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小情,咱們又見面啦

來自四川的鄧女士想出錢給年邁的父母翻修一下房子,卻遭老公破口大罵:我還欠我爸媽三萬,你得先幫我還債!

鄧女士的父母已經八九十歲了,還住在用土搭建的老房子裏,因爲年久失修,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鄧女士姐妹三人就商量着湊錢給父母修房子。

當鄧女士把想法告訴自己的老公時,卻遭到老公的拒絕,甚至還用威脅的口氣大聲罵道:

你要拿錢修房子我對你客氣!我還欠我爸媽三萬呢,你應該先幫我還債纔行!

鄧女士聽完後,心中無不委屈。用自己攢的錢都不能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是爲什麼呢?

鄧女士與陳先生結婚二十多年,一直都是她在賺錢養家。陳先生雖然有工作,但幾乎沒往家裏拿過什麼錢,甚至還總欠一些外債讓她替自己的還。而這一切悲劇的根源都來自“麻將”。

陳先生喜歡打麻將,喜歡到除了工作時間以外,幾乎都在打。

年輕的時候,他們在深圳打工,陳先生也沒間斷過自己的喜好。外出打工8年,到手的積蓄少得連老家當地房子的首付都付不起。

鄧女士從不敢讓陳先生管錢,怕他都拿去打麻將。陳先生雖把工資都交給鄧女士保管,可到她手裏的工資幾乎寥寥無幾,還總時不時地拿出自己的工資幫老公還打麻將所欠的外債。

想給父母翻修房子,不止是爲了敬孝道,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愧疚。自從她結婚以來,自己的生活就如履薄冰,更沒給過父母一分錢。

小兒子一斷奶,她就要外出繼續打工。但公公婆婆不願意幫她帶孩子,也是自己的父母一邊做農活,一邊主動幫助帶着不滿一歲的孩子。

鄧女士覺得,不管怎麼想,怎麼算,爲老人修個房子是理所應當的事。

可陳先生認爲,岳父岳母年紀大了,現在修房子住不了多久。再說了,若是老人生病的話,需要的錢會更多。

錢嘛,救急不救窮。房子事小,外債事大。

他們的兩個孩子,在上學時,都是陳先生的父母在繳各種費用。他的父親還把在孩子身上花的錢,一筆筆地記了下來,總共三萬左右。

老婆想給自己的父母盡孝,他也要想自己父母的利益。既然錢要花在老人身上,就不能偏心,兩邊都該照顧到才公平,雖然,這錢是老婆的,但總歸是自己家的。

既然是自己家的錢,就應該先還債!

他們因爲錢的問題吵了半輩子,而陳先生從沒想過體諒鄧女士,甚至也從來不會感激鄧女士對他的付出。

最悲哀的是,鄧女士還不願意放棄老公,總希望他能改變。

鄧女士原本以爲陳先生年紀大了,自然就會明白家庭的重要性,會捨棄麻將,跟她好好過日子。可眼看他們二人都50歲了,陳先生還是沒有迴歸家庭的念頭。

現在倆人還能工作掙錢,都混不出一套20多平房子的首付,若等到二人退休,沒房沒錢還有外債的生活,該怎麼繼續下去?

因此,鄧女士求助《愛情保衛戰》節目組,希望現場的老師們想想辦法,能不能改變一下陳先生,讓他不要再打麻將了。

“他除了打麻將,什麼都不做。平常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都是我在做,老師們看看可不可改變一下他……”

當鄧女士正在迫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時,被陳先生一臉不服的打斷了她。

“這裏我先說一下,2013年的時候,有整整一個月都是我在做家務,她什麼都不幹!”

主持人聽到這兒,都氣笑了。

“我的天啊,你太偉大了,26年就幹了一個月的活兒,您的形象立刻就偉大了起來”

陳先生看這情形也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他承認這多年來,他對家庭對自己都沒有負責,妻子對家庭的貢獻的確很大,但這些都鄧女士的命,她自作自受!

原來,在20多年前,陳先生就說讓鄧女士滾,說他不想跟她在一起了,他自己就是這個樣子改了了,現在不滾,說不定哪一天,自己一激動就會動手打她。

是鄧女士非要留在他的身邊,現在又來節目上扯這些,是她自己賤。

陳先生還認爲他們的大女兒現在會恐婚,也都鄧女士的問題。是她總沒事找事的和自己吵架纔會如此。

聽不去的主持人又問:如果你的女兒將來找的男人和你一樣,你也會這麼覺得是女兒的問題嗎?

陳先生毫不猶豫地肯定:

“是!誰讓她願意跟那樣的男人?那是她的命,她自己活該!”

老師們全都放棄調節這個家庭的矛盾了,無不對陳先生大罵“爛泥不扶上牆”。也勸鄧女士,哪怕不爲自己,爲了女兒將來着想也得趕緊離開陳先生。

期間,鄧女士一直都很冷靜,聽到老公說女兒走她的老路是她活該時,終於繃不住地流下了眼淚。她隱忍慣了,就算哭,都不會出聲,只能心痛的,直勾勾的盯着陳先生默默流淚。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可能26年前,低到塵埃裏的鄧女士不願離去,是因爲不捨那朵關於“愛情”的花,就算陳先生不屑,她至少自己心裏還是甜的。

可現在,依舊在塵埃裏的鄧女士,精心守護的“花”,因嚐盡26年的苦,最終是凋謝了。

“分就分吧……”最後的鄧女士選擇了放手,也選擇了放過自己。

玩物喪志,無德不孝的男人,簡直是女人們的惡夢。

最後,想對所有還在夢中自我催眠的“鄧女士們”說一句:你該醒了。

——END——

從情竇初開到垂垂老矣,我們一輩子都在跟“情”字打交道。歡迎關注@情之瑣事,讓我們一起聊聊感情的那些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