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泽班上有一个男生(我们暂且称之为小Z),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大哭,严重影响老师讲课,这种现象从一年级就开始,现在小Z依然如此。哭泣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被老师批评了两句,也可能是被同学嘲笑了,或者丢了东西等等,总之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前两天,沛泽和我讲数学进行了单元测验,就在大家都在安静地答题时,小z又突然莫名其妙地大哭起来,边哭边嘟嘟囔囔地说着什么,老师听不懂,就让小Z的同桌帮忙“翻译”一下,大概意思就是他从家里带了10多支笔,现在只剩下一个了,都被别人偷了。

就这样,别人都在答卷,小z就在抽噎中度过一节课,不仅如此,每次上课,小z都会和老师请假去厕所,一去就是半节课,老师也拿他没办法,他的成绩可想而知,总是稳居在倒数第一名,从小Z的表现来看,完全不像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该有的状态,似乎还没有适应小学生活,连个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都不如。

我作为旁人,听到儿子讲述小Z在班上的经历,我都替孩子难受,老师也曾多次联系小Z的父母,希望父母能多帮帮孩子,可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处于“失联”状态,老师打电话无人接听,在群里@小Z父母,也得不到回应。

有一次小Z生病了,在班上吐了,老师多次联系家长未果,只得求助班上其他家长,看看谁和小Z住在一个小区,上门去找小Z的家长。小Z的父母做餐饮生意,有两家烧烤店,生意非常忙,几乎从不过问孩子的情况,而是把小Z的姥姥、奶奶来充当主力军。

小z犹如被父母遗忘的孩子,在学校又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帮助,不知道他会怎么熬过每一天,上学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小z的表现,都这么大了,为什么上学还总哭鼻子呢?其实他是对厌学情绪的一种发泄,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

比如,小Z在考试的时候突然大哭,声称自己的笔丢了,笔丢了,就至于哭吗?实际上问题的根源不在笔上,而是试卷上的题目难住了他,他不会做,只好说笔丢了,以此来逃避考试,来为自己考低分找个借口,给自己的颜面找个台阶下。

还有一次,老师听写英语单词,小Z坐在那里发呆,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写?他说没有纸,老师让同桌借给了他一张纸,可他还是不写,老师又问为什么,小Z又说没有笔,他找各种借口来逃避。

从小Z的表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十分厌学的,他宁可上课在厕所里耗时间,也不愿在教室里听讲,因为学习成绩差,小Z不仅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也常他开玩笑,欺负他,成了被霸凌的对象。

更令小Z难过的应该是父母对他的忽视,显然,他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忽略型父母,忽略型父母的特点是低要求、低响应,使孩子处于散养状态,如果父母都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就会真的认为整个世界都放弃了他,没人爱没人管,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

曾看过一期《王刚讲故事》,有一期节目叫《她为什么变成了“蛇娃”》,讲的是在四川仁寿县曲江乡金古村有一个13岁女孩兰兰,患了一种怪病,不说话,不睁眼,不高兴时嘴里就发出呼呼的声响,更为怪异的是,兰兰不会行走,把她放在地上,她就像蛇一样爬行,无奈之下,妈妈只能整天将她背在背上,所以,大家都称她为蛇娃。

后来,家人带着兰兰去华西医院检查,医生说兰兰的病是心理疾病,是一种精神障碍,医生解释说,兰兰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父母又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交流,可兰兰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可能是因为某一次生病,让她发现自己病了就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于是,她就开始“装病”,慢慢地,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兰兰的病态表现源于缺少父母的关爱。

生活不易,可家长不管多忙,一定要抽点时间,关注一下孩子,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心里很容易出现问题,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每个孩子都该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