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在轎車方面的造詣在自主品牌當中應該是位於頭部地位,除了銷量過百萬的帝豪,還有當年一出場便驚豔四座的博瑞,以及後來的繽瑞等,如今,吉利又將推出一款重磅轎車產品,那就是星瑞。看得出來,吉利在轎車領域的打法同樣是“集中優勢兵力”,以爭取單點突破,而這個要突破的市場就是A級轎車市場。

正所謂:得A級車者得天下。如今這一結論依然不過時,縱觀如今的轎車市場,銷量最好的,依舊是軒逸、朗逸、卡羅拉等A級家用轎車,以及思域等A級運動轎車,而從長遠來看,這一細分市場依舊會維持當前這種“盛況”,只是其中的上榜車型或有輪換罷了,因此,A級車市場依舊是值得深耕的市場。

那麼,自主品牌在A級轎車領域如何破局呢?其實別無他法,唯實力而已。也就是說自主品牌想要打破合資A級轎車壟斷,不能只靠喊口號,得玩兒真的纔行。在這方面,吉利似乎比其他自主品牌更有優勢,不僅是因爲有沃爾沃背書,而是吉利與沃爾沃真正搞出了一個適合國內也適合全球市場的技術平臺,那就是CMA超級母體架構,除此之外,吉利還有SPA、BMA、PMA、SEA等技術平臺。

我們且看這個CMA超級母體架構,這是吉利與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首箇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該架構自2012年開始研發,於2016年投入使用,總研發人員超過2000人,研發投入超過120億元。所以,基於該架構平臺打造的車型,一開始就是高起點,而星瑞作爲CMA架構下的首款轎車,無疑也是吉利在轎車領域的向上走的拳頭產品。

別的不說,先看吉利星瑞的“硬件”,新車配備沃爾沃Drive-E系列的2.0TD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90馬力,峯值扭矩300牛·米,性能和成熟度就不必多說了;傳動系統匹配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同樣是久經考驗的產品,在吉利旗下多款車型上都有搭載。另外,得益於CMA架構,新車採用麥弗遜前懸架、E型多連桿獨立後車架、採埃孚DP-EPS轉向助力系統、ITT剎車片、長行程減振器等,吉利方面稱其將擁有較強的抓地力和較好的彎道操控性。

由此可見,吉利星瑞“功底”相當深厚,而且需要再明確一點就是,吉利星瑞並不是“正而八經”的A級車,其實我們從這車一上來就裝備2.0T“大排量”發動機這種行爲中就可以窺見一斑。我們熟悉的軒逸、朗逸、卡羅拉,包括“秒天秒地秒空氣”的思域,哪一款有星瑞這麼勁爆?所以,在A級車領域,星瑞絕對是個“狠角色”。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那就是車身尺寸和軸距,星瑞長寬高分別是4785*1869*1469mm,軸距爲2800mm,如果你對數據沒概念,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凱美瑞這臺B級車,其長寬高分別是4885*1840*1455mm,軸距2825mm,也就是說,吉利星瑞雖然定位A級車,卻實實在在快趕上B級車和標準了,這要放在5年前,就是妥妥的B級車,所以,從級別定位上,吉利星瑞又玩兒了一把“田忌賽馬”的招數。國人喜歡以大爲美,喜歡“越級”,喜歡強動力、好操控,喜歡高顏值、高科技、高智能……吉利星瑞統統給到。

吉利星瑞“田忌賽馬”的背後,是對進攻A級車市場的野心,而且從實際的效果來看,這種做法似乎有效,最典型的就是大衆速騰了,這款開闢了國內A+級轎車市場的車型,儘管歷經種種風雨,依舊屹立不倒,還成了A級轎車市場常青樹。如今吉利星瑞也把目光瞄準了這一市場,雖然目前還無法預測吉利星瑞未來的市場表現,但基本上可以肯定,這款新車“不好惹”,我們也期待它能夠取得好成績,爲自主品牌轎車打腰提氣。

本文爲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何曙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