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不是很簡單嗎。在《鹿鼎記》裏韋小寶都說得很明白了:皇上英斷。奴才看戲文《羣英會》,周瑜和魯肅對孫權說道,我們做臣子好投降曹操,主公卻投降不得。咱們今日也是一般,他們王公大臣及跟吳三桂講和,皇上卻萬萬不能講和。”康熙大喜,在桌上一拍,走下座來,說道:“小桂子,你如早來得一天,將這番道理跟衆大臣分說分說,他們便不敢勸我講和了。哼,他們投降了吳三桂,一樣的做尚書將軍,又喫什麼虧了?”心想韋小寶雖然不學無術,卻不似衆大臣存了私心。張昭也是一樣,他和那些主和大臣的意思是一樣的,爲了他的家族,爲了江東的士族,主子可以隨便換,但世家的利益不受損。

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人。年少時好學,與東海王朗(諸葛亮罵死那位)齊名,關弱冠察孝廉。最初投靠陶謙(被下獄),得救以後,投靠孫策得重視,後來爲託孤之臣,但張昭爲何在抵抗曹操的問題上,犯了“原則性”錯誤,原因很簡單,周瑜主戰代表的是寒門和孫權的利益,而張昭主和代表的世家和本土利益。屁股決定腦袋。曹操來了他們依舊是門閥與士族,假如劉備夷陵獲勝,直抵秭歸,張昭也一樣會告訴孫權投降 ,私心甚重。這也是爲何孫權在周瑜死後,再無進取之心,因爲世家不同意。家族利益高於國家利益是他們的通病,寧可亡國也要保證自己家族的利益,這是世家和皇帝之間的最大利益分歧所在,而兩晉南朝始終都是世家門閥的天下。直到隋唐以後,世家門閥才被徹底消亡。

應該說,張昭是絕對的東吳重臣,因爲託孤這種事,如果不是對方的能力和品行有絕大信任,是斷不會發生的。從後來的事情也可以看出,張昭主降孫權並沒有降低張昭地位,可見張昭樹大根深,實力強大。以至於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寫信給孫權,讓孫權“內去張昭,外擊劉備,以效赤心,用復前好,則江表之任,長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觀。可見曹操也不看好張昭。而在孫權稱帝后大宴羣臣,回憶起周瑜、魯肅力主抗曹之功,但對張昭譏諷道:“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由此可見孫權對張昭的不滿已到何等程度。但也僅此而已,也未必讓張昭如何。

江東孫權屬於外來戶,政治根基不不足,只能依靠當地門閥世家來治理地方,而張昭就是其中的代表,張昭存在有效地緩和了孫權與世家的衝突,應該說大體上還是站在孫權的立場上,當然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大事上有所虧欠,當然張昭也絕不是 賣主求榮,貪生拍死之輩。孫權一生都在打壓江東士族,包括太子更換都是士族與孫權之間的博弈,孫權在世的時候還好。而孫權一死,權柄旁落,宗室、功臣、外戚再加上江東世家大族關係也徹底反目。

可以說,張昭的投降不能說錯,他低估了孫權雄心,高估了曹操力量。而赤壁的失敗,也導致了張昭退出了東吳的政治核心。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 關注和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