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對臺出售“魚叉”岸艦導彈,專家:欲借他人手遏控第一島鏈)

時隔不到一週,美國政府再次批准對臺軍售,計劃向臺灣地區提供100套“魚叉”岸艦導彈系統。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政府當地時間26日通知國會,計劃向臺灣地區出售價值23.7億美元的“魚叉”岸艦導彈系統。

分析人士認爲,“魚叉”岸艦導彈系統在增強威懾能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該導彈不僅能提升臺灣地區的反艦作戰能力,還對大陸沿海一些目標造成威脅,因爲導彈具備一定對地打擊能力。

對於美再次批准對臺軍售,10月27日,中國外交部回應稱,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特別是“817公報”的規定,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同日,國防部也就美對臺軍售問題發聲,指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攸關中方的核心利益,絕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分裂圖謀,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持續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而在前一天中方宣佈了對美多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對參與對臺軍售的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防務、雷神等美國企業以及在售臺武器過程中發揮惡劣作用的美國有關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
“魚叉”岸艦導彈系統發射車,每輛發射車配備了4個導彈發射筒。

“魚叉”岸艦導彈系統發射車,每輛發射車配備了4個導彈發射筒。

出售“魚叉”岸艦導彈有多重打算

綜合路透社和美國之音的報道,對臺出售的這100套“魚叉”岸艦導彈系統包含100輛導彈發射車、400枚“魚叉”Block2岸艦導彈和4枚訓練彈以及411個集裝箱、25輛雷達車、測試設備、人員培訓和培訓設備等。

岸艦導彈又稱岸防導彈,是一種從陸地發射的反艦導彈,可用於沿海防禦、封鎖海峽等目的。按照部署方式的不同,岸艦導彈可分爲機動式和固定式,機動式岸艦導彈安裝在發射車上,靈活性較高。

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魚叉”反艦導彈按照搭載平臺可分爲艦艦型、空艦型、潛艦型以及岸艦型四種。之前,臺灣地區已經向美國購買了艦艦、空艦和潛艦三種型號。空艦型“魚叉”導彈主要裝備從美國引進的F-16戰鬥機,艦艦型則裝備“成功”級護衛艦,而潛艦型則裝備兩艘“海象”級潛艇。

“魚叉”Block2反艦導彈是美國在新世紀推出的改進型號,與以前型號最大的不同是換裝了新發動機,並且增加了GPS制導組件和“增程斯拉姆(SLAM-ER)”空地導彈的對地攻擊軟件,射程也提升至240千米以上,打擊範圍增加近一倍,導彈在強電子干擾環境中的作戰能力也有所增強。經過改進,該導彈不但可以精確攻擊海上目標,還具備攻擊海岸陸地固定目標或港口內艦船的能力。
臺灣地區F-16戰鬥機攜帶“魚叉”空艦導彈起飛

臺灣地區F-16戰鬥機攜帶“魚叉”空艦導彈起飛

臺灣海峽平均寬度200多公里,“魚叉”導彈能夠打擊一些沿海目標,其不僅僅是防禦武器,還是一種進攻性武器,如果部署在前沿島嶼,比如金門、東引島,威脅會進一步增加。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任葛來儀在社交媒體上評論認爲,“魚叉”岸艦導彈系統在增強威懾能力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海軍專家李傑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美國向臺灣地區提供“魚叉”岸艦導彈系統暗藏了一個目的:即欲借他人之手幫忙遏控第一島鏈。

“‘魚叉’岸艦導彈可以機動部署,其射程也覆蓋第一島鏈大部分海峽以及島嶼周邊近海海域,起到遏控第一島鏈的目的。”李傑表示。

近年來,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也更加強調“以陸制海”,比如要求新研製的LRPF導彈具備反艦作戰能力,同時在227毫米火箭彈基礎上研製LASBM反艦彈道導彈,此外還計劃裝備NSM岸艦導彈。“在這種背景下,美國也希望盟友加強‘以陸制海’的能力,或向盟友出口岸艦導彈,或默許盟友研製新型岸艦導彈。”李傑介紹說。

在美國的要求下,日本這幾年開始在琉球羣島多個島嶼部署88式或12式岸艦導彈,射程覆蓋宮古海峽等多個重要水道。爲了進一步增強日本反艦能力,美國還默許日本研製岸基高超聲速反艦導彈,射程超過500千米。

“盟友裝備岸艦導彈、岸基型高超聲速反艦導彈後,加上美國自身各種類型反艦導彈,對第一島鏈的遏控能力就進一步增強,而且還可以將盟友綁上戰車,一舉多得。”李傑分析指出。

而軍事專家韓東則認爲,“魚叉”導彈雖有威脅,但其戰時生存能力有多高值得懷疑。“這些導彈必定是戰時優先打擊的目標之一,”韓東指出,“在經過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遠程火箭炮高強度打擊後,像軍用機場、防空導彈陣地、預警雷達、岸艦導彈系統這些威脅比較大目標,能生存下來的數量不多。”
臺灣地區研製的“雄風”-2岸艦導彈

臺灣地區研製的“雄風”-2岸艦導彈

美日加大規模軍演引發關注

除了對臺軍售,臺灣島東面菲律賓海一場聲勢浩大的演習也引發了關注。

10月26,美國、日本和加拿大開始在日本本土、菲律賓海展開代號爲“利劍-21”的聯合軍演。

據美國之音報道,代號爲“利劍-21”的軍演每兩年舉行一次。美日雙方將出動幾十艘軍艦、數百架軍機和4.6萬名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參加今年的演習,出動的軍艦中包括美國“里根”號航母和日本“加賀”號直升機母艦。演習將一直持續到11月5日。演習項目中首次增加太空、網絡、電子戰訓練等內容。

日本自衛隊將出動約3.7萬人、艦艇20艘、飛機170架;來自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陸軍和空軍的大約9000名美國軍人蔘加演習;加拿大則派出“溫尼伯”號護衛艦參加,人數200餘人。

駐日美軍司令凱文·施耐德中將稱,“儘管新冠疫情對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美日聯盟依然正常運作,我們保持着戰之能勝的狀態”。

日本陸上自衛隊參謀長山崎幸二(Koji Yamazaki)則表示,“日本週邊的安全形勢日益嚴峻。這次軍演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展示日美同盟力量的機會。”
日本航空自衛隊F-35A戰鬥機與美國兩棲攻擊艦合練

日本航空自衛隊F-35A戰鬥機與美國兩棲攻擊艦合練

值得一提的是,“利劍-21”演習內容還包括島嶼登陸作戰演習。

美海軍表示,今年的演習中,日本陸上自衛隊兩棲快速部署旅和來自美陸戰隊第3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將在日本本土附近多個島嶼進行多次單方面和聯合的登陸作戰演習。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訓練,日本自衛隊針對兩棲作戰的“水陸機動團”已經初具規模和戰力。

據共同社10月23日報道,日本陸上自衛隊離島防衛專門部隊“水陸機動團”22日在海上自衛隊佐世保基地(長崎縣佐世保市)實施了向靠岸的海自運輸艦裝運AAV-7兩棲裝甲車的訓練。日本陸上自衛隊與海上自衛隊約800人蔘加了訓練。訓練設想“奪回離島”,“水陸機動團”隊員將總計50輛AAV-7裝甲車和小艇等陸續裝運至兩棲運輸艦“國東”號。此次訓練是爲“利劍-21”演習做準備。

今年5月,日本訂購的首批美製“魚鷹”運輸機運抵日本。2015年7月,日本斥資3.32億美元訂購了首批5架MV-22“魚鷹”運輸機。美國“防務博客”此前報道稱,其中一部分MV-22將被部署到日本新型準航母“出雲”級戰艦上,對於日本自衛隊提升其兩棲作戰能力和海上作戰能力將起到重要作用。
日本引進的MV-22運輸機到貨

日本引進的MV-22運輸機到貨

此次參加軍演的“出雲”級“加賀”號直升機母艦剛剛完成在南海和印度洋的巡航任務。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加賀”號未來將進行改裝,配備F-35隱形戰鬥機,從“準航母”變身爲真正意義上的航母。

最近,日本航空自衛隊出動F-35A戰鬥機與美國海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開展了高級聯合作戰行動,旨在提高美國遠征打擊羣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海上戰術熟練度、殺傷力和互操作性。“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可搭載多架F-35B戰鬥機。

“美國”號指揮官盧克·弗羅斯特上尉表示,美日同盟是印太地區安全穩定的基礎,我們在世界上沒有比日本自衛隊更有能力的夥伴了,我們必須持續強化在防空和海上控制作戰任務中使用F-35A進行指揮控制的技戰術和流程,以進一步增強互操作性和綜合作戰能力。

netease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