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科研人員參與實施“國際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觀測計劃”(MOSAiC)

21世紀以來,北極氣溫異常增暖,北極海冰迅速減少。在北極海冰快速減少的大背景下,北極地區的冰-海-氣相互作用以及北冰洋的大西洋化等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爲了加深對於以上科學問題的理解,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孔彬助理研究員和馬小兵高級工程師參與了“國際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觀測計劃”(MOSAiC)的現場觀測任務,獲取了北冰洋歐亞海盆區域大量的物理海洋和大氣現場觀測數據。

“MOSAiC”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極地研究所(AWI)發起,以德國“極星”號破冰船爲主要平臺。“極星”號於2019年9月20日從挪威特羅姆瑟啓航,凍結在北冰洋歐亞海盆,隨穿極流漂移直至2020年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哈芬,完成爲期一整年的有人值守冰站觀測。該計劃希望通過獲取一週年的北極地區觀測數據加深理解北極中央海域大氣-海冰-海洋-生態系統間的耦合過程,提高北極天氣預報、海冰預報和氣候預測的能力。“MOSAiC”計劃共分爲5個航段,共有來自19個國家超過6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其中。“MOSAiC”計劃是國際上迄今學科和支撐能力最爲齊全的漂流冰站計劃,學科涵蓋物理海洋、大氣物理、大氣化學、海冰、海洋生態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等,是增加北極快速變化的新認識爲導向的綜合性航次。

馬小兵高級工程師參與了“MOSAiC”計劃第一航段的外圍浮標布放工作,2019年於9月13日出發,11月4日返回青島。孔彬助理研究員參與了第三航段的現場觀測工作,於2020年1月22日出發,7月16日返回青島。此次“MOSAiC”航次,海洋一所布放了自主研製的冰基浮標,併成功回收,獲取了長時間序列的混合層觀測數據。海洋一所科研人員參與了“MOSAiC”計劃物理海洋組的大部分作業,在第三航段期間獲取了北冰洋從冬季到融冰時期連續的CTD、ADCP和湍流等數據,填補了該區域冬季的海流數據及湍流數據的空白,爲加深理解北極環境的快速變化提供了數據支持。

信息來源: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物理海洋室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