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莎普愛思的“莆田式”交易:“神藥”褪色之後 斥資5億元進軍婦幼醫院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瑜于娜  北京報道

10月20日,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SH:603168,下文簡稱莎普愛思)發佈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了“以現金收購泰州市婦女兒童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州醫院)100%股權暨關聯交易”的議案。

這家曾被一篇網文拉下神壇的眼藥水企業,在2020年5月被“莆田系”掌門人林氏家族收之麾下。僅4個月後,莎普愛思便宣佈將以5.02億元收購同屬於林氏家族的泰州醫院。

高溢價買下一家地方醫院,以及似曾相識的交易方式,都讓這筆交易備受關注和爭議。莎普愛思也因此引發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監會的問詢。

《華夏時報》記者就莎普愛思收購泰州醫院的原因採訪了董祕辦,對方回應“收購泰州醫院是爲上市公司探索新的戰略方向”。當記者提問是否有進一步計劃吸收實控人其他醫院資產轉型成線下醫療連鎖機構時,對方回應目前不方便透露。

莎普愛思“盯上”婦幼醫院

莎普愛思因旗下的同名滴眼液爲人熟知,該產品一度佔據白內障滴眼液市場的83.1%份額。在2017年之前,公司業績因這款“神藥”快速增長。

直到2017年,醫療網站“丁香醫生”刊發題爲《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接受採訪的多位眼科醫師,直指莎普愛思滴眼液誇大宣傳,延誤病人治療。在隨後的輿論風暴中,越來越多的眼科專家否認莎普愛思的治療作用。

隨後莎普愛思業績開始斷崖式下跌:公司2018年、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大降35.3%和15.06%。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同比下滑47.93%;淨利潤虧損1456萬元,同比下滑156.66%。

2020年5月,身處泥潭的莎普愛思終被創始人“拋棄”。莎普愛思創始人兼實控人陳德康將手中剩餘的7.24%公司股份以4.16億元對價轉讓給上海養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養和投資”)。而養和投資的創始人,正是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上海常務副會長、被稱爲“莆田系醫療資本”林氏家族的代表林春光。養和投資此前持有莎普愛思的股份比例爲9.66%,至此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林春光的兒子林弘立、林弘遠成爲莎普愛思實際控制人。

在林氏家族掌控莎普愛思僅4個月後,今年9月30日,莎普愛思發佈公告,擬以5.02億現金收購林弘立、林弘遠兄弟100%控股的泰州醫院。對於收購一家地方性婦幼醫院的原因,莎普愛思在公告中直言公司盈利能力在下降,“本次收購延伸了公司產業鏈佈局,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醫院經營較爲穩定,有利於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有利於中小股東的利益。”

本次收購實則林氏家族將旗下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監會同時下發問詢函,要求莎普愛思對泰州醫院的估價合理性、收購資金的來源和用途等敏感問題進行詳細說明。

似曾相識的“莆田式”交易

這不是林氏家族第一次在A股上演資本騰挪。

2018年3月,林春光就曾以1.6億元拿下主營天然氣銷售的光正集團(SZ:002524)5%股權。僅3個月後的2018年6月,光正集團以6億元對價拿下林春光所控制的新視界眼科51%股權。2020年1月,光正集團再以7.4億元收購新視界眼科剩餘49%股權。

至此,林春光共獲得11.8億現金和光正集團5%股權,而新視界眼科得以成爲上市公司。今年10月,光正集團正式更名爲光正眼科。

此次莎普愛思收購泰州醫院操作方法相似,且全部用現金支付。收購如期達成後,林氏家族不僅將獲得現金收入,還可繼續通過上市公司掌控泰州醫院。

根據公告,莎普愛思將分兩筆、總計5.02億元收購林弘立和林弘遠手中泰州醫院的100%股權。而根據莎普愛思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賬面貨幣資金7.05億元。交易完成後,莎普愛思的貨幣資金將大幅減少。

此次交易中,林氏家族所獲現金和此前收購莎普愛思剩餘股份在時間和金額上相近,因此引發市場的質疑和證監會問詢。對此,莎普愛思在回函中表示,不存在通過與上市公司的資產交易取得資金歸還借款的情形。“實控人受讓莎普愛思股份資金來源於實控人父親出讓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投資有限公司收到的股權款、減持光正集團股票收到的資金以及多年經營、投資所得。”

此外,林弘立、林弘遠還控制上海天倫醫院有限公司、重慶協和醫院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國賓婦產醫院有限公司。莎普愛思在給證監會的回函中表示:實控人控制的其他從事醫療服務的企業均爲地方性醫院,其他醫院類資產不構成直接的同業競爭。

本報記者就莎普愛思是否有吸收實控人地方醫院資產轉型成線下醫療連鎖機構的計劃採訪莎普愛思董祕辦,對方回應暫時不方便透露。對於莎普愛思本次收購進展,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