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優勝教育沉浮:一個“創業導師”的滑鐵盧

上市公司*ST金洲一紙公告,終止重組優勝騰飛。命懸一線的優勝教育,正被市場之手無情釘入死亡之棺?

一個破落戶,遇上一個困難戶

進入10月,運營16年之久的優勝教育連環炸雷,多家門店關門、退費困難、官司纏身、員工索薪,甚至連續三個月登上監管“黑榜”,北京總部人去樓空。與上市公司火線重組,幾乎爲唯一生路。

五個月前,上市公司*ST金洲達成相關協議,作價5億元收購優勝騰飛100%的股權。優勝騰飛,註冊資本500萬元,優勝教育爲全資子公司,優勝教育創辦人陳昊爲第一大股東,持股85%。

*ST金洲(金洲慈航),前身爲註冊於黑龍江伊春的金葉珠寶,2011年借殼ST光明。國內珠寶行業,金葉珠寶牌子小、影響力弱,上市之後一路苟然殘喘。2018-2019年,金洲慈航連續兩年鉅虧,累計90億元,難逃“披星戴帽”厄運。2019年5月,金洲慈航出現債券違約,信用等級由BB下調至C,不得不轉賣子公司股權,維持生計。

根據相關預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ST金洲淨虧損預計高達20-26億元,距離退市僅爲一步之遙。

主業崩盤式潰退的*ST金洲,早已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攤上“表面風光,內裏空虛”的優勝教育,只感嘆流年不利。優勝“跑路”傳聞一出,雙方終止重組,已爲意料中事。

非你莫屬?一個“職場酷評家”

優勝教育創辦於2004年,主打一對一個性化教育。創辦人陳昊出生於書香門第,父母皆爲理科博導。優勝“跑路”曝光之後,優勝教育的法定代表人,悄然由陳昊變更爲陳昊之母唐芳瓊,可謂舔犢情深。

2011年之前,陳昊不過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培訓機構老闆。這一年,陳昊“創業導師”的光環,參加天津衛視大型求職節目《非你莫屬》,變身爲一位“特立獨行”的職場酷評家。此後,陳昊又在一系列衛視綜藝節目亮相,四兩撥千斤式地做大個人IP,自我標榜爲“中國個性化教育先行者”。

一邊經營個人IP,一邊不斷“升級”加盟模式,陳昊的一對一加盟生意一度風生水起。十年不到的時間,優勝的直營、加盟分校便已遍佈國內400個城市,多達1000多家。

當中的祕訣,在於陳昊獨門的“直盟”模式。在號稱“合作5.0”的直盟模式下,加盟者(投資人)無需懂得教育,只需出錢即可,統一由品牌方運營、管理校區。加盟者“上交”校區管理權,統一由優勝負責任命管理團隊,招聘老師,安排課程,運營校區。

一方面爲了與加盟者“與加盟商利益深度捆綁,與加盟商共同承擔運營風險”,另一方面也爲加快擴張的速度,優勝又精心推出“保底協議”,加盟校區運營滿一年之後,加盟者一旦有意願退出,優勝則以校區總出資額的110%予以回購。

陳昊,不愧爲博導之子,絕頂“聰明”。

火線賣身,一根稻草壓垮駱駝

直盟模式,降低了加盟者門檻,打消了校區投資人顧慮,造就優勝一日千里的大擴張、大膨脹。當然,也爲優勝頃刻之間的大崩盤,埋下了禍根。

2018年,爲培訓機構整頓之年,行業門檻進一步抬升。2019年,一部分“賺不到錢”的加盟商選擇不玩,直接“甩鍋”總部。爲避免IP、品牌受損,優勝也只得“含淚”接手虧損校區。

2020年的新冠疫情,優勝體系的線下校區停擺,只得選擇“全面轉向線上”,造成當期收入銳減四分之三。面對越來越多的加盟商選擇退出、要求贖回,本身資金鍊脆弱的優勝再也無錢“接盤”,最後玉石俱焚,轟然倒地。

2月,優勝校區曝出大規模欠薪。天津校區一位老師甚至把討薪訴求貼上政府網站留言板,直接向市委書記求助。4月,陳昊被迫發出“道歉信”,承諾由優勝總部承擔加盟校區“跑路”造成的家長、員工損失。

與此同時,陳昊與*ST金洲火線接觸,一再加快談判進度,打算在炸雷之前賣掉優勝,完成一場個人版的“勝利大逃亡”。

*ST金洲的相關披露顯示,2017-2019年,優勝騰飛分別實現“淨利潤”3860萬元、5920萬元、5340萬元。優勝騰飛原股東承諾,2020-2024年分別淨利潤2000萬元、7000萬元、1億元、1.4億元、1.7億元。

如此“優質”的資產,僅以十倍市盈率出售?這一“交易”正好暴露出優勝崩盤在即、陳昊慌不擇路的緊張心情。

預收學費,一個弱化版龐氏騙局

一邊頂着“創業導師”“連鎖運營專家”的光環,一方面勉力維持大而不強、一“根稻草便可壓彎”的龐大體系,2019年之後的陳昊多次選擇大規模“促銷”,企圖大量“吸費”,悄悄爲爲不計成本的擴張埋單。

2019年6月的一次“特惠儲值產品”促銷,推出5個檔位的“禮包”,最低一檔充1.5萬元獲贈2500元寒暑假課時,最高一檔充7.2萬元贈4.6萬元寒暑假課時,相當於“打六折”。就在崩盤之際的9-10月之交,優勝又一次玩起“十一”大促的花招,吸引家長一次性充值數萬、甚至數十萬學費。

新東方的小狼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寫道,教培行業的預付費模式如同弱化版的龐氏騙局,只要銷售收入還在增長,一些危如累卵的機構還可維持表面的風光;一旦銷售增長不達預期,立馬導致資金鍊斷裂,資不抵債的機構只得倒閉、“跑路”。

一度以“黑馬”姿態快速冒起的優勝,無非又一次重複了機構“跑路”的老生常談。陳昊一再“吹噓”的直盟模式,無非變加盟爲事實上的融資,任何一個加盟校的退出、“跑路”都可能引發一場全面的危機。

危急時刻,“千校矩陣”的優勝體系,正是如此脆弱不堪。

一陣狂風颳過,優勝教育只餘一地雞毛,距離知名的韋博英語“跑路”,正好一年。正所謂“旋起旋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