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必將深刻地留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年初開始一場疫情席捲而來,之後肆虐全球,臨近年底還沒有消停的跡象。

疫情尚未制止,生活還要繼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大家生活帶來很大影響,也給許多人造成災難,先分享兩個身邊的案例。

一是門口的飯館。記得去年10月,小區門口的蘭州拉麪關停了,上下幾百平米,裝修也就一年多,每月租金最少幾十萬,感覺很是詫異。後來一打聽,好像說是合同到期了,本來拉麪館想續合同,結果隔壁的一家菸酒店老闆感覺在附近開餐飲店很紅火,就想方設法把店面盤下來自己開家常菜館。據說菸酒店老闆比較有關係門路,拉麪館老闆是個外來戶,所以把拉麪的老闆擠走了。之後裝修用了兩個來月,元旦前後開門營業,很多去過的人都說飯店太貴,而且態度不好。結果半個多月,疫情開始爆發,大家都不敢出門,更別說在外用餐了。雖然 7月份又勉強開張,但是門可羅雀,大家覺得開着還不如不開,估計收入都維持不了運營成本。我就在想,如果能預料到後面的情況,就是拉麪館老闆求他他也不會接手,哪怕給他五十萬,接手都不划算。

二是一個朋友。之前和一個老闆開連鎖酒店,因爲是老闆親信,待遇從優,幹了十多年,積累了一定資產。去年下半年老闆告訴他,不要老小打小鬧,可以試着自己乾乾,那樣掙得更多。於是從老闆手裏接下20個房間,自己裝修運營。結果沒有多久疫情就爆發,現在虧得血本無歸,半年就把前十多年的積蓄賠進去了。

確實,有時候是人算不如天算。哪怕現在醫學如此發達,疫情面前,我輩只是螻蟻。 很多之前做得風生水起的企業今年面臨生存困境,從大街上一過,許多店鋪關門大吉,很多生意無法進行,很多人面臨下崗,民生越發艱難。

那麼,

哪些行業又收益呢?首先是醫藥行業,這是毋庸置疑的,年初就出現口罩等防疫物品脫銷的情況,另外就是點對點相對封閉式不需接觸的行業,比如在線教育、網絡遊戲、外賣、自媒體、物流等等。另外還有就是,疫情緩解後,大的飯店營業雖然還在恢復中,但超市、早點等經營生活必需品的行業生意特別紅火。前段時間,專營早點的某小喫品牌還成功上市!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大家也會更加理性思考人生,面對生活,在短暫的生命旅程中真正把握住珍貴的東西,而不是把全部精力放在房子、車子等外在消耗物品上。

真誠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恢復平淡而安定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