者,当下都有一个默契的共识——如今的F1,已经没有过去的好看了。

英国媒体《镜报》就曾撰文指出,汉密尔顿之所以不受欢迎的一大原因,在于F1运动缺乏悬念。

“近10年的F1运动,车迷们一眼就可以认出赢家是谁,这样缺少了兴奋性。”

正如该媒体所言,整个2010年代,红牛和梅赛德斯统治了这项运动,比赛在失去悬念的同时,世界冠军的含金量在下降,胜利更容易被视作的理所应当的事。

在赛道上,汉密尔顿是孤独的。他的老对手们,舒马赫还在沉睡,阿隆索远赴美国,莱科宁已经养老,马萨玩起电动车……

从2014年至今,汉密尔顿唯一失去的冠军,还是拜队友罗斯伯格所赐。

这就像把一名大学生放在小学,即便他年年三好学生,也没人会认为他出色。但汉密尔顿本人也很无奈,难道自己实力超群,也是一个黑点嘛?

不过就在车迷们为二人的成就争论不休时,汉密尔顿本人对于舒马赫却只有崇敬,在很多采访中,他都直言舒马赫是F1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

事实上,不如我们放下对两个人的比较,再重新审视前文的那句话——现在的F1,没有以前的好看了。

车迷们执拗地认为舒马赫要强于汉密尔顿,不仅是对二人实力的判断,恐怕也是对那个群雄纷争时代的怀念。

但往事终究不可追,来者犹可待。邓丽君、周杰伦有他们的时代属性,“车王”也有自己的时代,我们在怀念过去的时候,不妨重新审视现在。

也许在未来,当95后、00车王涌现时,我们会再次展开讨论:即便某某人拿了再多冠军,但他依旧不如从前那个英国人汉密尔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