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新寶駿與國內四家單位聯合研發的《汽車用熱衝壓材料與零件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獲得“2020年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冶金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正式批准的鋼鐵行業最高科學技術獎,對推動中國冶金行業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意義重大。“2020年冶金科學技術獎”的頒佈,激勵了以新寶駿爲代表的一大批中國企業,繼續爲冶金工業做出貢獻。

“熱衝壓技術”帶來革命性突破

鋼鐵是汽車工業的基礎,熱衝壓高強度鋼更是車身基礎材料。作爲全球先進成形技術,“熱衝壓”讓部件抗拉強度高達1500MPa以上,是普通高強鋼的2倍,全球掌握此技術的企業不超過20家。其原理是把常溫下壓強爲500-600MPa的高強度硼合金鋼板加熱到930℃,隨後衝壓成型,得到抗拉強度爲1500PMa的成品。相比冷衝壓,熱衝壓可大幅提高零件衝壓成形率,降低衝壓壓機噸位,具備工藝輕量化和結構輕量化的雙重優勢。

很長一段時間裏,“熱衝壓技術”被少數國外公司壟斷。2013年,上汽通用五菱集優勢資源,聯合寶鋼、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寧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啓動熱衝壓技術合作研究。五年時間裏,接連攻克材料、產品、工藝、模具等四大難題,最終掌握了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熱衝壓技術,改變了我國汽車用熱衝壓材料和模具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

“薄”而“強” 完美調和安全與輕量化的“矛盾”

“熱衝壓技術”的出現讓汽車進入輕量化時代,由於輕量化貫穿整個生產過程,實現減重難度頗高,所以一座高水準的工廠就成了實現輕量化的關鍵因素。

在新寶駿柳州超級工廠,熱衝壓技術材料已應用於全系車型,憑藉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機器人,熱衝壓技術材料被精準打造成各類部件,不給整車留下多餘“贅肉”。最終,從車間走出的不是簡單的車身,而是一個高剛性平臺,它是構建一切車輛性能的基礎,所帶來的車身性能優化也顯而易見:動力性更好,經濟性更爲優秀,安全性隨之提高。

以CCPC“十冠王”新寶駿RS-3爲例,全車高強鋼比例達57%,超高強鋼比例達到32%以上,讓“黃金動力”組合不再拘泥於沉重的車身,用戶將充分體驗新寶駿RS-3的超強動力。新寶駿RS-3關鍵碰撞區域採用強度高達 1500MPa熱成型鋼,能承受超過4倍自重的頂壓防護能力,擁有極高的抗侵入能力和吸能能力。得益於材料輕量化,新寶駿RS-3在2020 CCPC成都站以百公里5.39L的成績奪得280km賽程冠軍,平均每公里油耗僅0.3元。

不止於傳統燃油車型,“熱衝壓技術”在新能源車領域應用價值更高。作爲新寶駿首款新能源純電動車型,新寶駿E300車身使用超高強度和高強度鋼的比例達80%以上,對動力電池包布、防撞零件等關鍵部位進行全方位保護。車身強度越高,安全性、操控性就會越好,整體NVH表現也更優秀,在此基礎上,新寶駿E300搭載新寶駿車聯網,響應速度比傳統車機快20倍,既能提供互聯車載服務,又能爲用戶帶來“車內-車外-家”的全場景智能出行體驗。

相比國外產品,新寶駿運用熱衝壓技術製成的材料,使用壽命提升30%,生產效率增加33%,最終讓國外供應商大幅下調產品報價。新寶駿和其餘四方研發的熱衝壓技術產出的零件不僅應用於合資汽車品牌,還讓自主品牌實現了“無一採用”到“無一不用”的轉變,爲提升中國汽車安全性能、降低整車能耗做出了重大貢獻。

作爲智慧汽車先導者,新寶駿將繼續深耕技術,讓更多人享受智能互聯的新生活,爲提高自主品牌車型的品質和技術水平,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