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補繳社保不算太划算。

1、補繳社保比較划算的情況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只有繳納滿15年才能夠享受到退休待遇,因此,如果是到退休年齡了還不夠15年,那麼是必須補繳夠15年,這樣才能夠在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這個時候補繳社保費用是比較划算的。

但是有些地方可能不允許一次性補繳,那麼可能只有逐年繳納,繳納滿15年才能夠辦理退休手續,然後能夠享受到養老待遇的。

因此,如果到退休年齡,還不夠15年,那麼通過補繳達到15年,然後可以順利退休,能夠領取養老金,這個相對來說,就是比較划算的了。

2、社保繳費15年與20年的區別

我國社保繳費是遵循的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原則。也就是說,繳納的時間越長,繳費的數額越高,那麼最後養老金就會越高。

社保繳費20年肯定是會比繳費15年的要高一些,繳費15年是最低的一個標準,基本上退休之後拿到的退休金幾乎是比較低的,而繳費20年的就會比繳費15年的要高上一些了,根據繳費水平的高低不同,可能繳納20年社保的會比繳納15年社保的高20%左右的樣子。

比如繳費基數是5000元,那麼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繳納20%的話,那麼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是8%,那麼繳納15年的個人賬戶是4800*15=7.2萬元,這樣到退休的時候,個人賬戶養老金=72000/139=518元。

如果是繳納20年的賬戶,個人賬戶是4800*20=9.6萬元,到退休的時候,個人賬戶養老金=96000/139=690元。

也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相差是172元。

如果再算上基礎養老金,可能繳費20年的會比繳費15年的養老金多三四百元的樣子,這樣算下來,可能是會多20%左右的樣子。

3、平時補繳不算太划算

如果你要是距離退休年齡還有十五年以上,那麼只要逐年繳納社保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要去補繳社保費用,因爲這個可能是有點不划算的。

首先是辦理補繳手續可能比較複雜,牽涉到計算等各方面的事情,可能需要時間比較長,比較耽誤時間,這個可能就是不太划算的第一個方面。

第二是補繳社保,不僅要補繳原來的社保費用,而且可能還會有一個滯納金費用,這個滯納金費用也不算低,有時候可能還會超過補繳社保的費用,而且滯納金是不會進入個人賬戶的,這個就會讓人感覺不划算了。

因此,如果你距離退休還有15年以上,或者是能夠繳納社保夠15年,一般情況下都沒有必要補繳費用,因爲手續需要時間去辦理,而且可能還會有一個滯納金的費用。

因此,如果是距離退休年齡還有15年以上,或者是自己能夠繳納滿15年,那麼也沒有太大必要去補繳社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