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梵星

星空如此浩瀚,北斗七星卻成爲了古代華夏民族掌握時間的最佳星象工具。華夏文明源自黃河流域,這一區域由於緯度的原因,北斗星象位於恆顯圈。

而在古代,北斗七星的位置更接近北極天,因此,觀測起來十分容易。在紫微垣中,北斗七星由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組成。 由於形似舀酒的鬥形,故名北斗。

在現代天文學中,北斗七星屬大熊座的一部分,位於熊的尾巴。

那麼,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利用該星象來掌握時間的呢?

01.

季節的劃分

夜看北斗知南北!

古人會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

《鶡冠子》記載: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因此,對北斗星象的觀測,對農業的耕作時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02.

定時辰的指標

以北天極爲中樞,劃分成12宮的空間區位,北斗七星繞而旋轉,每月、日、時所現天象,如同時鐘之時針、分針、秒針各自的規律移轉,而太陽每日、每年,月亮每日、每月的週期性變化的天象也有鐘錶曆法的作用。

我們的祖先也正是通過對這一日月時、北斗星等運行規律性及循環週期,抽象出天干地支來紀曆。

03.

方向的辨別

不僅如此,北斗七星還可以用來確定方向,儘管北斗七星會隨着季節和時間而變化,但其指向的北極星的方向是不會變的,故而從北斗和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可以找到正北方。

因此,北斗七星在古代也的作用相當於天然指南針。

結語:

星象在今天或許算不上科學,卻是古人掌握時間的最科學方式。

在沒有鐘錶的古代,星象觀測對人們掌握精準時間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儘管在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可以根據日月來劃分晝夜,根據動物的遷徙,以及植物的生長規律來確定季節。但如果要掌握更精準的時間,這時候,星象的觀測就尤爲重要了。

不否認,古人也會利用星象觀測進行一些事情的預言與推算(俗稱占星),但作爲當時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星象發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固然有着神祕的一面,卻也有科學的一面。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