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王朝是比較短命的,一個是秦朝,另外一個是隋朝。兩個朝代經常會被拿來對比,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存在時間,包括兩個王朝的開創者都會做對比。秦朝的開創者是秦始皇嬴政,而隨便的開創者是隋文帝楊堅。在我們的觀念看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在衆多皇帝中第一位爭議不大。而隋文帝楊堅別說比秦始皇,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也能在名次上穩壓楊堅,楊堅在傑出皇帝根本排不到前列。可是,在西方媒體中,楊堅不僅非常出色,甚至可以跟秦始皇媲美。那麼,楊堅真的有那麼出色嗎?

楊堅的父親楊忠是北周的柱國和大司空,父親死後,楊堅順理成章繼承父親的爵位。周武帝宇文邕一度懷疑楊堅有篡位之心,想把他殺掉。在相士趙昭的幫助下,楊堅最終免除被殺的命運。

北周的前兩位皇帝都比較短命,周武帝宇文邕36歲就英年早逝了。繼位的宇文贇更狠,只會喫喝玩樂,荒淫無道,22歲就離開美麗的人世間,只留下年僅七歲的宇文闡。楊堅抓住這個機會,憑藉自己的國公的身份和女兒皇太后的地位,作爲外戚掌握權柄。隨後,又把北周皇室騙到一起殺掉,又派韋孝寬打敗了尉遲迥,這也是楊堅最爲人詬病的地方。公元581年,準備就緒的楊堅逼年幼的皇帝讓位給他,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帝。

參考《隋文帝楊堅傳》,我們瞭解一下楊堅繼位後的措施。楊堅建立隋朝後,派楊廣等擔任行軍元帥,全面南下包圍陳,最終重新統一中原。

分裂瓦解突厥之後,楊堅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上,楊堅結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把漢人文臣和武將恢復漢姓。整頓吏治,嚴懲貪贓枉法。廢除九品中正制,改爲五省六部制,也就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前身。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覈政令,尚書省執行政令。尚書省又設立吏、民、禮、兵、刑、工六部。經濟上,推行均田制,輕徭薄賦,實行大索貌閱普查人口,補充了一大批勞動力。賦稅少,加上水運通航和糧倉修建,隋朝國庫糧食充盈。軍事上,實行“兵農合一”的制度。文化上,開創了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隋文帝時期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國家富強,歷史上稱之爲“開皇之治”。

隋文帝被人所不齒的,主要是用不合法手段卻得皇位和對北周皇室的屠殺,但是總體來說,功勞還是很大的。能夠在西方史學家眼中跟秦始皇並列,主要因爲他們確實有一些相同點。

首先,都是結束分裂,走向統一。秦始皇結束戰國以來混亂局面,楊堅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

其次,制度都被後世沿用。秦始皇的三公九卿制和皇帝制度,楊堅的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都對後世影響深遠。

但是總體來說,秦始皇作爲千古一帝,各方面創舉都遠勝於隋文帝楊堅。尤其是皇位的獲得手段,秦始皇統一六國,而楊堅的做法是竊國。這也可能是中國史學家眼中,楊堅比不上秦始皇的原因吧。

相關文章