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要排斥疾病,而且我們要認識疾病。不管是心理疾病還是身體疾病,他發病都是有原因的。我們明白原因我們才能療愈,因爲在十字路口上我們終究要選擇。就像很多人有抑鬱症,他自己也知道應該好。可是好了,他需要面對繁重的學業,然後他還怕自己好。

所以我說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因爲我們沒有目標了,或者說自己困惑了。我們需要重新選擇了,或者說原來的思想一定是錯了。我們要重新選擇自己的路,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從這一點上看,我們要感謝自己的疾病。否則不管我們多麼努力,我們都不會快樂,因爲我們一直在否定自己,我們一直在超越自己。我們總會認爲未來的那個自己纔會是最好的,此刻的我永遠是不夠好。

那麼一個人爲什麼會有疾病?現在從以下幾點幫大家分析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1、利用得到愛和關懷,自己太累了想休息了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家長只關注的是學習。從來不會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總認爲我給你喫給你喝了,你還想要啥。對於過去經歷過苦難的家長來說,他們能喫上飯,有新衣服穿,就是最大的滿足了。可是當物質滿足之後,人們都需要精神滿足。這是很多家長忽略的,他覺得孩子很單純,直到孩子發病,家長才覺悟。

所以很多家長會痛哭流涕,我太關注孩子學習了,我一直給孩子壓力,從來沒想到孩子會要關懷和愛。從來沒有給孩子減壓過,總是爲孩子的學習焦慮和擔心,總是怕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怕孩子喫苦受罪。如果孩子努力超過自己的度,一個人就會生病。所以我總建議讓孩子勞逸結合的學習,但是現在的家長和社會環境下,很難做到這一點。

所以自己累了要知道給自己減壓,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溝通,想要愛,想要關懷就表達出來。可能不盡人意,可是我們也需要表達。至少我們知道自己不能給自己那麼大壓力,我累了,需要放鬆,需要休息。而不是通過有病,來達到自己休息,這種方式同樣是毀了自己。

2、拋棄拯救者想法,我們要拯救的是自己,不要和自己過不去。

我諮詢中很多抑鬱症患者會說這樣的話題,爸爸媽媽包括所有的親屬對我太好了,所有人都希望我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我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所以無論自己怎麼樣累自己都要努力。因爲我不是爲了自己學習,我是爲了整個這個家族學習。我不能讓他們失望,所以我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我各方面兒一定要表現優秀。

對於有些婚姻不幸福,工作不順利的家庭孩子們,他們更想拯救這個家庭。我一定要出人頭地掙更多的錢,讓我的爸爸媽媽都過上好日子,讓那些對我好過的人們都得到回報。所以一個人纔會背上沉重的十字架,一個人纔會活得又苦又累。因爲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自己,也不會允許自己快樂,因爲爸爸媽媽非常苦,我沒有理由快樂。

所以我們要放下重擔,我們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允許自己脆弱,允許自己軟弱,我們不要一直僞裝堅強。只有理解自己的人,纔會愛自己。不理解自己的人,一定會對自己苛刻。對自己苛刻的人,終究會對別人反抗,終究會對別人攻擊。與自己和解就是原諒自己,很多人能原諒別人,就是不原諒自己。我不能犯錯,犯錯自己就內疚和自責了,這實際上也是高人一等的想法。

3、學會表達憤怒,學會拒絕,這樣纔不會委屈自己

心理學家說抑鬱是壓抑的憤怒,我們並不是沒有憤怒,而是我們不允許自己發怒。認爲自己發怒是沒有修養的,是脾氣暴躁的,是斤斤計較的。自己應該有修養,有涵養,應該獲得,我常說所有的應該和必須都是壓抑自己真實的本能。有的不敢發怒,是因爲不敢衝突,因爲自己內心恐懼,所以面對問題總是迴避。

時間長了,就會認爲自己不生氣了,認爲自己不在乎了,實際上這是最大的錯覺。我們不能表達的憤怒會讓我們失眠,渾身難受疼痛,有的變成抑鬱症,有的變成身體疾病。男人壓抑憤怒容易變成肝病,女人壓抑憤怒容易出現乳腺問題。一個人能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出自己的不滿,纔不會有壓抑。否則那些情緒都會被壓抑到潛意識裏面,變成歪曲的認知和各種身心疾病。

學會拒絕,不要當一個老好人,去討好別人,時間長了就會委屈自己。然後自己會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爲什麼這麼懦弱?爲什麼不敢拒絕?生氣爲什麼不敢懟回去?自己會討厭自己的膽子小,討厭自己的懦弱。我們不接受的東西纔會壓抑進潛意識,然後有人才會變成恐懼神經症。所以我讓別人釋放憤怒的方式都是打枕頭,對着枕頭打出來罵出來,一個人釋放了憤怒。一個人纔會開心,一個人的身體也會變化。很多人皮膚由黃變白,油沒有光澤變得光亮。

4、想依賴就放下堅強的面具,真正活出自己,疾病自然消失

自己本來軟弱脆弱,需要依賴。可是自己爲了面子,總是僞裝非常堅強,不需要任何人。給別人造成表裏不一致的假象,所以我們想依賴的時候,我們就要求助別人。很多時候抑鬱症患者,只能幫助別人。從來不會求助別人,他怕表現出自己的軟弱,怕別人瞧不起,然後別人遠離自己。

無論抑鬱症患者是表現多麼堅強,多麼自信,實際上他內心是不堅強的,甚至是脆弱的。也是沒有價值感的,他一直通過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內心非常自卑的,然後,他通過僞裝自己的自信,來掩飾自己的自卑。所以真正做自己就不要掩飾,僞裝會特別消耗自己的能量,讓自己每天活得很累。

有一篇介紹英國一個胃癌患者文章,當他知道自己得病的時候,把家裏的錢分給孩子們。然後給自己的愛人買了一輛車,自己買了一輛喜歡的車。平時自己喜歡錦鯉,可是捨不得買,這次一起買了七條。然後每天開車出去旅遊,本來醫生說他能活幾個月。可是過了幾個月,有一次他胃疼,上醫院檢查,醫生說癌細胞停止分裂了。

回到家之後還是拼命地玩,一直過了十多年,身體越來越好。所以一個人快樂纔是療愈自己身心疾病的根源,一個人活的不高興,活的很失望。活的很無助,看不到快樂,看不到未來,一個人纔會有病。所以我們要明白,健康是自己創造的,疾病也是自己創造的。

我們要爲自己的疾病負責,我們想要愛的時候,不要怕麻煩別人,不要擔心自己成爲別人的累贅。放下堅強的自我,接受別人的愛及溫暖。這並教會我們要敞開自己的心,既接受別人的關愛,同時也付出我們的愛和關係。然後關係才能流動,愛才會開花。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