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给有耐心的朋友,虽然文章不长,但是要慢慢品。

当年李伯清正儿八经地说评书,没得人听得,跟郭德纲有段时间的相声是一样的。

该当李老者要火,虽然艺人从古到今都有‘插科打诨’的时候,没想到用不正经的方式,甚至不再说传统段子以后,一种新的形式在李伯清身上火了。九十年代中期李伯清第一次红,我至今觉得今天虽然他影响和名气更大,但是那个时候的李伯清才是大家更贴近的李伯清。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喜欢李伯清,就像喜欢一个身边很幽默的朋友一样,不像今天一些人捧神状态。当然没有什么不好,比较现在李伯清的东西,更加内敛有底蕴了,这全是生活中磨砺出来,但是你说他没点天赋,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九十年代比较合适呢?因为九十年代的听众大多数跟他是同龄人,甚至有些老辈子,那个时候,李伯清还是李伯清,李老师跟今天的李老师的老师概念不一样。

在四川这个地方,熬资格是一件有趣又有些令人生厌的事情。因为你想得到尊重,不是自己要求,而是对方愿意给才行。当年李伯清是吃饭心态和讨生活,所以延续到今天,他也应该懂得,观众算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不像有些人把观众当二百五。

在于他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与时俱进和开口饭就是如何跟你有趣的聊天。聊完了你还能回味多久。过去那个年代,早更早的时候,评书艺人则讲书加一些自己的评论就够了,故事够精神加上表现者的表演能力完全可以打动人,但是九十年代以后虽然还不像今天智能化时代,人们见怪不怪了,大家胃口提高了。但是由于电视电影的普及,与其听你讲三国、红楼、西游、水浒志怪之类的书,我不如看电视,有人有特效不香吗?

那个时候最牛的媒体已经把这些传统的曲艺的魅力给消磨掉了。你要想出奇制胜,就不能老一套了。得讲的是大家那么都知道,但是又没有领悟和感受到的,不过经过艺人一说,又豁然开朗。

这就是李伯清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郭德纲也是。在相声被习惯性的电视相声替代后,郭德纲又返回去,在园子里,剧场里讲相声,而且虽然是老段子,但是全部进行了改良,技巧保留的同时,融入了时代的特征,让听者没有距离感,不断产生共鸣。

一些同业人员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思想被固化。有些门类可能永远有市场,但是从业的人是不是拿到开门的钥匙则不一样。

当然如果说,李伯清的评书散打是他独创,有道理也没有,都是有一定模式和套路的,只是他玩的目前在四川比谁都转。

他的徒弟不要思考什么超越不超越,而找适合自己的路,李伯清那个东西,仅仅靠学是不够的。

所以话锋一转,为什么我的标题要说到泸州,生活当中这种东西可以叫扯把子。扯把子今天一般认为是说谎的意思。民国时期泸州花园路一带有一个类似北京天桥的地方,打把卖艺的人很多,走江湖的,买打药膏药,为了吸引大家围观,就有一套自己的说辞,就是扯把子。

后来谐剧创始人王永梭还用这个生活素材,创作了曾经脍炙人口的《卖膏药》。泸州那个卖艺的地方,又叫扯谎坝,其实这里的谎,是有表演和夸张吸引人的意思,但是正因为夸大其词为了吸引一些人来买东西,跟他吹嘘的产品本身差距较大,慢慢就成为撒谎的意思了。

但是它还有一个摆龙门阵的意思,今天也可以说一个人能说会道,并且有点脱口秀的含义。

扯把子形式其实跟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是在泸州,还是四川各个地方,都有一些能说会道的人,他的自身的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非常强,而且节奏感和抓住人心的能力也很厉害,个个都有李伯清的潜在,不同的人,李老师吃着晚饭,必须出圈。而一般人,就是在小众范围内显示,也不靠它生活。

方言味道的东西,它一定会有局限性,但是同样它的吸引力也很强,因为四川本来就人口众多,四川人虽然不排斥普通话(今天大概如此),还是习惯性用川味来表达自己,所以本土方言来进行传播,虽然可能就在西南几省顶天了,像李伯清那种能进央视的,也是少之又少,但是足够了啊。全国红当然厉害,但是郭德纲去国外说相声还不是说给华人听的,只是人家业务确实做得宽广。今天四川人遍布天下,你要是把川味文化做好了,你不用担心没有市场,还要去开餐饮店啊?不至于。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只有跟一个年龄层次聊天的能力,老人你要能聊,同龄的更没问题,至于年轻的更不应该放过,做不到这一步,也就没啥意思。目前我看四川李伯清能做到。后来的人应该会出现吧。

所以我在想,泸州有没有可能也出一两个这样的人,当然不是那种低级趣味的,上舞台不要大喊大叫,挤眉弄眼,出洋相,那是最低级的表演,好的表演是观众愿意长期享受和买单的,跟过日子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