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我想打籃球!”相信很多觀衆都聽過這樣一個梗,它最早出自經典漫畫《灌籃高手》,原來是三井壽改過自新後的一句臺詞,最近幾年在網友各種魔幻操作之後,成了非常火的一句網絡名梗,作爲一個《灌籃高手》資深“球迷”,我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個承載了我們太多回憶的經典。

對於很多八零九零後來說,《灌籃高手》是一部幾乎可以代表青春的熱血動漫,雖然不像《火影忍者》、《七龍珠》那樣一直連載到現在,但是論起這些動漫所帶來的回憶,《灌籃高手》是當之無愧的傳世經典。從九二年灌籃連載至今,已經有了快三十年的歷史,而在這三十年中,灌籃的漫畫火了,它的動漫火了,它的劇中臺詞包括BGM全部都成了難以復刻的經典,不管後世再現多少籃球動漫,《灌籃高手》始終穩坐第一寶座,不可動搖。

在我看來,《灌籃高手》之所以經久不衰,跟這部漫畫所表達內核的方式有很大關聯。不同於前幾年火的《黑子的籃球》,灌籃高手是真的在描述一羣高中生在自己學生生涯爲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努力的一段故事,無論是劇中人物的穿着上還是所處的地理環境,都是井上雄彥根據當時現實中的具體事物經過渲染加工才最終完成的。

比如說湘北籃球隊他們的訓練球鞋,正是九十年代最火的喬丹系列,流川楓、赤木一水的都是沒有帶標的AJ4代,而片頭晴子向櫻木揮手的那個車站,也是現實中鎌倉高校站完美復刻,至今爲止,世界各地每年還有很多人陸陸續續專程到那裏感受《灌籃高手》的氣息。

不僅如此,整部《灌籃高手》,幾乎沒有什麼特別逆天的主角光環。櫻木花道作爲第一男主,直到與王者海南對抗時還是一個團隊不穩定因素,流川楓作爲能力、顏值當擔,最強大的技能也只有類似於“天勾賈巴爾”的勾手拉桿上籃,而神射手三井壽在改邪歸正之後,也依舊在吞下敗果之後,懊悔當初退社時的任性。

在動漫裏,櫻木花道最終找到了籃球帶來的快樂,流川楓明白了一個團隊的力量會遠遠大於個人能力。每一個角色都感情飽滿有血有肉,在動漫這樣一個相對誇張的世界裏,每一個看過《灌籃高手》的年輕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此貼近生活,如此貼近現實,我想這纔是它能夠二十多年經久不衰的最關鍵因素。

而在《灌籃高手》停更完結的今天,在這個互聯網移動盛行的現在,《灌籃高手 正版授權手遊》終於在千千萬萬的灌籃迷的期待之下誕生了。在如今的灌籃手遊裏,湘北、海南已經全部集結完畢,除此之外,還有陵南、三浦臺、武園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球星”可供選擇,更加奇妙的是,手遊在畫風上也沿襲了動漫一貫的畫風,打開手遊甚至可以給人一種恍如隔世的錯覺,彷彿真的置身於當年無比喜愛的動漫當中。

對於每一個懂《灌籃高手》的觀衆來說,這部動漫沒有絕對意義上的主角,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是現實生活中復刻而來的影子,灌籃絕不單單是一部二十幾年前的老動漫,它更是每一代人那段青春的縮影,無論你是否喜歡籃球,無論你是否經歷過成功與失敗,每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都會明白,那段讓人又愛又恨的青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