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這天,在陝西省寶雞市高新區馬營鎮明星村高樓林立的一期安置新區裏,500多位老年人歡聚一堂,或者參加自己喜歡的文體活動,或者觀看着文娛表演,更是在中午時分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喫了一頓渴盼已久的“大鍋飯”。一位70多歲的老人說,自從搬到了樓房居住,大家串門少了,以前端着碗蹲在村口吃飯的“老碗會”也沒了,“今天重新聚在一起,又讓人想起了以前的情景。”圖爲老人們聚在一起喫飯。

明星村是一個整體拆遷村,因高新區城市規劃建設需要,村民全部失去了耕地。在落實拆遷安置政策時,當地政府根據村民情況和自身需求,分別在環衛工、綠化工、保安、酒店服務等崗位予以安置。也有部分村民自尋出路,自辦民營企業或者經營新型產業來發展個體經濟,但村子的凝聚力一直沒有因爲失去耕地而消散。圖爲村民在重陽節活動上爲老年人演唱歌曲。

“村民集體經濟收入依託拆遷安置政策和城市規劃建設需要,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的固定資產不斷增多。特別是以商業用房租賃爲主的村集體收入大幅增加,去年年底就實現了全村人均分配一萬元的目標,使全體村民的小康生活得到了保障。”活動開始前,村幹部們除了祝福老年人健康長壽,還向老人們彙報了村裏的經濟情況,讓老人們不要擔心生活,要快快樂樂地安度晚年。

“拆遷過程中,村民都分散在多個小區的單元樓裏過渡,新鄰居互不認識,而且都是隨手關門的城市居民生活狀態。”一位老人說,以前,沒事互相串門、拉家常、蹲在門口開“老碗會”的情景都不存在了,只有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活動,才能讓全村的老年人相聚在一起。圖爲一位老人在爲村裏的的太極拳表演隊進行伴奏。

據瞭解,雖然原來的村民都搬進了高樓居住,平時聯繫得也少了,但聽說村裏要舉辦重陽節活動,很多老人早早地就來到了活動的廣場,身體不好的老人則讓子女開着私家車或者用輪椅推着參加活動。“雖然進入了深秋,天氣有點冷,但來了500多名老人,很難得啊!”一位村幹部高興地說。圖爲參加活動的老人們在觀看文娛表演。

圖爲村裏的中老年婦女在表演她們新編排的廣場舞。不再下地幹農活的農家婦女們,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跳舞唱歌,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今天表演的節目有太極拳、舞蹈、秦腔清唱等,都是我們老年人自發組織的,所以也非常喜歡。”一位拄着柺杖的大娘笑着說。圖爲觀看節目的老人們爲活動上的精彩表演鼓掌。

活動進行的同時,廣場一角,一個口大鍋正在熱氣騰騰地熬着燴菜。“活動結束後,所有老人都在留在這裏喫上一碗。”廚師一邊用大鏟子翻菜,一邊介紹,這些菜、肉和饃饃是村裏老年協會的幾位會長慷慨解囊,自費購買的,就想讓老人們度過了一個祥和幸福的節日。

文娛節目表演結束時,燴菜也做好了,老人們開始排隊領取各自的飯菜,然後坐在事先準備好的幾個圓桌旁邊喫邊聊去了。

“以前每到飯點的時候,我們都喜歡端着大老碗,蹲在家門口或者街邊邊喫邊聊,說莊稼的收成,也說新近的新鮮事,我們把這叫做‘老碗會’。拆遷後,搬進了樓房,‘老碗會’就開不成了,今天聚在一起喫飯,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時候。”幾位要好的大爺沒有圍着桌子喫飯,而是端着碗坐在了一起。他們說,和過去的鄉親鄰居相見,敘敘舊,嘮嘮家常,感覺特別親切。圖文/劉克儉 大河鄉土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