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全世界頓時籠罩在覈大戰的陰雲之下。這是人類第一次面臨滅頂之災的前沿,很多人們第一次發現,自己距離毀滅或者是滅絕竟然如此之近。還好,古巴導彈危機得到了和平解決。而此後,便是美國對於這個家門口的鄰居長達半個世紀的敵視以及經濟封鎖。

實際上,古巴在導彈危機之前與美國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1959年的年初,古巴革命取得了成功,舊的政府被推翻,新的政府上臺,菲德爾卡斯特羅作爲當時的總理,他率領代表團對美國進行了訪問。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表示了對於他的歡迎,以及對於古巴新政權的支持。

然而這種蜜月期並沒有持續多久,等到了當年的六月份,菲德爾卡斯特羅奪取了政權,古巴高層發生了權力動盪。

此後,美國擔心新的政權太過於獨立,而會對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產生動搖。因此,在國際上,美國開始站在了古巴的對立面,而對於流亡政府美國卻公開表示支持。

迫於無奈的卡斯特羅只能倒向另一個國際陣營,蘇聯。當時的蘇聯爲了應對美國在土耳其和意大利以及西德部署的導彈,因此,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古巴。

但是這樣的接受是有條件的,古巴投身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時候,蘇聯便開始謀劃在古巴建立中程導彈發射基地。這就是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7月開始建設基地,等到了8月,美國就發現了這個導彈基地。於是,古巴導彈危機爆發。

爲什麼前面要說這麼多,原因就在於本片如果不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我們看起來就會覺得索然無味。沒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說的就是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前後,古巴社會中的一些人羣的反應。

本片叫做《低度開發的回憶》,其實它的另一個譯名《關於不發達的回憶》似乎更加貼切。因爲古巴相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他們的國度極度不發達。而“低度開發”這個詞語顯然讓人摸不着頭腦。

而本片中的主人公則是代表着當時古巴面臨社會變革時期的一羣人,他們放在今天,就屬於中產階級,放在過去,那就是小資產階級。

這羣人在整個社會中是少數,他們從事着比一般人更加體面的工作,然後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面對獨立革命,他們並沒有感覺到整個社會有任何的變化,也並不關心革命的最終結果,因爲無論是哪一個政權上臺執政,對於他們的影響都不會太深。

本片中的這個有着作家,自由職業者等頭銜的小資產階級人物,他在當時的哈瓦那生活着,並且有大量的時間來看看這個二十世紀風起雲湧的城市都發生了什麼。然而他自己雖然身處這樣動盪的局勢中,但是政局對於他並沒有任何的影響。他每天的生活依舊是非常的空乏寂寞,甚至於整日浮想聯翩,實在無聊了就去談個戀愛。

而整個中年時期讓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竟然是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糾葛,並且這個糾葛引發了一場官司,官司最後獲勝了,這就是他最值得回憶的一件事情了。

本片描寫了一類人,而這類人在古巴甚至於在全世界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任何一個國家政權的動盪最終都會影響兩種人,一種是處於底層的被剝削者,另一種則是處於高層的壓迫者。

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中,維護的是高層的壓迫者的政治權利,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中維護的是底層被剝削者的權力。任何一個政權的更迭,無外乎影響到這兩種人的切身利益。

然而對於中層的中產階級,或者是小資產階級,對於他們的影響微乎其微。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的政治訴求,同時也不會達到高層壓迫者的境地。

政權的更迭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換了個人上臺執政。他們的切身利益並不會因此而受到任何的影響。這也是爲什麼本片中的主人公在古巴革命勝利後,依舊是願意留在哈瓦那繼續生活。而自己的大資本家妻子卻更願意與家人一起跑到邁阿密。究其原因,社會地位不一樣。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再去看本片中的主人公一系列的行爲,就會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非常合理的。即使是現代社會,我們會發現那些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於別人進行品頭論足的人,都是這種中產階層或者是小資產階層。

因爲他們保持自己的生活狀態很容易。他們既不用跟底層人民一樣苦苦的掙扎生活,也不會像頂層那些資本家一樣時時刻刻關心政治的變化。

他們的生活並不會因爲政權變更而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因此,他們可以兼容的生活就更加的廣闊。因爲每一箇中產階層在面對變遷的時候,其實都會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樣,依舊是保持自己原來的生活水平。

因爲二十世紀的風雲際會跟他們並無關聯,他們自然可以讓自己獨立於這種動盪之外,然而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種人的存在實在可惡,因而無法引發共情。

……

你好,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