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二戰進入尾聲,德國敗局已定。作爲對希特勒德國挑起二戰的懲罰,蘇聯、美國等國依照《雅爾塔協定》的相關條款,對德國實施分區佔領。二戰的硝煙散去,冷戰的序幕又隨即拉開。

1945-1949年,分受西方和蘇聯兩大陣營控制的德國,在東西方軍事力量對峙的大格局下,而分離成了西德、東德這兩個政權。德國地處素梅對抗的前沿地帶,戰略地位自然重要。因此,蘇聯爲了確保自身在冷戰之中擁有絕對的軍事優勢,而在東德地區部署了大量的軍隊。

早在二戰末期,隨着蘇聯紅軍在東線的全面反攻,諸多蘇軍部隊就已經進入到了德國境內。在此基礎上,蘇聯組建了“駐德國佔領區集團軍”,用於對戰後德國的控制。駐德蘇軍部隊,大多參加過殘酷的衛國戰爭,在修羅場般的蘇德戰場上歷練成軍。

因此,駐德蘇軍部隊普遍擁有“紅旗”、“近衛”、“列寧”等嘉獎勳章和榮譽稱號,而其隊伍中的官兵們,則普遍身經百戰、素質精良。這樣一支軍隊,無疑擁有令敵軍膽寒的戰鬥力,對鐵幕西側的西方國家是一種震懾。

1949-1989年,由於國際格局的變化,駐德蘇軍也易名爲“蘇聯駐德國集團軍”,此後又改名爲“蘇軍西部集羣”。冷戰時代,伴隨着蘇聯綜合國力的增強,駐德蘇軍的武器裝備、戰鬥力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在冷戰高峯期,駐德蘇軍擁有38萬兵力,裝備着7000餘輛坦克,戰力相當強大。

由於兵力規模、裝備水準和戰術能力均超過西歐諸國,駐德集羣也堪稱蘇軍最強大的機械化坦克兵團,令北約倍感壓力。當時,西方政客曾言:“如若爆發戰爭,蘇軍駐德部隊從柏林牆下出發,只需要一週就可以在巴黎豎起鐮刀錘子紅旗。”由此可見西方對這支蘇軍的恐懼程度。

可是,實力再強的軍隊,也會被國家和歷史的進程左右命運。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由盛轉衰的蘇聯,受西方“和平演變”的誤導,逐漸走上了錯誤的發展道路。80年代末,蘇聯在國內進行全盤改革(重建)。經濟上,蘇聯推行“加速發展戰略”;政治和思想上,戈氏提倡“新思維”、“民主化”、“公開性”。

而在軍事上,蘇聯則大力推行裁軍、撤軍政策。1988年12月,戈爾巴喬夫單方面宣佈裁軍50萬,並開始從東歐、阿富汗、蒙古國等地撤走駐軍。此時,駐德蘇軍也接受蘇聯官方的調度,逐步裁撤兵力。

1989年,東歐劇變如颶風般席捲了華約陣營,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政權相繼垮臺。東歐劇變之時,備受蘇聯重視的東德也遭受衝擊。1989年11月9日,建立近30年的柏林牆轟然倒塌。與此同時,西德以150億馬克資金爲籌碼,換取蘇聯在兩德統一問題上的讓步。

由於客觀形勢過於複雜,加之蘇聯的影響力明顯衰落,戈爾巴喬夫只得強調“不以武力干涉東歐所發生事變的方向”。驟然而來的劇變,全盤打亂了東歐蘇軍的撤軍計劃。在此之後,蘇聯從東歐各國的撤軍行動,變得倉促而拖沓。

由於兩德即將統一,蘇聯在德國境內的駐軍,便失去了政權基礎。1990年9月12日,蘇美等國簽署了《關於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規定蘇軍要在兩德統一後撤走。而同年生效的《歐洲常規武力條約》,則要求蘇聯進一步壓縮兵力,撤回駐外軍隊。然而,駐德蘇軍官兵仍有30餘萬,算上軍屬和其他有關人員,則人數更多。

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給歸國安置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彼時的蘇聯,正面臨棘手的國內問題,國民經濟出現滑坡,各地事端層出不窮。沉重的事務負擔,導致蘇聯官方難以妥善進行軍人和軍屬安置工作,從而減慢了駐德蘇軍的歸國進程。

除此以外,還有衆多複雜的因素,阻礙了駐德蘇軍的歸國。東歐劇變後,各國交通秩序尚未完全穩定,難以保障大批攜帶重武器的軍隊過境。駐軍的駐紮費用高昂,部分蘇聯高層想讓統一後的德國爲之“買單”,主觀上也不想讓駐德蘇軍過早回來。

而衆多駐德蘇軍官兵在路途中還要照顧家屬,這就更減慢了他們回國的速度。於是,大批駐德蘇軍及軍屬被困在了歸國之路上。一位蘇聯人士這樣形容當時的情況:“65萬蘇聯公民,被困在四個中歐和東歐國家,其中有35萬士兵,15萬軍官,以及15萬軍屬。”

1991年12月26日,蘇聯宣告解體,而駐德蘇軍卻仍有大批官兵身居國外,沒能見祖國最後一眼。祖國遭受變故,戰士卻因種種因素被困在國外,不能拯救祖國,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恥辱。但更令人嘆息的是,蘇聯解體之後,一場更大的悲劇發生在了駐德蘇軍官兵們身上。

原來,早在蘇聯解體前夕,諸多加盟國就在謀劃着瓜分蘇聯武裝力量。駐德蘇軍裝備精良,並且官兵籍貫多樣化,這就引起了許多加盟國領導人的覬覦。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都希望從駐德蘇軍部隊的身上“分一杯羹”。

此外,在蘇聯解體前夕,以葉利欽爲代表的一批加盟國領袖,就長期在國內的蘇軍部隊中發展影響力。葉利欽等人傾向依靠駐紮在國內的“本民族官兵”,對於他們來說,駐德蘇軍的武器是好東西,但統一的駐德蘇軍隊伍卻是大威脅。由於駐德蘇軍不是“嫡系”,葉利欽等人就想方設法分化這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於是,衆多駐德蘇軍部隊剛剛回到家鄉,就被各加盟國政府改編。在此過程中,原駐德蘇軍的編制體系、武器配置被拆分得七零八落,這支擁有輝煌戰史的隊伍,最終走到了歷史的盡頭。而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年裏,許多原駐德蘇軍部隊也遭受了解散的命運。

總體來說,駐德蘇軍曾經打敗了強大的納粹德國軍隊,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卻因祖國變故而走向了瓦解,這深刻體現了“堡壘從內部攻破”這一道理。而這段歷史表明,只有堅持道路自信,嚴防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資料:《蘇聯軍隊的瓦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