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卓姣

Netflix10月推出的短剧《艾米丽在巴黎》,一共10集,每集30分钟,周末花半天时间看完,就像吃了一顿五颜六色的马卡龙下午茶,甜、腻、齁,却也乐在其中。

莉莉·柯林斯饰演剧中女主角艾米丽:一个来自芝加哥的、20来岁的美国妞。由于某种巧合,她得到一个去巴黎工作的机会,给一间策划公司担任社交媒体运营。剧情就从这里展开。剧呢就还是Netflix驾轻就熟的小妞剧套路,因此观众看到的也还是传统美国视角下的浪漫之都巴黎,香槟红酒法国餐,俊男美女会打扮。

近几年,大众一直有关于“巴黎综合症”的讨论。所谓“巴黎综合症”,是指上世纪70、80年代,先富起来的日本游客蜂拥巴黎朝圣,很快他们便发现,想象的巴黎和现实的巴黎落差巨大,从而导致精神紊乱,严重的甚至有自杀倾向。《艾米丽在巴黎》所展示的就是出现“巴黎综合症”之前的巴黎,一个美国人想象中的巴黎。

比如巴黎人每天上午11点才会去办公室,他们觉得美国人生活是为了工作,而法国人工作是为了生活;他们对美国新兴的社交媒体感到恐惧;他们认为美国人的所谓时尚简直是一场灾难……美国人大概觉得,巴黎人应该鄙视“美式暴发户”,这当然是自黑层面的刻板印象。不过各种精准吐槽透过剧中法国人的嘴源源不断涌出,却也产出一堆笑料。

在这部剧里,巴黎是传统,而艾米丽代表的美国则像是闯入者或者破坏者。美国从立国之初到今时今日的价值观浓缩于艾米丽一身,她热爱工作、依赖互联网和高科技,同时又在性别议题上保持高度警觉,她的言论或多或少也反映了一些美国文化输出——我来这里就是要“提供一种美国视角”。然而无论从她的穿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来看,她都像足一个游客。因此她的法国女上司断言:你在巴黎享受了一年的美食、美酒和性爱之后就会拍屁股一走了之。

实际上,艾米丽对巴黎是向往的,她又是无法融入的。在我看来,这种无法融入不仅有客观原因,例如巴黎人排外,更有艾米丽自身对美式文化的自信。她一边每天在Instagram分享巴黎的种种,吃着巴黎“红利”当上网红,一边拒绝说法语,以至于她身边所有的法国人也在说含糊不清的法式英语。而她和法国女上司的battle,更是美法文化差异的折射。随着剧情发展,女上司每每败下阵来,法国人传统的待人接物方式,到此全然行不通了,非要美国人“俗气”、“乡巴佬”(剧中法国人对艾米丽的吐槽)那一套才吃得开,甚至最后还上演一出“网红拯救时尚业”,活生生现实照进剧情。难怪艾米丽的中国闺蜜要说,“碧昂丝比蒙娜丽莎更值钱”。不,碧昂丝换成卡戴珊或许更精准。

即便没去过巴黎的人也知道,巴黎女人并非个个都是阿佳妮,巴黎男人也并非个个都是让·雷诺。只不过在此剧里,男男女女颜值颇高又如此浪漫,撩汉撩妹信手拈来,更不避讳在任何场合公开谈论性爱。于是就有一段颇为精彩、却没有深入展开的剧情:香水集团老板拍广告,要一位全裸女模特在众多男人的注视下走过亚历山大三世桥。艾米丽对这种赤裸裸的男性凝视提出反对,并举例这在美国会受到何等批判,香水老板却说你焉知她(女模特)不愿意被男人看?一直聊到全球女性发起的那什么运动,偏偏在场的所有法国人却都表示反对,两种观点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可惜剧情到此就告一段落,所有争执仅停留在表面,就像装饰法式甜点的那一层奶油,华而不实,毫无份量。

虽然槽点多多,但《艾米丽在巴黎》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提供了一个时装剧怎么拍才亮眼的范本,那些Chanel、Dior套装,让莉莉·柯林斯完美的身材比例锦上添花(已经有公众号扒了她的穿搭)。而剧中设计师Pierre Cadault似乎是对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和让-保罗·高缇耶(Jean-Paul Gaultier)师徒致敬,即便他的人设也还是突出了法式传统和傲慢,不过他最终完美逆袭,赢得满堂彩。

最重要的,当然是此剧核心——充满粉色泡泡的爱情。女主虽桃花不断,却过尽千帆皆不是,唯独穷却帅的男主才是她那杯茶,两人经历了一系列无厘头的事才终成眷属,观赏过程稍有纠结,更多的还是愉悦。果然爱情喜剧的套路就是发糖、给一巴掌、再发糖。

但也仅此而已了。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和去网红店打卡一餐华丽的马卡龙下午茶一样,乐趣只在当时,过后却什么都没剩下。就像某豆瓣网友在短评里写的那样:“可真是标准的Netflix算法搞出来的剧,说剧本是程序员写的我都信。”

艾米丽在巴黎 Emily in Paris (2020)

导演: 安德鲁·弗莱明 / Zoe Cassavetes / 彼得·劳尔

主演: 莉莉·柯林斯 / 阿什利·朴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