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排协发布补充通知,将联赛报名日期推迟至10月27日,但众所周知的是,这份补充通知的主要受益对象是不参加职业联赛的八一女排众将,而不是给俱乐部宽限引入外援的时间。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联赛各支球队都已结束引入外援,除京沪粤之外,再没有其他球队引入外援。即便一直以来主打外援的天津女排,与财大气粗的辽宁女排一样,在新赛季也是以“全华班”阵容出战,不再是所谓“八国联军”阵容角逐江湖。

从昔日最多八支球队引入外援,到如今仅剩下三支“中外合资”的俱乐部,有球迷认为这是中国职业联赛的倒退,但也有人认为这才是中国排超回归初心的表现。其实从职业联赛的精彩程度来看,外援匮乏的赛事固然少了几分战火硝烟的精彩,但是从国家队层面来说,本土球员的成长让中国女排在未来有了更多希望。就好比天津女排,自从迷信外援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却让本土新生代球员王艺竹、陈博雅等人失去了担任主力的机会,而在“黄金一代”时期,殷娜17岁就凭借联赛和全运会的出众表现获得了陈忠和的青睐。同样的遗憾是上赛季一口气引入三名外援的辽宁女排,不仅偷鸡不成还蚀了把米,仅获得第六,自家新人还没得到实战检验。

最成功的其实就是江苏女排和山东女排,不在乎一城一池的暂时得失,保持初心,坚持“全华班”阵容。虽然上赛季未能突破,但“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而且上届全运会全胜夺冠,明年全运会也依然是卫冕热门。62年正青春,江苏女排正是凭借自己的“全华班”基因,才能支撑起中国女排走向辉煌的球队。虽然会被球迷讥讽是“穷”,但依然保持英雄本色,扛起全华班大旗。这也并非江苏队冥顽不灵,而是他们几十年来仍然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如今全运会在即,津辽等队的新人突破遇到天花板,江苏女排新生代却是层出不穷,这也使得津辽女排幡然悔悟,新赛季立即转变策略改用“全华班”。尽管新赛季战绩难料,但他们浪子回头重回根本的举措,值得我们给予掌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