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產的丸粒化種子重量是原種的4倍以上,在飛播過程中,這些種子就像‘傘兵’一樣精準投放於指定區域,並深埋在沙丘中,解決了傳統飛播過程中種子隨風漂移的問題。”阿拉善盟林業治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武志博介紹說。

爲解決沙漠地區乾旱少雨,飛播種子成苗率低的難題,阿拉善左旗林業工作站和阿拉善盟綠聖生態沙產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過3年探索,研發出一種新型種子丸粒化技術,有效提高了飛播造林種草成效。

“聰明”的種子可以感知降雨量

我國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16%,僅阿拉善就有1000萬畝沙化土地。飛播造林種草是我區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開展飛播造林以來,阿拉善盟在騰格裏沙漠東緣立地條件好的平緩沙地飛播造林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沙丘密度大、沙丘較高的地區,由於植被稀少、沙丘流動性強、降水少,在飛播造林中種子會出現隨風漂移和發芽率、成苗率不高等現象,使飛播成效明顯降低。

科研人員開展飛播丸粒種子生長情況測量工作。

如何提高飛播後種子的穩定性和成活率,成爲飛播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由阿拉善左旗林業工作站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阿拉善盟綠聖生態沙產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實施的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降雨量控制下的飛播種子丸粒化技術中試、推廣應用及後評價”,以提高沙拐棗和花棒等植物種子飛播成活率爲突破口,攻克了傳統飛播種子隨風漂移、出苗率和成活率低等一系列難題,爲制約飛播造林成效的技術瓶頸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芽子出來了但是沒成苗,曬死了,這就是閃芽問題。我們在種子丸粒化過程中,以環境友好的黏合劑、無機和有機微肥、植物纖維、保水劑和凹凸棒等爲原料,配製成優化的丸粒化包衣。花棒種子在降雨量達到10毫米(沙拐棗種子15毫米)時,包衣種子啓動吸水發芽機制。”武志博告訴記者,這樣的“超級種子”有一個控制吸水發芽的開關,當降雨量滿足一定條件後,丸粒化種子會啓動吸水萌發機制,包裹的外衣自然裂解,還能給種子提供充足的養分,將有效解決沙漠地區降雨不足導致種子出現閃芽的問題。如果降雨量低於10毫米,丸粒種子就像存放在庫房裏一樣,不萌發,這樣就能有效減少種子的浪費。

同時,該項技術採用二次滾實包衣,進一步提高了丸粒化種子的緊實度,且在第二次滾實時加入了環境友好型趨避劑,防治鼠害及鳥害,保障種子有效性的同時也大大節約了飛播成本。

成品丸粒化種子

穿“外套”的種子能精準找位落地

在阿拉善左旗科林草局種子庫丸粒化生產加工車間內,一粒粒花棒、沙拐棗原種混入一定比例的滑石粉、凹凸粉、膨潤土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材料,加工過的原種就穿上了一層厚厚的白色外衣。再經過4到5個小時的自然晾曬,這些丸粒化種子就可以用於飛播造林了。每天,這裏可以生產出2000公斤的丸粒化種子。

技術人員介紹,採用該項新技術進行飛播作業,落種均勻,不產生飄移以及風力影響的落種後位移;出苗整齊,能提高15%左右的成苗率,並可大大節約飛播用種。

“原本1畝沙地需要均勻飛播混合原種500克,現在經過丸粒化工藝處理後,只需要250克的原種,節省了約一半的種子成本。並且可提高10%的造林合格率,每畝能產生經濟效益31元。”相關技術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該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增加了飛播造林種草的科技含量,爲同類地區的飛播造林種草提供了技術支撐。今年,阿拉善盟共加工丸粒化種子20噸,完成了5萬畝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的飛播任務。

項目不僅開創了乾旱少雨地區飛播造林的生態治理新模式,爲我國沙漠及土地沙化地區實現經濟和生態雙贏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爲全球沙漠和土地沙化治理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據第五次荒漠化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的沙漠面積達262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達172萬平方公里。因此,該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阿拉善左旗規劃飛播造林面積從1984年到2030年將達到840萬畝,截至2019年已完成571萬畝,近期飛播造林面積270萬畝。包括陝西榆林、鄂爾多斯、新疆等地區的近1000萬畝飛播造林任務都可採用該技術完成。‘降雨量控制下的飛播種子丸粒化技術’的普及推廣,對阿拉善地區乃至西北沙區生態建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阿拉善左旗林業工作站站長劉宏義說。(配圖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白蓮

編輯:張豔利

校對:董柏傑

聲明: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