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動動手指就賺錢嗎?

想不用工作就賺錢嗎?

看到朋友圈的“盈利圖”你是否心動?

當今社會,理財觀念深入人心,

“錢能生錢”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

隨之而來的,就是騙子趁虛而入。

他們利用人們對賺錢的渴望,

打着網絡投資的旗號,實施詐騙!

本來你只想賺點收益

但可能血本無歸……

▼▼▼

本週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例

案例一:2020年10月19日,報警人萬女士報警稱其一QQ好友說帶着其賺錢,後給報警人發送一二維碼讓報警人掃碼下載一個叫“泓寧”的APP,叫報警人在APP內投資,報警人按照對方提示操作剛開始賺了些錢,便與對方建立起信任後繼續投資,但發現提現不了,對方以要交保證金爲由要報警人繼續轉賬,報警人轉賬後就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被詐騙3萬餘元。

案例二:2020年10月19日,報警人遊女士報警稱其在網上認識一個網友,對方說自己在澳門工作,有一個賺錢的好平臺,給報警人發送了一鏈接,要報警人幫其在平臺內操作,後報警人發現對方每天都在盈利,對方也叫報警人開始投資一起賺錢,報警人心動了便註冊了賬號往裏投錢,後報警人賬號被凍結對方要其繳納保證金解凍後報警人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被詐騙2萬餘元。

案例三:2020年10月25日,報警人劉先生報警稱其一微信好友給其發送一鏈接,叫報警人幫其操作,報警人發現對方每天都在平臺內有收益,弄了幾次後對方便叫報警人跟她一起投資賺錢,報警人想着在家就能賺錢就同意了,後報警人發現不能提現,客服找各種理由讓報警人繼續充值,在報警人反覆充錢後還是不能提現時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被詐騙4萬餘元。

警方提醒:當今社會,理財觀念深入人心,“錢能生錢”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隨之而來的,就是騙子趁虛而入,設計出千變萬化的騙局,等人上鉤。他們利用人們對賺錢的渴望,打着網絡投資的旗號,實施詐騙!不同於網戀交友的“殺豬盤”詐騙,投資理財詐騙更爲直接,不和你談情說愛,直接拉你進各種各樣的投資羣聊,用直播教程進行洗腦,讓你看見羣裏其他人每天都在賺錢,豔羨不已,之後陷入圈套。

▼▼▼

不法分子的慣用套路你發現了嗎?

當剛開始投資時

對方每天通過後臺操作

讓平臺內的錢盈利

目的就是用蠅頭小利誘使你

與其建立信任

投入更多的資金

一旦中計,不僅提現不了

對方還會變本加厲叫你繼續投資!

投資理財類

第一步:拋出誘惑

騙子在網絡上傳播、購買“外匯、貴金屬、期貨、指數”等,用“理財專家”、“炒股專家”、“金牌講師”、“高額回報”等字眼誘惑受害人。

第二步:以小利騙取信任

投資人在第三方平臺進行投資後,開始讓投資人獲得些許利潤,取得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繼續誘導

利用手頭上有“平臺漏洞”、“內部消息”、“大行情”等虛假消息誘導投資人加大投資額度。

第四步:詐騙成功,銷聲匿跡

待受害人繼續投錢進平臺虧本後,謊稱“賬戶異常”、“爆倉”等情況致使投資人血本無歸,不僅如此,案犯一旦得手就立即解散,銷聲匿跡。

大數據時代

連廣告都是精準投放

比如投資理財愛好者

必定投你所好

自動推送投資理財訊息

但是,接收到信息的親們

務必謹慎小心

避免掉進不法分子精心準備的深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