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 僅用了十年時間,就從2010年上市之初的10.11億元營收、1.16億元歸母淨利潤,暴漲至2019年的625.16億元營收,47.14億元 歸母淨利潤,十年內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翻了超60倍和39倍。

通過與蘋果深度捆綁,立訊精密業績再獲豐收。

10月27日晚間,立訊精密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其累計實現營收595.28億元,同比增長57.33%;歸母淨利潤46.8億元,同比增長62.06%,超出了此前其在半年報中作出的“歸母淨利潤40.43億元-46.20億元,同比增長40%-60%”的業績預期。

與此同時,立訊精密還披露了對2020年度經營業績的預計。據其預測,2020年歸母淨利潤將達到70.71億元-73.06億元,同比2019年的47.14億元增長50%-55%。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立訊精密披露三季度業績數據之前,其股價剛剛隨着富士康被傳“成立工作組應對立訊精密競爭”這一消息的發酵和反轉,一反前幾個交易日逐漸走低的態勢,連續2個交易日出現上漲。

截至10月27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報收57.62元/股,漲幅爲0.21%,總市值高達4024.11億元,在A股電子製造領域上市公司中僅次於海康威視4130.49億元的市值。相比之下,同期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的市值爲425億美元(約合2853.62億元人民幣),富士康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市值爲2756億元。

(圖源:視覺中國)

背靠富士康,打工妹身家逆襲老闆郭臺銘

立訊精密的故事中,似乎從來不缺少“富士康”的身影。

實際上,近年來,隨着立訊精密與蘋果關係的不斷拉近,有關“老大哥”富士康和“昔日小弟”立訊精密兩家公司的對比頗有些愈演愈烈的態勢,“打工妹”王來春逆襲“老闆”郭臺銘的故事也頻繁被提及。

10月26日早間,就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蘋果最大iPhone代工廠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已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應對另一蘋果代工製造商立訊精密帶來的挑戰,後者被認爲對富士康的主導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消息還稱,該項目由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在去年發起成立,一直在研究立訊精密的技術、擴張計劃及招聘策略等。

但富士康方面很快做出了回應,稱“成立工作組應對立訊精密競爭”的消息不實。

如果不是兩家公司老闆之間曾有着一段“師徒”關係,富士康與立訊精密或許不會像如今這般頻頻出現在外界搭起的對比擂臺上。

1988年,當郭臺銘在深圳建起富士康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21歲的農家姑娘王來春成功入選富士康150名首批員工之列時,這場“老闆”與“打工妹”、“老大哥”與“小弟”的故事就已經拉開序幕。

儘管就初始條件來看,初中尚未畢業即輟學回家務農的王來春並沒有一個極具優勢的開局,但她無疑是人羣中最勤奮的那一個。面對一到夏天就像蒸籠一樣的廠房和宿舍,以及時不時就停水停電,半夜凌晨來電還得立馬趕回車間趕進度的艱苦條件,許多人都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選擇了離開,王來春卻堅持留了下來,不僅沒有放棄,反而是更加刻苦地工作,主動加班,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機會。

正是靠着這股喫苦耐勞、肯鑽研的勁兒,僅用了10年時間,她就從一名普通的打工妹一步步升到線長、組長,最後甚至成爲了當時大陸員工在富士康能達到的最高職位——課長,管理着數千名員工。

1999年,已經在富士康積累起了不少人脈、資源以及先進管理方式的王來春辭別“老東家”,靠着多年的積蓄和東拼西湊來的一筆錢,和哥哥王來勝搭檔買下香港立訊公司,幹起了跟富士康一樣的老本行業務,主營各種電子連接線、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儘管在當時很多人看來,王來春的這個決定是在與富士康搶生意。但富士康方面並沒有因此打壓她,甚至一度在立訊的早期發展中提供不少支持和幫助,也因此,在外界眼中,立訊精密可以說是在富士康扶持下長大的“小弟”。

實際上,富士康源源不斷的訂單,正是立訊精密早期快速發展壯大的關鍵。2004年,王來春正式在深圳創辦立訊精密,僅用了6年時間,這家公司就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據當時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07年至2009年,富士康爲立訊精密貢獻的收入分別爲1.68億元、3.56億元、2.65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了47.73%、56.46%、45.38%,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客戶。

在銷售訂單之外,郭臺銘胞弟郭臺強實控的富港電子更是在2009年9月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立訊精密400萬股,成爲了立訊精密持股比例爲3.08%的第三大股東。

毋庸置疑的是,立訊精密正是靠着與富士康的深度捆綁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發展躍升,而王來春這個“郭臺銘的忠實學徒”也復刻了郭臺銘的成功,在立訊精密上市當年即完成“一夜暴富”,以34億元身家首次闖入胡潤百富榜榜單,位居第426名。

據《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王來春已經以多出郭臺銘80億元的身家成功“逆襲”前老闆,排在榜單第235位,財富值高達580億元。但僅半年多後,其身家就再次暴漲,以910億元財富值排在了2020年胡潤百富榜第44位。

傍上蘋果,要與富士康打擂臺?

新的賽道上,水大魚多,僅從“老大哥”富士康身上分食利潤顯然已經並不利於公司發展,但如何擺脫掉“富士康依賴”,找到新的利潤來源?

王來春給出的答案是“併購”。

實際上,在這條路上,富士康早已用實踐給出了成功範例。早在2003年,富士康就通過收購芬蘭藝模,成功切入了諾基亞生產線,同年又靠着收購摩托羅拉奇瓦瓦廠拿下摩托羅拉訂單,並在2009年通過收購索尼代工廠,成功進入電視代工市場。

王來春顯然學到了富士康模式的精髓。2011年,立訊精密斥巨資10.77億元收購了一家生產iPad平板連接線產品的公司——崑山聯滔60%的股權,藉此首次進入到蘋果供貨體系。

同年8月,立訊精密又通過收購科爾通訊邁入通信領域,成爲華爲、艾默生網絡能源等通信巨頭的連接器供應商,並在之後幾年間先後拿下福建源光電裝有限公司、珠海雙贏等公司,由此切入了汽車電子、3G和智能手機產業鏈等多個領域。有數據統計,僅2010年至2017年的七年間,立訊精密就進行了16次投資併購。

但真正讓立訊精密躍居高地的還要數在2017年拿下Airpods這棵“搖錢樹”。這款由蘋果在2016年9月8日的秋季新品發佈會上推出的無線藍牙耳機,最早由ODM廠商英業達獨家代工,但英業達的良品率一直不理想。蘋果於是決定自2017年7月開始將部分訂單交由立訊精密來生產。

立訊精密果然沒有辜負蘋果厚望,不僅緩解了Airpods耳機供應不及時的問題,還攻克了內部連接線產品的關鍵瓶頸,大幅縮短髮貨週期的同時,良品率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爲此,2017年烏鎮第四屆互聯網大會時,蘋果CEO庫克還專門跑到立訊精密在崑山的工廠考察,並稱贊其爲“超一流的工廠”。

背靠蘋果這棵大樹,立訊精密的業績得以迅速攀升。僅用了十年時間,其就從2010年上市之初的10.11億元營收、1.16億元歸母淨利潤,暴漲至2019年的625.16億元營收,47.14億元歸母淨利潤,十年內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翻了超60倍和39倍。

2017年對蘋果AirPods業務的切入則進一步推高了立訊精密的業績增速。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爲65.86%、57.06%、74.38%;歸母淨利潤增速達47.18%、61.05%、73.13%。

也是在立訊精密不斷深入蘋果產業鏈和其業績不斷走高的同時,富士康與立訊精密之間的“競爭關係”開始頻繁被外界所提及。

2020年7月,立訊精密還宣佈將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出資4.72億美元(約合33億人民幣),全資收購緯創股份在中國大陸的兩家全資子公司緯創投資和緯新資通100%的股權。緯創是蘋果iPhone的第三大代工廠,其規模僅小於富士康以及和碩。通過這筆交易,立訊精密將得以進入iPhone代工產線,成爲中國大陸首家代工iPhone的廠商。

在外界看來,這意味着立訊精密與富士康的競爭已經擺在了檯面上。

儘管就iPhone代工份額來看,緯創佔全球市場的份額不足5%,與富士康70%多的高份額並不在一個量級上;立訊精密2019年的營收也僅約爲富士康5.33萬億新臺幣(約合1780.65億美元)的5%。

但立訊精密自上市以來不斷上升的業績增速和在研發上的“捨得程度”,也確實顯示着其強勁的發展潛力。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立訊精密的研發費用分別達到了15.42億元、25.15億元、43.76億元,三年時間累計投入了84.33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達到了6.76%、7.02%、6.0%,遠超富士康2%左右的研發投入水平。

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此前分析,受益於2020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宣佈iPhone 12取消贈送有線耳機的消息,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蘋果將發佈的新款AirPods 3的利好,預計2021年全年AirPods總出貨量將達1.2億部,增長率達28%。而立訊精密作爲最大AirPods組裝廠商,將成爲AirPods出貨成長的直接受益者。

不過,不容忽視的是,與蘋果深度綁定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存在着過於依賴大客戶的風險。數據顯示,立訊精密第一大客戶銷售額佔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已經從2016年的33.18%一路上漲至了2019年的55.43%。

而近年來有關蘋果對供應商壓價的聲音屢見不鮮,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立訊精密的議價能力。2019年,立訊精密最重要的營收來源消費性電子業務的毛利率就出現了下滑,從2018年的21.19%降到了2019年的19.99%,同比下滑約5.66%,這直接導致了其整體毛利率也同比下跌了5.39%,從21.05%降到了19.91%。

據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立訊精密的毛利率爲19.8%,與上年同期相比下滑3.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