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身體不適,或者存在某些疾病的時候,常聽人說不能喫“發物”,他們所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從中醫角度,所謂 “ 發 ” ,可以理解成 “ 誘發、引發、助發 ” 。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體內存有“伏邪”,如果喫了“發物”,就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導致疾病反覆發作。


實際上我們老祖宗 《黃帝內經》 上就有記載,當時有這麼一段話:“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患了熱病將欲愈時,喫肉會使病情反覆,喫太多,會使熱邪遺留,病不易愈,這就是熱病的禁忌。這是人們所說的“發物”。

發物按來源可分爲以下5類

1、食用菌類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海腥類

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鹹寒而腥,對於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3、蔬菜類

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果品類

主要有桃子、杏、銀杏、花生、芒果、楊梅、櫻桃、荔枝、甜瓜等。

5、禽畜類

主要有公雞、雞頭、鵝肉、雞翅、雞爪、驢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蛋、鴨蛋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其中,雞蛋確實不宜多喫,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喫。原因是雞蛋內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於異性蛋白,有少數人喫了異性蛋白質後出現異常反應。

此外,屬於發物的還有菜油、糟、酒釀、白酒、豌豆、黃大豆、豆腐、豆腐乳、蠶蛹及蔥、蒜、韭菜等。更有甚者將葷腥羶臊之類食品一概視爲發物。


不過,科學研究證明: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證據顯示哪一種食物會造成疾病復發和加重。 坊間傳言,所謂的雞、雞蛋、海鮮、牛羊肉等等的“發物”,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既然“發物”的說法沒有根據,那麼,還需要“忌口”嗎?

還是要忌的,那“忌”什麼呢?從廣義來說 首先要忌的是不恰當的飲食 , 也包括不良飲食習慣:

1、注意忌菸、酒;

2、忌暴飲暴食、油膩食物,忌鹽醃、煙燻、火烤和油炸的食物;

3、忌黴變、醃醋食物;

4、少喫辛辣刺激性食物;

5、儘量少喫多骨刺、粗糙堅硬、粘滯不易消化的食物;

6、忌味重、過酸、過甜、過鹹、過冷、過熱以及產氣過多食物;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