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銘今天演講:市場年底前走不出3100~3500點橫盤震盪,下階段重點關注出口主題消費電子新能源

“在今年年底之前,A股市場依然是3100~3500點橫盤震盪的格局,基本上走不出去。”

“未來一段時間,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會略微抬升一個臺階,由此我們會從最低風險偏好走向中低風險特徵的這些股票。”

“下一個階段消費品依然是投資一個重點,但是消費品會從必選消費走向可選消費。所以下個階段的投資重點不在必選消費,而是在可選消費。可選消費有哪些?汽車、旅遊、航空、家居、紡織服裝。”

“基建在未來的2~3個月時間,它的風光不會像之前那麼搶眼,週期類的股票會暫時性的有所休整,但是對於低估值的週期類股票,我們依然看好。”

“科技下個階段的重點應該是在兩個方向:一,新能源,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第二個,電子。電子重點是在蘋果產業鏈等消費類的電子。”

“醫藥還要歇一段時間,彆着急,會有機會,醫藥的機會年內很難再出現,醫藥如果再有機會,應該是在明年。”

“下個階段投資重點,還有一個要重點關注的,出口主題。從六七月份以來出口的數據表現的都非常好,但是資本市場的表現還沒有完全起來。”

以上,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今天(10月28日)在新浪財經主辦的金麒麟最佳分析師頒獎盛典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黃燕銘分享了自己的投研方法體系、證券研究的五個境界,對於市場下階段哪些板塊存在投資機會,給出了明確答案。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演講精彩內容,分享給大家。

爲什麼出任研究所領導

我想講講我自己20多年的一個心路歷程。

20年前,2000年於我而言是刻骨銘心的,2000年上半年我還是一個分析師,但是2000年的下半年,我成爲了一個研究所的領導,在當時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痛苦的事情。

我當時的領導跟我說,你必須去當領導,我跟他說我不想當領導,分析師是最有價值的,我就是想做分析師,而且我的定位很清楚,我要成爲中國最優秀、全球知名的中國策略分析師。

今天我也很想看看新浪的評選,策略分析師,策略研究前5名究竟是誰,前5名裏面我要數一下有多少個是我曾經帶過的學生,他們能夠拿到獎項,對我來說就是實現我當年的理想。

我爲什麼在那一年突然發生了一個轉變,不做研究員,放棄了一輩子的理想,而去當一個研究所的領導?

我以前的導師,我的領導,已故的申銀萬國研究所董事長莊東辰先生跟我說,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研究員,你只能成就腦袋上的一片天空。

但是,如果你能夠成爲一個優秀的研究所領導,你此生可以帶領千軍萬馬成就一片巨大的天空。

也因爲他這句話鼓勵我,激勵了我整整20年,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我心永遠不會變。

雖然我今年已經49歲,將近知天命的時候,但是我的心永遠停在那一刻——2000年我29、30歲的時候。

齊是非,齊物我,齊漲跌

今天有幸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想和觀點,今天我要做的主題演講題目叫“齊是非,齊物我,齊漲跌”,這段話出自莊子,我去年在新浪的演講題目叫“不苟同於世俗,但合乎於自然”,這段話出自於莊子的《大宗師》這一段。

我今天要講的“齊是非”,出自於莊子的第二篇,齊是非什麼意思?

他講的是,第一,我們要分清事物的“是”和“非”;

第二,我們對“是”和“非”要採取相同的態度,如果我們要接受“是”,我們也應該接受“非”,如果我們喜歡漲,我們也要喜歡跌。

這麼一說,很多人說我們做不到,我們都是喜歡漲,不喜歡跌,但大家想清楚,漲的結果就是跌,跌的結果就是漲。

這兩者之間如何用同等的思想,同等的態度去面對?這是我們核心要講的問題。

證券研究的五個境界

在我來看,證券研究本質上分爲5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什麼?我們常規的,剛入行,找數據,做報表分析,畫圖表,做估值模型,給出投資建議。

所有的分析師剛入行都是這麼訓練的,但我要說的是,這不是證券研究的所有,這只是起步而已。

證券研究是需要數據的,證券研究還需要邏輯,但是我講到第5層的時候,大家會看到證券研究到最高境界的時候,是擺脫了數據和邏輯的,而進入到一個形而上的東西。

我們所有人來做證券投資分析,一開始就是學馬科維茨的理論,學威廉·夏普的理論,但是你們有沒有去求證過馬科維茨的導師是怎麼說的?威廉·夏普的前任是怎麼說的?

我們要追求的,更多是之前形而上的東西,但是我們往往是把形而下的東西看得很明白,把形而上的東西給忽略掉了。

證券研究的第二個境界是什麼?

宏觀研究、行業研究、公司研究、上市公司還有行業的調研,然後給出投資建議。

很多分析師做研究就是到這一步結束了,這是我們很多研究員日常都在乾的一件事情。

如果說第一層面是研究助理乾的,第二層面就是很多主流分析師在乾的事情,但我要說的是,這個境界還是不夠。

第三個境界是什麼?

我們做基本面的研究,基本面研究包括了宏觀、行業、公司這些基本面,然後我們要提取核心驅動要素,做DDM模型的分子和分母的變化驅動因素的研究,去尋找超預期。

全市場的人都知道預期差和超預期的思想。要推薦一個股票,做大勢研判,做投資,一定要找到超預期的東西,然後去做股票的推薦或者是投資建議。

這是一般來說成熟的研究員,大部分能夠達到的第三個境界。

但還不夠,第四個境界是什麼?

以市場爲師,以衆人之心爲心。所以我們強調的是要跟足夠多的投資人去交流,包括買方、賣方,包括高大上的基金經理,到最基礎的散戶,所有人的內心你要都能悉知悉見,以市場爲師,尋找衆人內心的預期變化。

我們都知道股票價格不是跟着客觀世界走的,股票價格是跟着人們的內心世界走的,所以不要研究股價,一定要研究人的預期變化,由此再要去做一些事情,觀察交易。

我們講所謂的微觀結構指的是,人心、籌碼和現金的分佈結構。

而這個分佈結構最後會影響股票價格,由此去尋找各種因素的變化,去制定有關的投資策略,這就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境界。

這個境界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表達,我們說這個境界到了一個觀人心的狀態,但到了這個境界我覺得還不夠。

第5個境界就非常簡單了,擺脫形而下,單純的邏輯推理,進入形而上感悟的認知,由此去尋找投資機會。

所以我們要講的是,證券研究和投資到最後一個境界,它是沒有數據,也沒有邏輯,最後強調的是一個感悟。

這麼一說,有的人就要跳出來說了,我們做研究就是要強調數據和邏輯,黃燕銘你偏說數據和邏輯這個境界還不夠,證券研究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說證券研究有5個層面,你贊同哪一個層面,就說明你的水平在哪個層面上。

所以我說有人在天空飛翔,有人還在地面遊蕩,這是我們看到的不同分析師五個不同的境界而已。

當前股票市場運行還是在預期層面

借用這樣一個場合,我想講講我們對下個階段市場的一些基本看法。

好多人問,黃燕銘,你每次大盤大勢研判做的還不錯,大家也很關心你的觀點,你的核心方法論是什麼?

我說我的核心方法論就這一頁PPT,沒有了。

如果要研判股價,那無非是什麼?

預期思維、交易思維和邊際思維三者的疊加。

投資機會要麼來自於預期思維和邊際思維的交集,叫預期邊際,但是預期邊際我們給他另外一個詞叫超預期。

還有一個投資機會來自於交易思維和邊際思維的疊加,我們把它叫交易邊際。

2015年的股災是怎麼來的?不是預期出了問題,而是交易出了問題,我們給它一個名詞叫微觀結構惡化導致的股價崩塌。

這個現象在交易方面出現一些變化,引起股價的變動。在中國A股市場歷史上主要是發生在2015年,其他年份的主要因素是預期的問題。

反思當前股票市場的運行,當前股票市場運行主要還是在預期層面。

第二個問題,是預期怎麼來研究,很簡單,把DDM模型拆解,無非是6個指標:EPS、ROE和成長性G;分母端,無風險利率、風險評價和風險偏好。

A股3100~3500橫盤震盪走不出去

如果把這個圖記住了,我們來講講下個階段我們對市場的一些基本看法。

第一點,在今年年底之前,A股市場依然是3100~3500點橫盤震盪的格局,基本上走不出去。

8月18號那天,我在國泰君安的平臺上做了一個818理財節直播,我的同事告訴我,你那天的直播236萬的點擊量,236萬是什麼我沒有概念,我的同事跟我說,這是財經類節目創了天量的一個點擊量。

在818那天,我們的觀點就是3100~3500橫盤震盪走不出去,走在今天我們還是這個觀點,至少說到今年年底,還是這個橫盤震盪的格局。

爲什麼是這樣子?

跟前面我們講的幾個因素有關,很多朋友說當前基本面盈利在修復,但是我們要說的是,盈利在修復,這個程度相當一部分現在已經被price in了。

我們未來有沒有可能把盈利修復的預期進一步上調,但現在來看暫時還沒有。

第二個無風險利率。

6月到7月的大盤向上主要是無風險利率下調造成的,但是我們說無風險利率在短期之內也不會貢獻新的力量。

所以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裏,我們看不到大盤快速上升或者快速下跌的理由,整體上還是一個橫盤震盪的行情。

市場風險偏好會逐級抬升

消費品會從必選消費走向可選消費

週期類股票會暫時休整

第二個來說說市場的風格切換。

隨着美國大選的落地,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逐級抬升。在風險偏好逐級抬升的過程當中,市場的風格慢慢地會發生變化。

之前市場風險偏好被壓得非常低的時候,人們買的是低風險特徵的股票。

低風險特徵股票典型代表是誰?白酒、食品飲料類的股票。

但是未來一段時間,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會略微抬升一個臺階,由此我們會從最低風險偏好走向中低風險特徵的這些股票。

這些板塊是什麼?我講一下結論:

第一,消費品。

下一個階段消費品依然是投資一個重點,但是消費品會從必選消費走向可選消費。所以下個階段的投資重點不在必選消費,而是在可選消費。

可選消費有哪些?汽車、旅遊、航空、家居、紡織服裝,所以主要是在這些可選消費的方向上。

第二個,週期。

6月份到現在爲止,整個行情起來了以後,週期類股票表現非常搶眼。但是從9月份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國家基建之前加的比較滿,下一個階段,隨着經濟的恢復,基建的力量會逐步弱化。

所以基建在未來的2~3個月時間,它的風光不會像之前那麼搶眼,週期類的股票會暫時性的有所休整,但是對於低估值的週期類股票,我們依然看好。

科技重點在新能源和消費電子

醫藥還要歇一段時間

重點關注出口主題

第三個,說說科技。

下個階段科技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重點,但是科技裏面不買高風險特徵的科技股,而是去買低風險特徵的科技股,所以科技的重點是在小而美,而不是小而妖,我們強調的是要基本面的東西。

科技下個階段的重點應該是在兩個方向:

一, 新能源,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光伏,

第二個,電子。電子重點是在蘋果產業鏈等消費類的電子。

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會問醫藥,我說醫藥還要歇一段時間,彆着急,會有機會,醫藥的機會年內很難再出現,醫藥如果再有機會,應該是在明年。

下個階段投資重點,還有一個要重點關注的,出口主題。

從六七月份以來出口的數據表現的都非常好,但是資本市場的表現還沒有完全起來。從宏觀的統計數據來看,出口的數據已經出來,從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角度來講,也會慢慢的顯現,所以下個階段重點是尋找出口類的主題和方向。

這是我們對下個階段投資的基本看法,如果講得不對也供大家批評,歡迎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