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以来,中印双方在边境地区虽然没有继续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但剑拔弩张的气氛始终存在。特别是印度方面,很早就做好了“长期对抗”的准备。近阶段,除了选调“鹰派”将领梅农担任前线指挥官之外,印度政府还耗费巨资从美国采购大批冬季防护装备。不仅如此,据环球网报道,印度将在边境线新建47个哨所,由“印边境警察部队”管理。可以说,印度人野心勃勃的“蚕食计划”正在逐步推进。

许多军迷或许会很好奇,印度部署在边境地区的边防部队,历来以精锐的陆军山地师为主,为什么如今一反常态,把警察派上前线呢?事实上,所谓的“印藏边境警察部队”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尽管这支部队被冠以“警察部队”的名头,实则却是直属于印度内政部的7大中央武装警察部队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正规军事力量。仅仅是从装备水平和单兵作战能力来说,这支部队一点都不逊色于印度陆军常规部队。某种程度来看,它更像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

印度政府和军方之所以将“印藏边境警察部队”派上前线,就是希望通过“哨所”连线,实现长期对抗封锁。毕竟,随着边境地区即将进入寒冬,高海拔地区恶劣的地形环境,以及暴风雪、雪崩、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前线的后勤保障与物资供给将出现巨大难题。以目前印军在一线部署的数十万大军来说,很难达到预期的军事威慑效果。而在增加大批哨所之后,单个哨所部队的巡逻范围进一步缩小,可以由点到面,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用最少的兵力达到最大的战略威慑效果。

除了增加哨所之外,按照《印度论坛报》网站的报道,印度内政部还将划拨10亿美元,专门用于采购高原地区的运载车辆,以及一大批适用于高海拔作战的保障装备。甚至,印度政府也明确表示,为了保证边境前线的物资运输,政府将专门修建一条军事优先级边境道路。种种迹象表明,在印度“鹰派”将领梅农出任第14军团司令官之后,印度政府和军方对于边境事务的强硬态度始终没有改变。与此同时,考虑到自身在后勤保障方面的短板,以及对手实力的强大,印度并不想迅速激化矛盾挑起全面战争,转而选择了“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希望通过逐步蚕食,达到预期的军事战略目的。

当然,以目前印军的备战水准、保障能力来说,即便“印藏边境警察部队”悉数到位,47个哨所建设完成,等待他们的也将是难以想象的巨大考验。 首先从最基本的过冬保障环节来说。要知道,印度边境高原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普遍在零下40℃左右。在这样的严寒气候下,士兵的保暖措施十分重要。此前,印度内政部采购了3万套冬季防护装备发放到前线,前不久,印度军方高层又紧急前往美国商讨后续物资的采购事宜。要知道,美国和印度之间的军售合作,历来是“狮子大开口”,印度很难一次性采购太多的过冬装备。再说随着冬季到来,大雪封山之后,前线交通运输将被彻底中断,即便大批物资到位,也很难运送到前线。这也意味着,印度前线部队将长期面临缺衣少食、忍受严寒的问题,莫说战斗力大打折扣,能否熬过这个冬天都很难说。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印度所谓的“蚕食计划”到底能推进到哪一步,实在是无法预料了。(舍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