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攻破王郎進入邯鄲後,繳獲了大量軍需物資,還有一千多封書信。

這些書信大多是劉秀部下寫給王郎、與王郎暗通款曲的,萬一劉秀敗了,也好找個退路嘛!

劉秀處理得很漂亮,他看都不看,立即召會大軍,當衆把全部書信燒了,並說道:“這樣,有反覆之心的,可以安心了。”

熟悉不?曹操在官渡之戰後,也幹過一模一樣的事,但原創版權在劉秀這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勾心鬥角、搖擺不定。

我們後來人通過史料瞭解當初的故事,很容易被表象矇蔽。

比如,史書一直想要告訴我們,劉秀平定河北,是因爲劉秀是天選之子、英明神武,百姓人心思漢,所以劉秀所到之處望風披靡、吏庶歸心。

其實呢?河北士大夫的站隊是關鍵之關鍵。

那爲什麼劉秀總能贏得士大夫的站隊呢?

不否認有士大夫心懷漢朝舊秩序,但劉縯、劉秀兄弟在南陽、潁川戰績輝煌帶來的聲望也起到了作用。

但關鍵之關鍵又是河北士大夫相信劉秀能保證他們的既得利益,甚至,劉秀能給的更多。

所以啊,劉秀政權內部,只是相對其他勢力更加穩定,但並不非常穩定。

甚至可以說,在攻滅王郎、收編銅馬軍之前,劉秀手下的各方勢力中,不乏隨時棄他而去的。

而收編銅馬軍是一個關鍵節點。

前文說過,劉秀從此有了直接對自己負責的武裝,此前,劉秀的軍隊本質是豪強聯軍,是類似於三國東吳建國的部曲制的。

《馮異傳》裏有個很有意思的記載,說馮異戰後從不爭功,而是常常找棵大樹靜坐,所以人稱“大樹將軍”。

一方面,馮異作爲兩漢之交最傑出的將領之一,確實有非同尋常的個人魅力。

另一方面,這個記載是在邯鄲之戰前,馮異這麼做也出於現實考慮——他是劉秀的早期心腹,沒有私兵,戰後分蛋糕,得先滿足了河北豪強。

大破邯鄲、收編銅馬之後就不一樣了,劉秀兩次派人西征,第一次讓鄧禹去,是早期心腹,第二次派了馮異。這時候,劉秀已經有了大量可以調撥的軍隊去支持自己的死忠建功立業。

凡此種種,漢政權內部的不安定因素也頗多,而給這種不安定一個導火索,就可能發生爆炸。

在光武帝建武二年,即公元26年,劉秀的漢政權內部就爆發了三次大規模叛亂。

真定王劉楊最先叛亂。

劉楊爲什麼叛亂不清楚,可能是看到平定河北這麼容易,後悔了。

又或者是,劉秀給他的回報,不能讓他滿意——劉秀稱帝后,他還是真定王。

總之,26年春天,劉楊準備搞事情了。

劉楊脖子上長個瘤,可能是大脖子病,就造了讖語:“赤九之後,癭楊爲主”,又與綿曼農民軍勾結。

劉秀動作也很快,立即派騎都尉陳副、遊擊將軍鄧隆前往真定徵劉楊入朝。

劉楊雖然沒有明確造反,但做了虧心事,心裏不踏實,當然不會答應入朝,乾脆閉城自守。

陳副、鄧隆帶的一點兵,本來就是試探性質的,也打不下真定城。

不過劉秀也不想大動干戈,犧牲太大。

於是,他下達詔令,任命耿純爲特使,巡行幽州、冀州,沿路赦免罪人並慰勞王侯

同時,劉秀又單獨交代耿純:“如果劉楊出來拜見,趁機逮捕。”

劉楊會出來嗎?劉秀相信會。

他沒有撕破臉,他不喜歡撕破臉,他先前饒恕了反叛鄧禹的馮愔,爲的就是讓類似的事情發生時,反叛者不會很堅決。

而且耿純是劉楊的外甥,又只帶了一百人的隨從,這就讓劉楊放鬆了警惕。

劉楊曾經堅持讓耿純來見他,耿純堅持這不符合規矩。

劉楊覺得在自己的地盤,手下幾萬大軍,還怕耿純不成,就和弟弟劉讓、從兄劉細一起去拜見天子使者耿純。

劉楊們帶了一些兵,但不多。

到了耿純的駐地,他讓兄弟們帶兵留在外邊,自己去見耿純。

耿純舅舅長、王爺短地,對劉楊極其尊敬,三言兩語就讓劉楊飄了,然後,順勢說:“把我那兩位舅舅也叫進來敘敘啊,雖然春天了,倒春寒,外邊也怪冷的。”

劉楊不假思索:“好好好!”

劉讓、劉細因此也進了屋,大門在他們身後被關上。

耿純忽然面色一沉,大喝一聲:“拿下!”

早已準備好的部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真定劉氏的三巨頭給誅殺了。

真定王國羣龍無首,真定駐軍收歸國有!

真定王之亂就這麼被扼殺在萌芽之中了。

劉秀對真定劉氏很寬大,後來又把劉楊的兒子封爲真定王。而劉揚外甥女郭聖通也沒有被株連,劉秀依然愛她寵她。

真定王劉楊之亂剛被平定,漁陽太守彭寵也謀反了。

彭寵是宛城人,父親就做過漁陽太守,後來被王莽誅殺。

更始政權建立後,派使者韓鴻徇北州。韓鴻也是宛城人,因爲這層關係,就拜當時爲郡吏的彭寵爲漁陽太守、吳漢爲樂安令。

當然了,彭寵和吳漢也很有才,不單單是關係戶。

劉秀徇河北,彭寵舉漁陽之力歸附,劉秀以更始帝的名義拜彭寵爲建忠侯,賜號大將軍。

在隨後平定河北的戰爭中,彭寵要兵給兵,要糧給糧,居功至偉。

彭寵覺得,憑自己的功勞,起碼能得到和耿況一樣的禮遇吧。

結果,劉秀北征農民軍,到薊縣,彭寵覲見,劉秀的接見讓他不滿意,因此開始心懷不滿。

劉秀知道了,跟幽州牧朱浮談起。朱浮跟彭寵素來不對付,他引用甄豐之於王莽的典故,暗示劉秀彭寵可能會成爲他的甄豐。

劉秀哈哈一笑,覺得不至於。

後來,劉秀稱帝,吳漢被封爲大司馬、王梁爲大司空,彭寵則沒有新的封賞。這兩位當初都是彭寵的手下,現在都爬到了彭寵上邊,彭寵就更不開心。

朱浮這時候又多次向劉秀說彭寵的壞話。

劉秀一開始也不在意,說得多了,他決定叫彭寵到洛陽聊聊。

彭寵這邊,拍屁股一想,就知道朱浮沒幹好事,也擔心一去落不着好,於是上書請求讓朱浮和他一起覲見,同時也跟吳漢、王梁寫了信,說明朱浮總是坑自己,希望老朋友幫忙說說話。

但最終劉秀也沒同意,彭寵就更加不安。

彭寵的老婆又是個很剛烈的人,不願意受人所制,又害怕老公一去不返,也勸彭寵不要應召。

就這麼在誤會、讒言、不滿、疑忌中,彭寵走向了叛變的不歸路。

彭寵叛亂的影響比劉楊叛亂大得多,他很快攻下了右北平、廣陽以及上谷的幾個縣。

隨後,彭寵派遣使者跟匈奴勾連,又與南方的張步結盟,一時間,遼寧半島、環渤海灣都騷動不安。

但就在彭寵打算大幹一場時,家裏三個小蒼頭趁彭寵睡着把他綁了,又以彭寵的名義召他妻子來,把二人一起殺了。

漁陽羣龍無首,又略掙扎了幾天,就崩潰了。

佔據洛陽後,劉秀的戰略目標基本上是三個方向。

向西攻略關中,向東開始對梁王劉永和張步、董憲用兵,向南要打回老家去衣錦還鄉。

南邊,劉秀派吳漢去進攻南陽。

南陽基本上是親劉秀豪族的聚居地,劉玄的更始政權沒有覆滅時,暫時利益壓倒了情義,他們站在了劉玄一邊。

當劉玄滅亡劉秀崛起時,爲了利益,也爲了情義,他們會很快地站到劉秀一邊。

比如宛城是更始帝任命的宛王劉賜的封地,李通、王常等人的封地也都在南陽,自然望風而降。

但千不該萬不該派了吳漢這個殺神。

俗話說,兔子不喫窩邊草。

赤眉那麼殘暴,樊崇帶着赤眉軍到了家鄉,鄉里人一通批評,就帶着部隊去別處搶劫了。

吳漢也是宛城人,帶着朝廷軍隊,到了南陽,燒殺搶掠,屠殺無辜。

當時,破虜將軍鄧奉,也就是鄧晨的侄子,保護過陰麗華、陰識的那位,回到新野老家,看到遍地瘡痍大怒,腦子一熱,就造反了。

鄧奉率領部下,攻破吳漢軍,奪取了吳漢的輜重,佔領了淯陽。

鄧奉的反叛是建武二年漢政權三大叛亂中危害最大的,他與荊州秦豐、董、許邯等勾連,整個荊州北部亂成一團,兵連禍結數年。

所以,一時半會兒是難以平定了,我們今天也聊不完了。

平定荊北,是大場面,得有大製作,隔天再聊。

最後,對當時的南陽人民表示一下同情,南陽從綠林起義到現在都沒有消停過,豪強在火併中全身全家的都不多,更遑論窮苦百姓。

兩漢之交,第一阿鼻地獄是關中,第二就是南陽。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寫簡明中國政治史,每早六點,廁上一觀,可通天地之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