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Mate40系列全球線上發佈會結尾時,一段“彩虹與曙光”的視頻讓不少網友淚目。許多人可能都將目光放在硬件的強大性能上,不過對於全球市場來說,華爲終端雲服務(HMS)的全新升級,同樣是撥雲見日的關鍵所在。

畢竟對於用戶來說,硬件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跟軟件的結合,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和體驗驚喜。而前不久的一組數據顯示,HMS生態全球註冊開發者數已達200萬,2020年1-9月累計應用分發量超過2940億次,成爲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

至此,谷歌安卓與華爲HMS在生態建設上的分野,也開始清晰地顯現出不同廠商在面對全球移動產業變局下的不同選擇。

如果說移動生態系統的建設,是一場厚積薄發的攀登運動,那麼這二者不同的路徑選擇,就像登珠峯時選南坡還是北坡一樣,結局在出發時或許就已經寫好了。

南坡PK北坡:登頂“珠峯”的兩種路徑

絕大多數人攀登珠穆朗瑪峯都會選擇從尼泊爾出發,而不是從中國,爲什麼?

一般而言,位於尼泊爾的南坡,路線成熟,在加德滿都很容易僱傭到夏爾巴嚮導和背夫,有龐大隊伍作爲後勤和安全保障,加上路徑短,相對更容易地實現登頂。

而由中國登山隊員開拓的珠峯北坡,對登山者的審覈非常嚴格,必須擁有一定數量和難度的攀登經驗纔會被允許上山。而且路途漫長,同一海拔下天氣條件更加惡劣,足以勸退不少商業客戶。從這個角度看,禁令限制下的華爲HMS,就像一個被隔絕在外力協作體系之外的隊員,不得不從需要長時攀爬的北坡開始,向移動生態的“珠峯”發起衝鋒。

與之相比,谷歌則是一開始就享受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在各個國家本地化應用不足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全球優秀開發者加入安卓生態,迅猛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生態建設是無止境的。智能時代下移動交互與開發的新邏輯,正在華爲HMS與谷歌GMS各自的產業攀爬中被揭開。

谷歌的舊夢,華爲的生態啼鳴

在衆多珠峯攀登者中,谷歌算是“喜馬拉雅式登山”的典型代表——“登頂”背後,站着許多開發界的“夏爾巴嚮導”,通過不斷收購來建立和優化安卓基礎服務體系,靠“神輔助”順利從互聯網搜索應用轉型全球移動生態霸主。

2005年,谷歌收購安卓公司及其團隊,比爾·蓋茨至今一提起都懊悔不迭;2009年收購了移動應用提供商AdMob,負責處理安卓生態中非谷歌產品的廣告位置;2013年,谷歌又收購了法國雷恩一家名爲Flexycore的創業公司,其產品可以優化安卓系統的性能。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全球頂尖開發者的參與。免費開源模式,讓安卓系統的市場份額迅速趕超了iOS,匯聚起了龐大的應用產品矩陣,進一步鞏固了安卓的王座。

而華爲繞過安卓搭建另一個生態基座時,HMS選擇了另闢蹊徑。

“谷歌斷供”使得華爲只能依靠自己來完成衝頂,“AI+5G+雲”的產業變革更是一條無人之徑,以至於任正非在面對質疑時直接質問——“美國都沒有,我們怎麼抄?”沒有路線圖,華爲HMS想要“彎道超車”,在補全GMS服務能力的基礎上,還需要自行探索出一條能夠賦予全球開發者與產業生態全新價值的大道。在這場特殊的硬件發佈會上,HMS也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比如軟硬件融合打造全新交互體驗。HUAWEI Mate 40系列與HMS,就通過搜索引擎、地圖應用,爲業界打了一個樣。

Petal Maps首創的地圖交互方式——隔空操作,讓用戶駕車時只需手掌向屏幕方向按壓,就能切換地圖視圖,讓駕車體驗更人性化,目前也已在海外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基於Mate 40系列的AI優勢,用戶可使用Petal Search拍照或用照片搜索感興趣的人物、景點、商品、菜譜等等,多元化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務。

同時,HMS也嘗試向產業層面的服務與能力開放,伸出了觸角。

長期以來,中國在消費互聯網創新一枝獨秀,產業層面卻不像美國那樣企業服務類賽道百花齊放。不久前的全聯接大會上, HMS生態就集中介紹了不少打磨許久、與產業端業務深度合作的落地案例。

比如在政務領域,與各地政府機構共建的便民服務平臺,用一部手機、一個華爲帳號就能辦理完當地城市的各種政務服務;在線教育與實時工作協作平臺Link Now 構建的HMS for Education方案,也在新冠疫情期間,成爲塞內加爾70多所學校、數十萬學生不停課的保障。此外還有企業移動終端方案HEM、HUAWEI AI PASS等等,共同發出了產業智能化的啼鳴。

從這個角度來看,HMS這次綻放,不在於顛覆什麼,而是嘗試在移動交互變革到來之前,爲全球開發者與產業鏈趟出一條新路,多一種選擇。既然“南坡”人滿爲患,那麼換條路走走,或許會看到意外的風景呢?

攀爬珠峯,需要哪些神裝備?

徒手攀爬移動生態這座“珠峯”,華爲HMS這麼快“天下三分有其一”,到底是依靠哪些“神裝備”登頂成功,站到了一個三星、微軟等巨頭都沒有挑戰成功過的位置?

除去一腔孤勇的奮進之外,主要有三重推動力:

一是從全場景智慧終端到開發架構等軟硬件全面部署。全球上線的HMS Core 5.0,就涵蓋了覆蓋應用服務、圖形、人工智能、媒體、系統、安全、智能終端等七個領域,讓開發者全面共享華爲的軟硬件和雲端能力,建構差異化體驗優勢,自然快速匯聚天下英豪;

二是新技術、新算法等長期積累和基礎創新,可以在短期內提供充沛的能量,快速爆發,拉開身位。就拿前面提到的、帶來差異化體驗的Petal Maps來說,2019年華爲就向海外應用開發者全面開放地圖能力,提供路線規劃、全場景空間計算、精準AR步行導航等等根服務能力。而今年9月發佈的HMS Core 5.0,又在Location Kit中融合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RTK高精度亞米級定位技術、Super GNSS城市峽谷定位等底層技術,部分場景下甚至能實現釐米級的定位需求。而這一能力的“後來居上”,正如華爲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所說:“背後是來自華爲集團各個體系、數千名工程師300多個日夜的研發。”

那麼,這就不得不提到華爲HMS攀登“珠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呼萬應的攀登者。

據張平安回憶,決定發起松湖會戰、構建HMS生態時,從全華爲集團抽調軟件工程師,每個地方響應都非常快,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奔赴松山湖,用了四個月就大規模上線了HMS Core 4.0。

波蘭登山家Voytek Kurtyka 曾說過,“登山是一門忍受苦難的藝術”。而“松湖會戰”,正是登山精神的體現,也就不難理解,HMS生態的登頂爲何會比想象中順遂許多。

移動生態市場的“珠峯”,是一場隱蔽的長距離運動。每位選手的抉擇與路徑,都需要時間來證明和判斷。今天全球開發者們渴盼的“第三極”,也說明華爲所選擇的攀爬之路固然艱險,也令更多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風景。

決定出發的那一刻,DNA裏就寫入了無畏二字。畢竟無限風光,盡在險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