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你是否和我一樣,每天六點鐘,在電視機前等着準時收看一部熱血打鬥的動畫片《七龍珠》

還會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抱着足球模仿大空翼等人的射門動作。

由於日本動畫多改編自漫畫,所以那時候,大量以動畫爲題材的日本盜版漫畫也佈滿了學校附近的小小書報攤,被放學後的孩子們緊緊包圍着。

一個小朋友的人緣,和他擁有的漫畫書數量成正比。

在小孩子的“朋友圈”裏,漫畫書纔是硬通貨。

從此,無數箇中國孩子的童年,都開始打上了日漫的印記。

只是,這麼廣闊的市場,就是遲遲見不到中國本土漫畫的身影。

看過《中國女排》電影的人都知道,中國人天生就有不服輸的性格,在技不如人的領域裏,總會有人站出來,帶着寬闊宏大的視域,一步一個腳印,從落後走到領先。

《畫書大王》24期

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就是《畫書大王》,它也成就了中國原創漫畫雜誌的一段經典傳奇。

01

畫書大王》的橫空出世

這位大名鼎鼎的漫畫界“硬核”誕生於1993年8月,起初是模仿日本集英社《少年JUMP》來製作的,也是中國內地歷史上第一份全部採用日式分鏡表現手法的新型漫畫雜誌,它叫《畫書大王》,簡稱畫王。

《畫書大王》第一期

雜誌剛面世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短短几個月時間,畫王的銷量就達到了20萬本,此後的發展也是蒸蒸日上,一發不可收拾。在當年,20萬以上銷量都能進圖書福布斯排行榜了。

中國的孩子終於有了自己的漫畫書,大家都爲它欣喜,爲它瘋狂。

王庸聲主編爲《畫書大王》第1期撰寫的卷首語

《畫書大王》第1期目錄

中國新漫畫真正的開山祖師爺,《畫書大王》的創辦人王庸聲先生直到二十年後,還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畫書大王》創刊號首印2萬冊,很快銷售一空,緊急加印,再加印。以後各期都是在不斷加印中上升的。各地讀者來信也隨之雪片般飛來。”

只是因爲當年看到許多港臺、日、美漫畫的大步發展,眼界大開的同時,也強烈感受到內地漫畫業是多麼的落後。在當時,國漫幾乎處於空白狀態,沒有任何成熟作品。

這怎麼行呢?這情景,令王庸聲先生對國漫的未來感到深深的憂慮。

於是,不懂漫畫只懂雜誌的王庸聲先生,決心爲愛好者們搭建一個自由、開放的平臺,助力真正熱愛漫畫的人,全力推動中國原創漫畫的發展。

他懂得如何讓夢想照進現實。

漫畫不再是“小兒科”,不再是毫無意義了。

02

小山日記》、《雪椰》讓《畫書大王》走向了巔峯

乘着這股東風,1994年1月20日,在第10期的《畫書大王》上,初生牛犢不怕虎,一位來自四川自貢,當時才19歲的小將陳翔,攜自己的愛作《小山日記》閃亮登場,給了讀者們一個超級大的驚喜。

陳翔的《小山日記》

雖然還能隱約看到《龍珠》的“爸爸”鳥山明的影子,但憑藉作者用心創造的誇張又可愛的角色,幽默風趣的故事,《小山日記》在當時的原創漫畫界可謂首屈一指。

更可貴的是,在《小山日記》的身上,已經完全看不到70年代連環畫的風格。

僅僅幾期,它就迅速成爲《畫書大王》的爆款。

《畫書大王》乘勝追擊,很快,國漫的大逆轉,出現在了畫王的第17期上。

《畫書大王》第17期

那一期頭版的待遇給了當時年僅18歲的顏開甫,和他一起登場的,還有一個至今令無數漫畫迷念念不忘的名字:雪椰

第17期刊登的國漫人氣作品《雪椰》

《雪椰》用從未來到現在的“穿越要素”和引起讀者共鳴的“現實生活片段”,從畫功到情節,都達到了當時中國原創漫畫的巔峯。即使多年後,女主角雪椰仍讓無數讀者難以忘懷。

隨着《雪椰》的登場,《畫書大王》也進入全盛時代。

《畫書大王》趁熱打鐵,由正在上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們投稿的9篇“畫王超短篇徵稿”優秀作品被印上雜誌,引發各路少年創作漫畫的熱情,可謂是亮點紛呈,各擅勝場。

此時,姚非拉,胡蓉,聶峻,自由鳥,趙佳,阿恆,林敏,柴美華,胡倩蓉……一個個年輕的漫畫家從《畫書大王》出發,逐漸成長爲中國原創漫畫的中堅力量。

盛景至此,《畫書大王》已充分體現了王庸聲先生的戰略構想:“在中國少年們最想畫漫畫的萌芽時期,給他們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繼而鼓勵更多的少年朋友投身漫畫。”

《畫書大王》出版一年,期發行量達60萬份。這份傲人的成績,也引起了海外的注意,日本《讀賣新聞》1994年3月8日刊載的駐北京記者杉山祐之的報道說:“用中國人的手培養第一代畫日本型漫畫的漫畫家,這正是北京新出現的一份雜誌的雄心壯志,它的名字叫《畫書大王》。”

甚至在《畫書大王》的最後一期,日本漫畫學院院長木村忠夫發來寄語,還提到希望將中國的漫畫引入日本。這在中國漫畫界,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木村中夫的《祝畫書大王創刊一週年》

木村中夫發表在《畫書大王》最後一期的寄語

文化互鑑,共同發展。這是多美好的事情啊!這一刻,《畫書大王》讓國人彷彿看到了國產漫畫更爲壯闊的藍圖!

外面的世界這麼大,我《畫王》也想去看看。

03

畫書大王》因何停刊

但,天有不測風雨,正在《畫書大王》辦的如火如荼之際,卻在一週年的時候戛然停刊了。

事情發生在一次關於少兒期刊的會議上。其間一位參會的領導人突然拿出一本雜誌,憤憤地指着一副彩色插圖說,這樣的畫能給孩子看嗎!並指示馬上把雜誌停掉。

那幅畫是《畫書大王》初期的一頁插圖,出自日本著名漫畫家北條司的《俠探寒羽良》。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如果讀過這個故事,知道主人公寒羽良是什麼人,知道畫面中的人在做什麼,大概不會有人會把它與‘涉黃’聯到一起。遺憾的是,沒有調查,沒有申述,沒有通過必要的行政程序,甚至連那幅畫是什麼意思也不清楚,一言定性,不審而斬。

“《畫書大王》的停刊,失去的並不在於一份雜誌,而是中國漫畫快速起步的大好時機。正如俗話所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畫書大王》20年祭王庸聲

畫王第5期封二彩頁成爲當年惹起禍端的導火索

停刊後,命運多舛的“雙子星”《雪椰》和《小山日記》依然倔強的堅持着,但沒了孃的兄弟倆算是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兩個作品輾轉多家雜誌,還曾推出過單行本,但最終還是沒能熬過那個寒冬。

今天,當我們再看《雪椰》和《小山日記》時,作品的畫風和情節都依然不會覺得過時。足以見證當年《畫書大王》的實力!

時光飛逝,當年苦苦等待新一期《畫書大王》的少年們已經長大,也許這兩部漫畫的本身已不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畫書大王》背後承載的整整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如果《畫書大王》能陪伴我們更久一點,如果當時國產原創漫畫的生存環境能更寬容一點,如果國家對動漫產業的扶持能來得更早一點,如果《雪椰》和《小山日記》能夠連載完畢併成爲一代經典……  

今天,我們的國產漫畫,會不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畫面?

《畫書大王》是濃縮了的中國漫畫的黃金年代,因爲短暫,更加珍貴。

時間讓心裏埋下的種子慢慢發芽,相信現在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也終會實現。

“期盼千萬條,迴歸第一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