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純練習太極拳的效果最好學習太極拳的同時最好不要練習其他的拳種

因爲太極拳的作用原理與其他拳種不一樣,如果在懂勁前混合練習,可能會影響對太極拳的掌握,不容易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最好只練太極拳,到了懂勁之後再根據個人的喜好決定是否練習其他的拳種。

一般來說,在到達懂勁階段後,都不會再去練習其他的拳法了(除非有特別的需求),因爲太極拳簡捷而高效,養生的效果極好,從技擊和養生的綜合效果而言,實在找不出來比它更好的了。近代一些有名的太極拳家在練太極拳之前常常是其他門派的高手,在練太極拳以後都只練太極拳了,這應該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二、懂勁前,不要練肌肉

在懂勁之前,不要進行健身之類的肌肉力量訓練。因爲太極拳的發力方法和健身訓練的用力方法完全不同,兩者同時練習的話,會互相干擾,無法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在懂勁之後,自己就知道該練什麼,怎麼去練了,到時候自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三、太極拳以練起來舒服爲原則

若是爲了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那麼輕輕鬆鬆地練習太極拳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了。完全沒必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下所謂的苦工夫。只要經常打打拳,多動動腦子,多思考太極拳的問題,適當地練練推手,在快樂中學習太極拳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太極拳是一種高效的技擊術,它用聰明的辦法去借力打人,所以太極拳打起人來是比較輕鬆的。那麼,在練習的過程中,太極拳也是一種找舒服的拳,它要求練習的時候身體的感覺是舒服的,頭腦是清醒的。不需要下苦功去痛苦地堅持,那樣往往意味着姿勢不對或沒有走對路子。

在練習的時候,如果覺得身體不適,或者頭腦裏有不想練習的念頭,那就不要勉強練了。從長久的利益來考慮,自然而然地舒舒服服地練習是最好的。

四、太極拳重內不重外

拳架只是表現形式太極拳是重內不重外的功夫,看重的是對拳理的理解,練就的是高效省力的攻防技術。至於外在的動作,只是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是從屬的地位,所以外在的表現形式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清楚這些內容的人,一舉手一投足都符合太極拳理,都符合力學原理。而空有拳架的人,用的雖然是太極拳的招數,可內在無法做到符合太極拳理和力學原理的隨機應變,空有其表而起不到實際的作用。

在公園有很多練習太極拳的中老年人,有的會一套或幾套拳架,有的練了十幾年的拳,但卻沒有一點技擊防身的功夫,這都說明僅僅練習拳架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在拳架中加入內容,一定要在練習拳架的同時進行推手的訓練。

所以,練太極拳只要練的不是空架子,拳中有內容,每一動都符合太極拳理和力學原理,學哪一套拳架其實都無所謂。即便是打少林拳,或者用拳擊的動作,只要內在的東西做到位了,也會有太極拳的韻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